德国青年Christoph Rehage,中文名雷克,微博ID “雷克小流氓”,曾徒步从北京走到乌鲁木齐,并出版《徒步中国》一书,引起轰动。现在的他,以微博徒步中国。在微博上他调戏各路“公知”,熟练地对中国社会发表意见,顺带戳破不少中国人对于德国的美好想象。不久前,他因为辟谣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德国房屋闲置7年收归政府”的说法而名噪一时。有人骂他“洋五毛”,有人说他是“中国公知驻德国代表”。 作为一个德国“小老外”,雷克似乎并不为祖国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而高兴。在回给时代周报的邮件中,他吐槽那些崇拜纳粹德国的军迷:“这些人要么是无知要么是loser罢了”。 时代周报:有没有感觉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人特别喜欢德国,或者说“哈德国”?提及德国,中国人一般都是正面的印象,譬如有些人崇拜德国的工业,有些人觉得德国诞生了很多伟人,有些人喜欢德国足球……作为一个德国人,你对这种情绪感到高兴吗? 雷克:我觉得中国人很能理解德国人在一战后的境况,他们又很佩服德国在二战前和二战后的经济发展。当然,德国离中国足够远,所以中国人才能喜欢它。如果近一点的话,中国人早就会发现德国在二战时期有很多暴力和排外,就不会喜欢了。邻居国家互相讨厌是全球都一样的事情,看看欧洲就明白了。盲目喜欢一个万里之外的国家,我不觉得这是好事。中韩日三国的关系更值得中国人关注,当然还有越南、蒙古、印度等。 时代周报:怎么看中国民间对于德国的一系列谣言,例如青岛下水道由德国人修建,保障了青岛城不再内涝,德国人每年休假时间长达173天?哪几条是你印象最深刻的? 雷克:青岛下水道我其实完全不知道是不是德国人建的,所以不敢发表评论。但我知道的是,中国网民在拿国外的事情说自己国内的事,比如兰州中山桥确实是德国人建的,好像是挺靠谱的一座桥,中国网民骂“豆腐建筑”时就拿它说事。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173天的那条微博,简直是乱七八糟的,少一点把德国说成“天堂”似的! 时代周报:很多针对德国的谣言都是中国人自己编造的,你觉得这些谣言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其中不少在中国广为流传? 雷克:我有时候会想,是不是某些人不想让老百姓看到真正的“德国好榜样”,所以给他们看那些乱七八糟的根本不可信的东西,转移注意?哈哈,当然这是我自己编造的阴谋论,不要信! 时代周报:作为一个德国“小老外”,你曾表示:“很多人拿德国说事,其目的主要是骂自己”,也很不喜欢“一些中国网民老骂自己同胞素质低”,能详细谈谈吗?你怎么看目前大多数中国人对于自己国家抱有的态度? 雷克:中国人有一个毛病就是看不起自己。比如“空姐”这个例子。她们对我们老外很有礼貌,但我往往发现她们对中国乘客的态度就不一样,有时候只是稍微骄傲,有时候简直嚣张。我朋友告诉我,飞机上不要看中文书,要看英文书,这样,空姐会以为你是外籍华人,会对你更有礼貌,我觉得这能说明中国人看不起自己。说到“素质”这个词,也是类似的道理。中国人很喜欢给自己找借口,说别人素质怎么样,所以自己的行为必须怎么样。好比“别人不礼让,他们素质太差了,所以我也不能礼让”。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时代周报:对于德国的误读,中国民间有,中国官方也有(例如你曾经辟谣的“闲置房归政府”),怎么看待这两种误读之间的区别?

雷克:我觉得谁都有犯错的资格吧。老百姓误会了和官方误会了其实也差不了多少。但如果官方连国外的基本事情都搞不清楚的话,老百姓可能会怀疑官方的其他方面管理工作有没有做好。 时代周报:你曾经表示很不爽类似“德国人信奉的五大哲理”之类的不靠谱的说法,那么能不能谈谈德国人真正值得学习的东西有哪些? 雷克:如果我是个中国人,我会觉得德国的交通很棒。我会觉得德国的法治制度很好。我可能会觉得德国的社会福利很好。这些很值得大陆学。 比如在德国,没有不挂牌的车,交警不会因为你是李刚所以可能会饶过你。如果你没了工作,国家会养活你,房子、吃的,连电视机都会帮你管。我觉得一个社会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怎么对待自己的弱者和非主流人物。 时代周报:现在中国专家的发言经常遭到网民的批判,而许多如你一般的草根的发言却被大家力挺,你怎么看这种情况? 雷克:我知道中国有几十年的“反智主义”历史,所以我理解中国人觉得“专家”和“公知”是贬义词。但对于我来说并不这样。我尊重知识分子,我也尊重专家,所以我不希望这些称呼变成骂人的。如果中国人跟我说,这些知识分子和专家太没有水平,找骂活该,那么我只能说,你是不是关注错人了?中国有很多很有思想的人,听听他们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