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映的电影《2012》人气十足,周末的影院里几乎场场爆满。吸引观众的除了影片的题材与震撼的视觉效果之外,导演讨巧地在故事中融入的中国元素也赚足了眼球。在整个人类面临灾难时,中国出色地完成了制造方舟的任务。这样的情节让看过电影的中国人倍感自豪。
电影是现实生活的折射,中国在全球性金融风暴中的表现令世界刮目相看,而最早走出低谷的中国市场也成为众多跨国公司竞相争抢的“救命稻草”。官方公布的各类统计数据也表明,中国宏观经济的反弹是超乎预期的。于是,与去年年底时审慎、略有些悲观的心理预期相比,大多数人对2010年的宏观经济环境预期更为乐观,“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更为理性的预期来自经济学者。11月中旬,十余位经济学家在一次峰会上为中国经济未来的10年把脉。在他们看来,在此轮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回升速度很快,但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消费并没有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逐步告别高速时代,中低速增长可能成为常态,企业要为此做好准备。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持相似的观点。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遭遇的是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过程中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样的转型是相当艰难的,在没有真正解决消费信贷、城市化、中产阶层发育、社会保障制度重建等一系列问题之前,生产过剩的危机可能周期性地发作。“中国有可能告别两位数的高增长时代,我们也许必须习惯一位数的增长。” 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都习惯于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市场容量的快速扩张来获取利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当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7%的时候,大部分企业是亏损的。而习惯于在经济增长只有1%~3%的欧美企业,却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和盈利。这样的增长依靠的不是要素投入、也不是市场容量的扩张,而是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管理能力的提升。 本期封面故事的主角是比亚迪,这是一家从创立伊始就以不断突破人们想像力的速度成长的企业。用3年时间抢占了全球近40%的电池行业市场,用6年时间在汽车行业中从零做起,销量连年实现100%的增长。王传福说,比亚迪要在“2015年实现销量全国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我们关注比亚迪,是因为王传福在2009年成为了“中国首富”,关注的是比亚迪高速增长背后独具特色的增长模式,以及这样的增长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11月初赴上海参加一档电视节目的录制,前往电视台的路上与一位新能源行业颇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同行。半小时的车程里,这位企业家不断在电话里向下属发布各类指令,他在电话中这样描述公司未来的增长目标:15亿、30亿、60亿、120亿、240亿…… 企业的成长与收入增长,也许不是一道简单的乘法算术题,而是一次次痛苦蜕变的过程。联想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柳传志重新“出山”半年后,联想集团摆脱了连续三个季度的亏损,重新走向盈利轨道。经历过高速增长和国际化的“迷失”后,联想重新找回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