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旋风席卷亚洲,焦点是中美关系。
![如何看待中美关系 客观冷静看待中美关系](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193189888938.jpeg)
有人预期:此次中美两国领导人见面,可能会肯定“中美国”或“G2”之说法。然而,中国总理温家宝会见奥巴马时说:“我们不赞成有关两国集团提法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第二,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第三,中国主张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共同决定,不能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同时我们认为,中美合作可以发挥独特作用,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 中国领导人的确实事求是,高瞻远瞩。 美国远远没有像有些人耸人听闻预见的那样已经衰落。最近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教授Josef Joffe发表一篇长文《关于美国衰落的荒谬预言》( The False Prophecy of America’s Decline)。他发现,“美国衰败论”每隔十年就要卷土重来。 “美国衰败论”可分两种:一是“必然衰败论”(客观论),代表人物算是耶鲁大学有名历史学者保罗·肯尼迪,此君多年前以《大国兴衰》一书享誉全球。今年旧调重提,说:“全球金融危机最大的损失者就是山姆大叔。全球权力格局已经无可挽回地发生根本性裂变,从西方向亚洲转移。” 第二种美国衰败论,可称为主观衰败论或幸灾乐祸论。Joffe认为,自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之日起,全世界就总有人感到不舒服,希望她崩溃、解体、衰落、败亡,于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构造一系列貌似严谨之学说来为自己的情绪张目。最近就有两个现成例子。一位是新加坡前任驻联合国大使Kishore Mahbubani,此公竞争联合国秘书长之野心被美国挫败,心有不甘,退而著书《新亚洲半球:全球权力无可挽回地向亚洲转移》,宣称美国不仅事实上已经失去全球主导权,而且心理思想上还不愿意承认现实:“可悲的是:西方知识界依然沉迷于西方超级霸权的心态里面难以自拔。然而,西方之外的世界却高歌猛进。西方霸权的逐渐衰落大势所趋,无法逆转。”谁将是未来世界的领导者呢?“中国必将从美国手里接管世界的领导权!” 现实情况到底怎样呢?仅以通常衡量国家实力的GDP来看,中美两国差距依然巨大。2008年美国GDP 14.3万亿美元,中国只有4.4万亿美元。各国人均收入水平之差距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人均GDP只有2900美元;美国,47000美元,是中国的16倍 ;德国44000美元,是中国的15倍;法国44000美元,中国的15倍;日本38000美元,是中国的13倍,连俄罗斯也高达11000美元,是中国的3.8倍。 教育、军费开支之差距更是不可以道里计。以教育为例,过去30年里,中国教育支出只有GDP的2.0%~2.5%,即使按2008年GDP30万亿人民币计算,也只有7500亿人民币,相当于1098亿美元。美国教育支出是GDP的6%,等于8580亿美元,是中国的7.8倍,人均教育投入是中国的35倍! 可见,说中国要从美国手里接掌世界领导权,确实言之过早。 不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确成为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我们不能夸夸其谈,也无需妄自菲薄,需要的是放眼世界,从全球战略高度来审视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既要清晰看到中国自身面临的诸多困难,也要尽量充分发挥中国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也为中国的长期持续发展创造最有利条件。 华盛顿彼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主席伯格斯坦的说法应该不是虚言:“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经济体系。美国领导发达国家,中国领导发展中国家,各占半壁江山。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染者。没有中美共同领导,全球经济就不可能复苏;没有中美共同支持,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就无法成功;没有中美共同努力,遏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协议就无法达成;没有中美相互协商和让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就是一句空话;没有中美之间的密切合作,消除全球失衡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为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债务国,中国则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债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