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出口转内销
在金融危机冲击严重、国际市场大幅萎缩的情况下,出口转内销一直被认为是外贸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寻求发展的必然途径。无论在政策层面,还是在企业界,这一观点已取得共识并得到极力推动。在最为积极的广东省,广州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前3季度,全关内销征收税款7.71亿元,实现同比增长8.1%,表明企业内销特别是加工贸易内销力度显著加大。本届广交会的调查也显示,有83.6%的参展企业愿意接受国内采购商的采购,大大高于今年春交会时的比例。
然而,由于外贸企业“向内转”仍要遭遇经营模式和游戏规则的转变、国内支付环境等问题,企业转型的步伐依旧缓慢。再加之近期出口回暖,订单增加,也使得不少外贸企业的转型意愿变得有些消极。以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三资企业为例(只有转型为三资企业,才能拥有独立经营权,其成品或半成品才可以在国内销售),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全省3992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中,有36.1%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需要向外资企业转型。但迄今为止,仅330多家来料加工企业转为外商投资企业;即使加上正在办理手续中的企业,估计到今年底,也仅有500多家企业能实现转型,仅占需转型总数的4%。 根据广东省外经贸厅的调研,出口转内销至少存在以下困难需要克服: 一是国内市场准入手续较为复杂。首先,海关在办理内销产品进口征税过程中,现行内销审价补税程序较为繁琐,要经历预审价、核价、补税等多个环节,而且补税单价偏高、手续复杂、耗时过长。其次,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前,需要办理各种资质认证,主要包括生产许可、市场管理、知识产权、质量安全和3C认证等,涉及多个主管部门,认证手续繁琐复杂,办理时间较长。此外,国内销售的产品都要具备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中的一种标准,而大部分出口企业在办理市场准入资质认证和制定企业标准等方面没有任何经验,很难操作,费时费力。第三,对“来料加工”这一贸易方式开展加工贸易而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加工工厂来说,如果不转型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其他类型企业,则无法以自身名义进行内销。而此类企业转型手续办理需要涉及11个政府部门审核,对普遍规模较小的中小型工厂来说,仍然较为复杂和繁琐。二是企业缺乏国内市场营销经验和渠道。外资企业对国内市场环境和相关政策并不熟悉,在产品定价、专利注册、市场准入、相关税费以及成本比照核算等方面都存在困难。另外,进入国内超市、专卖店一般需要自己的品牌,这使得没有品牌或者品牌在外的外贸企业产品很难进入内地的百货超市等销售渠道。 三是国内信用支付环境较差,外资企业在国内销售难以收回货款。许多企业反映,出口贸易通常是国外买家以银行出具信用证的形式支付货款,企业不必担心收不回货款。但如果做内销,客户往往只交定金,出货时再交几成货款,最后才付尾数,资金回笼慢,大大增加了生产企业的资金风险。 出口回暖和订单增加也打消了很多外贸企业转内销的积极性。今年下半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欧美经销商开始补充库存,我国进出口降幅持续收窄。仍以广东省为例。今年1月份,广东省进出口降幅达31.1%,到9月份降幅已收窄至17.5%,其中单月出口自6月份开始出现环比正增长。在开拓内销仍面临重重困难的前提下,出口形势的回暖自然让外贸企业不愿意再花费精力“向内转”。 应该看到,当前出口订单的回升,在更大程度上来源于海外经销商补充库存的需要,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出口形势不可同日而语。本届广交会的统计显示,外贸企业3个月之内的短期订单占比仍高达59%,3~6个月的中短期订单占比为33%,两者合计已超过订单总数的九成。这说明采购方对未来市场行情仍持谨慎态度,出口回暖的基础仍不牢固。从一个更长远的视角来看,金融危机对欧美消费者信心的挫伤、消费行为的转变乃至全球经济模式的再平衡,都具有明显的长期效应,未来数年,要想使中国出口增长重返危机前动辄20%~30%的高增长并不现实。对外贸企业来讲,规模可观、潜力惊人的国内市场,依然是其转型升级的良好途径。出口转内销不应浅尝辄止,更不能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