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浅论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对策



     一、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巩固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民收入增幅明显下滑,加上长期形成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农村的道路、用电、市场等公共设施都相对滞后,农民对消费品的需求潜力也一直发挥不出来。几年来,我国也在逐步加大农村公用设施建设,农村消费也被启动,这些都发挥出了作用,也对刺激国内需求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基本持稳定的状态

 民营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浅论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对策
  2003年,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状态,只有个别的农产品还存在着一定幅度的季度性波动,但波动幅度并不大。影响农产品价格总体走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通货紧缩,它左右着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方向和波动幅度。在农业市场化、信息化不断推进下,农产品价格季节性和短周期性波动更加明显到2002年,我国小麦、稻谷略有减产,相对于2002年不断走低的国内粮食市场价格,2003年国内粮食价格将逐渐回稳,波动方向将以回升趋势为主。

  (三) 农民收入将保持恢复性增长

  农民收入增长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世界农产品价格呈上涨趋势农民能从农产品出售中获得更多收入。另外,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不断强化以及对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关注,都将有助于农民销售农产品的增加。第二,农民非农务工收入在持续增加。 政府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农民进城打工、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的政策措施。第三,全国范围内的农村税费改革推广力度加大,并继续予以国家财力支持。

  (四) 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状况的力度明显加大

  农村设施的落后,严重地制约了一些家用电器在农村的使用和销售,导致了一些收入较高,同时也有支付能力的农户不得不放弃某些消费要求。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状况,中央财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会进一步增加,范围会进一步拓宽。2003年,交通部拟在今后几年内投资300—400亿元专业资金,用于建设县际和农村公路,这样就有助于带动起农村公路建设。 2003年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中央新增教育卫生经费大部分用于农村。这必将有利于改变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卫生投入相对较少的局面,也有利于改变农村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的状况。

  二、做好农业经济管理,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 合理运用土地是提高农村经济的最基本方式

  1、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最主要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养分。耕作措施、田间管理、有机肥料、转化、土壤微生物、秋翻等都可以改良土壤。有机肥料俗称农家肥,是农民最常用的田间肥料, 由各种动物、植物残体或代谢物组成。其中以各类桔秆、落叶、青草、人畜粪便为原料做成的肥料最为农民广泛运用,因为它的来源简单,只要在秋收时把它们留在田地就可以改善土地的营养成分,不需要资本,节约了资源,是最为提倡的一种改善土壤的方式。但是对于改良土壤又不能随意的进行,必须要根据土地本身的营养成分,还有选择种植的农作物去改良土壤,不然不但达不到效果,还可能破坏土地原有的营养,使土地成为废地。

  2、土地的多功能运用

  土地的多功能运用有很多种方式,种植花卉就是其中最广泛地运用。温室大棚是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可以在土地上产出其他地方的素菜。

  (二)完善农业投入机制,切实增加农业投入

  要建立和完善以国家财政资金为导向,以集体和农民投资为主体,以利用外资和吸收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实现财政资金与其他资金相结合、直接投入与间接投入相结合,全方位地加强对农业的资金支持。首先,国家应适当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这部分投资应考虑在财政中单列,供专项使用,使投入的份额和方式制度化、规范化; 其次,鼓励集体和农户增加农业的投入,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及外资对农业的投入;第三,要依照业务部门提出的使用意见,对上级下拨的各种农用专项资金进行综合平衡把关,集中使用, 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建设而造成的浪费。

  (三)不断调整农业结构, 以便适应市场经济规律

  农业是一个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产业,不同的农产品要在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下才能得到理想的品质及产量。要把握好区域经济的特点,发展优质、名牌产品,这是农业经济长远发展的根本出路。要以科技示范区为载体,并按照市场的要求淘汰那些落后的技术,将引进、选育和推广农产品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此外, 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 从而实现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基层政府也要及时转变职能,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市场的关系,以克服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盲目性和分散性。

  (四)改变农业科研体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通过调整结构、分流人才、转换机制,使种子、农药、农产品加工等单位逐步由事业法人变为企业法人,成为科技企业。同时也可以进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完善技术咨询中介服务型科研机构,将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得到落实,并积极开拓第三产业,尤其是发展农业科技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首先,建立农业知识、技术转化的新体制,成立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二次开发及转化工作, 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建立社会公益及基础型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病虫害灾变规律、遗传育种、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及规律等多个方面的研究;第三,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制度化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可以组织广大农民参与到社会科学理论的学习中去,包括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本领。

  (五)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由于农业面临的新形势和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产品生产日益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为此,应加大对农业信息化资金和人力投入,加强对信息服务工作的领导。

  2、加大资金投入,抓好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只有依靠和争取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在政策、 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扶持,不断改善县、乡信息服务体系的软(硬)件设备,在健立健全县级信息服务体系的同时逐步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网络向乡(镇)服务体系、农业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以及一些种养、营销大户延伸,使他们能够通过信息掌握市场动态,搭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平台,更好地为农民增收服务。

  3、拓宽信息传递渠道,开展多形式的服务方式。要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手机短信平台等媒体,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发布窗口,扩大信息覆盖面,全方位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4、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结合当地实际,建立信息采集发布标准和制度,明确信息采集的范围、时间、方法和责任,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制定农业信息收信发布的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信息员和其他信息编写人员的奖励办法,充分调动信息员和科技人员报送收集信息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信息分析和预测制度,强化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增强信息引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照;刘燕;严昌宇.“十二五”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07期.

  [2]苗俊丽.加快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现代农业,2007年第10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915.html

更多阅读

论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及其创新意义 生态旅游观光农业

所谓观光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观光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

浅谈中国文学史中的渔父形象 屈原和渔父人物形象

浅论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其独特的姿态傲立于文学史,但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往往都无法摆脱儒、道的纠葛,无形中便与隐逸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古代的隐逸文化中,“渔父”这个

浅论朱自清的散文创作风格 朱自清散文集摘抄

浅论朱自清的散文创作风格内容提要: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之路,其独特的的艺术风格令人拍案叫绝。其散文不尚绮丽繁复,而以简单、素朴为美,为文心气平和,读来有风烟俱静感,那是因为他文如其人。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说:“他文如

浅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唐代科举制度的得失

浅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影响任印化【摘要】肇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鼎盛于宋代,没落于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变革,是一次进步,它的出现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及影响。本文作者力求从唐代科举制度对

企业营销策划 浅谈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营销策划

     中国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众多,现在的评价标准基本上是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家基本都在宣传自己的龙头企业名号来宣传企业。然而,随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越来越多,这样的名头越来越不被重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成熟与

声明:《民营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浅论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对策》为网友雨后玫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