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从2008年三季度开始出现萎缩,到今年一季度下降到最低点,增长率只有6.1%,二季度反弹至7.9%,再到三季度的8.9%,明显勾勒出了一个“V”型反转的强劲势头。
![全球经济复苏中国角色 中国经济复苏不“可靠”](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191372677995.jpeg)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复苏是否可持续,并最终使中国经济再度进入繁荣期,要解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头来认真分析,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复苏。 首先是政府的一系列刺激政策起了巨大作用。但政策的最主要着力点显然是在刺激投资方面,是通过前所未有的贷款大投放引出了大投资,从而使前三个季度的投资增长率高达33.4%。从前三个季度的数据看,每个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都超过了80%。必须清醒地看到,投资既是供给也是需求这个特性,在目前中国产能全面过剩的背景下,加大投资就是在加大未来的产能,如果没有未来出口和消费需求高幅度增长的前景,就会产生更大的生产过剩危机。今年以来消费增长率很快,但投资增长率更快,所以消费率肯定比以前年份更低了。此外,如果没有发达国家经济三季度后普遍出现的回暖迹象,中国经济自二季度以来的复苏步伐就不会有三季度以来的巩固和加强。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世界经济再次进入萧条,中国经济的复苏步伐是否可持续? 目前对世界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存在许多争论。由于世界经济的复苏,现在的主流情绪是比较乐观,认为这场危机已经过去了。我非常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因为引起这场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美国庞大的有毒金融资产至今仍未得到处理,不仅如此,构成有毒资产的基础,即房贷和信用卡贷款自今年以来变得更“烂”了。比如,去年7月美国信用卡贷款的撇帐率是3%,到今年7月已上升到12%;房贷止赎率上半年也比上年同期飚升了36%。美国金融市场与总体经济出现的复苏势头,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在今年初以来允许金融业改变会计规则,把庞大有毒资产的真实面目掩盖了起来,并且通过在政府担保后允许消费者延期还贷等形式,把贷款、债券和衍生金融产品的结算期推后了两年。这种把危机向后推迟的做法,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更大的麻烦。因为两年后即到2011年,当美国政府和金融机构不得不再次面对庞大的有毒资产难题时,由于这些资产“毒性”更强,就会更加难以处理,就会产生比第一波金融风暴规模更大、摧毁力更强的冲击波。由此看来,今年世界经济能够走出低谷,明年也没有问题,但是到后年就一定有大问题。反观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如果不是美国政府把危机押后的政策带动了世界经济自三季度以来的复苏,中国经济的复苏幅度,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百分点。 由于两年后中国经济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外部危机冲击,中国经济的复苏前景很难肯定。具体地说,由于投资不可持续,外需不可依赖,两年后可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就只剩下消费需求了。现在许多人都在讲经济复苏势头稳固后,结构调整任务会更突出,但是如果是像目前这样,把结构调整的出发点放在十大产业振兴这样的供给结构调整方面,不仅无法增加需求,还会增加过剩产能。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指出,只有以城市化为方向的结构调整才能大幅度增加消费需求,如果更大的危机在一年多以后就会逼近,剩给中国经济转向城市化调整轨道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必须赶快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