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近一年的质疑、投诉、复议、再审之后,格力选择了对簿公堂的阳谋
文/达瓦拉 前些时日,格力空调一纸诉状将广州市财政局告上法庭,当时这条“全国首例企业状告政府机关”的新闻轰动一时。哪知近日格力又选择与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对簿公堂,最新的消息是,格力下一步将发动更进一步的维权行动,将评审专家告上法庭。这一系列诉讼的由头都是一个,那是一年多前的一段往事:格力在广东番禺中心医院的空调招投标项目中铩羽而归,标的被一家出价更高的石化企业意外夺走。自从招投标结束后,备受委屈的格力便开始漫长的叫屈诉苦之旅,无奈得不到公正解决。政府采购中“潜规则”从来就不是一个秘密,但是落败方敢跟政府机关叫板的寥寥无几。格力此次维权折腾了一年多,如果是其他企业也许早就放弃了,但格力为什么还依然在继续?而且维权力度越来越大? 有人说格力此举是炒作。说这话的人就包括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张杰明笑言,格力借此向政府施加压力,再借媒体炒作,倒是省了几百万广告费。的确,对于多年市场化打拼稳居空调市场第一的格力来说,这种炒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格力状告广州市财政局并不是鲁莽状况下的一时冲动,而是格力铁娘子董明珠深思熟虑过的“阳谋”,从格力决定状告广州市财政局开始,格力就已经“稳赚不赔”了。 所谓阳谋,就是把一切都放在明处的计谋,它没有隐私,没有秘密。它几乎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它没有破绽。实施者只要把握住方向借势而动,推动一切必然的发展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此次格力诉讼,正是采取这样的“阳谋”。 首先,格力希望给广东本地政府部门、特别是政府采购部门中通过违规操作而牟取私利的官员敲一记警钟。很多人都很佩服格力能打这场官司,在政府采购所产生的为数不多的纠纷中,一般都由异地政府采购引起,而起诉本地政府部门几乎是天方夜谭。所以格力的行为会在本地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格力作为国内空调行业的老大,这种威慑作用至少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日后广东当地的政府采购招标行为。 其次,格力希望对竞争对手“敲山震虎”。据了解,在此次采购项目中,吊诡的中标者广东石化只不过是一个“托”,代理了两家公司联合投标,虽然没有很确切的证据,但从招标文件对空调要求配置的技术参数上看,刚好跟美的和大金的产品完全一致。格力贵为业内霸主,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必要对这2000多万的单子如此大动肝火,但据《政府采购信息报》统计,2008年空调行业政府采购最大的标才1620万元。在家电下乡已经进入白热化的形势下,政府采购成为一个巨大的蓝海,格力当然有理由在这个时机“恰当”的打压对手从而占据先机。 第三,格力希望规范和监督政府招标采购。格力状告广州财政局,给企业处理类似不公平事情开了一个头。很多企业或许以后将效法格力,如果觉得自己在政府采购招标过程中被“潜规则”,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格力做了许多企业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有人说格力做了一次高明的“炒作”,也有人说格力诉讼很可能像孙志刚案之于收容遣送制度一样,成为一个规范政府采购的标志性事件,但不管怎样,对于格力来说,只要把其“阳谋”进行到底,那就是最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