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生产的特点是,生产规模足够大,市场需要多少,公司就可以生产多少。而且总能找到替代材料,解决原材料不足的问题,也总能发明细分产品和开发新的市场需求,扩大市场。美国1000个最大的公司创造了全美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剩下40%的生产由1100万个小公司完成。在全球市场上,机动车、航空航天、电子元件、电力、电子和钢铁业,最大5个公司控制的份额,都超过50%,而在石油、个人计算机和大众传媒业,最大的5个公司控制着40%以上的销售份额。在全球约200个国家和地区中,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三分之一。 人员减少、业绩增长、利润上升,是21世纪初许多大型公司的状况。50%以上的美国人,都生活在失业的恐惧之中。大规模生产能力增强,生产人员减少,会不会产生产品相对过剩的危机?使大量的人们无力购买产品?理论上看,这个问题存在,但由于全球公司化的拉动,对市场无限细分的能力增强,发达国家推行福利政策,人类已经有近80年的时间忘记了经济危机之痛。 7公司实行组织分权

美国公司一直在矛盾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中成长。美国人的伦理精神和哲学思想,来源于欧洲的启蒙运动,核心是反对神权和皇族集权,主张个人的平等与自由。但公司却是这种精神的背叛物。 最早的公司是独裁的产物。一个投资者决定开办一家公司,不需要别人对之民主投票,相反,它是投资者的单独决定。现代公司为了赢得市场竞争,董事长或总经理经常要做出独裁的决定,并对成败负责任。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美国公司的总经理或经理是任命的,不是选举的。美国公司的商业行为也不是公司内部民主的产物。如果一家公司做一个决策,要像美国国会一样久,那这家公司必败无疑。美国公司的员工也必须听命于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必须按时上班,有事要请假,公司要求加班时也必须去加班,员工和公司之间不能谈民主和自由。 在美国精神的骨子里,有反公司的动力。限制公司、控诉公司的力量,在美国一直存在。为什么有长达80年的反垄断斗争?其实也是公司和主张个人平等、自由、民主的力量相斗争的过程,总体趋势是公司越来越壮大,而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精神在逐渐服从于公司的发展。公司对启蒙精神的适应方法,就是广泛采用分权体制。 美国公司首先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即组织股东会、董事会、经理会。这是相互制衡的权力体系,与国家权力机构的设置形似。美国政府实行总统、议会、国务卿权力细分的组织结构, 这样的国家权力结构与公司的分权结构相对应,这也是社会结构单元的基本要求之一(见附图0201、附图0202)。其优点是,使公司能打通国家宏观结构与社会基本结构的联结,形成有机的社会统一体。因此,美国很多政府官员,来自于大企业,而且任职毫不困难。 美国公司的经营分部,也实行分权体制,公司内的独立核算单位小,自主性强。如通用汽车的各个分部,独立性就很强,他们有在集团内采购和供货的约定,但也与市场比较,如果在其他集团采购和供货比集团内的公司优越,他们也向外采购或供货,以保证竞争优势。但总体比例上,内部子公司间的业务联系要比外部的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