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脚第一节第二节 《终结美式公司》第二章第二节 俄罗斯由公社到公司的突变 (2)



俄国快速公社化后,整个国家就由千千万万个公社组成,各公社的领主、贵族,只是公社与国家相联系的纽带,公社成了完备的社会结构单元。彼得大帝在公社规范化的同时,对国家政治军事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彼得首先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彼得之前的俄国军队,只有些战时规定,没有军队制度。彼得使这些规定法律化、常规化,使俄国军队最早成为拥有严格组织纪律的现代模式的军队,这也是俄国几百年来一直是军事强国的重要原因。

 页脚第一节第二节 《终结美式公司》第二章第二节 俄罗斯由公社到公司的突变 (2)
  彼得大帝的兵源来自公社。由于公社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因此公社派农民当兵后,农民的家庭供养没有后顾之忧,因此也不会出现中国式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正是因为公社制度完善,彼得大帝才通过它,随时可以调动庞大的兵源。

  在中央,彼得大帝建立了强大的集权式中央政权。他设立了两个最高权力部门,直接对自己负责。一是参政院,成员均为沙皇的亲信和部属。二是总检察官,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监督官员的特权。

  对地方,彼得大帝实行省州制度。在俄国的两大城市彼得堡和莫斯科,彼得大帝设置由沙皇直接掌管的市政总局与市政厅,管理全国有影响的城市,形成一个由中央管理的直辖市系统。设立直辖市系统表明,彼得大帝时期,俄国政府意识到工业、商业和城市对国家政府的重要性,它具有较强的现代特征,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也是俄国学习欧洲的结果。

  对除市政厅以外的广大农村,划分为11个大省,由沙皇直接委派总督,掌管各省的军政大权。省之下划分为50个州,州长由中央管理机构任命并直接对最高当局负责,每个州管若干个县,每个县管若干个公社。

|www.aihuau.com|60

  彼得大帝后,叶卡捷琳娜发动宫廷政变,并于公元1762年至1796在位,以开明专制统治俄国34年,更加完善了国家权力机关和农村公社体系的关系,使俄国稳定地成为超级大国。

  公社制度的核心内容,有如下五条。

  一是土地公有,定期重分。重分时为求“平均”,远近、肥瘠、水旱条件不同的每片土地,都要切割成许多长条,户户有份,此即后来的村社条田制度。公社的领主或贵族,有两种土地利润拥有办法,贵族往往不要条田,只通过公社征收代役租;社长或领主,往往拥有条田,也参加劳动。

  二是连环保。即公社集体为公社个人承担责任,个人处于公社束缚之下。国家征税时,征税对社不对户,贫户的欠税富户补。以此确定公社为国家最小经济单位,而家庭不是国家最小经济单位,这点与中国极为不同。公社作为一个整体,向国家和领主或贵族承担征税义务,当然也包括兵役和劳役。

  在连环保中,某户如果欠税,他将因连累整个公社而受到巨大压力。如果他逃亡,那么不用国家与领主出面,公社就会千方百计把他寻回来。

  另一面,公社的这种资源调配方法,会有力地保护贫农、老农或派出兵役劳役者的家庭,因此农民里难以产生较大的贫富差别,难以产生阶级分化。

  三是劳动组合。公社实行公有私耕原则,各人对自己的条田负责,但许多生产环节是搞集体主义的。除自己的条田以外,还有许多共耕地,国家往往扩大共耕地,保证国家收入。

  四是强制聚居与强制耕作。公社实行强制性大村落制度,禁止社员任意迁居以逃避管束。由于各家的条田挤在一起,对他人过境、敞地、公牧等都形成约束。为了适应各种生产,公社要统一计划各户的轮作顺序以及农事日程,强制各户执行,以便敞地放牧和穿越条田,避免对农作物的践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8132.html

更多阅读

页脚第一节第二节 《记者圈》第三章第二节之来源

和主任多是由资深记者提拔起来的状况相比,媒体的主编来源比较复杂。我们也对体制内媒体和市场化媒体两者进行区别。体制内媒体的总编辑多是从内部的部门主任提拔起来的。在体制内媒体中尤其是党报,总编辑一职成为组织部关注的重要岗

页脚第一节第二节 《记者圈》第三章第二节之主编

主任晋升到主编基本上成为职业媒体人了,改行的概率相对少了。在当今媒体中,主编大部分为60后或者70后。在中国媒体市场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个主编群体。本书所讲的主编是个泛称,包括编委、主编助理、副主编、主编等。媒体一般都有编辑

声明:《页脚第一节第二节 《终结美式公司》第二章第二节 俄罗斯由公社到公司的突变 (2)》为网友待洳憋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