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寻找全球金融新平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

  从“大萧条”以来的百年金融史看今天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次“大危机”也是原有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平衡被打破的产物,它既意味着旧的平衡格局难以为继,也预示着新的平衡格局会不断形成。

 巴曙松:寻找全球金融新平衡
  金融危机表明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许多内在的缺陷。在这样一个不对称、不平衡的国际货币金融架构下,由于不存在发达的本土金融市场,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不得不把大量贸易盈余(过剩储蓄)投向美元债券,转换成巨额外汇储备;相反,美国则依靠美元主宰性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为巨额赤字融资。这种高风险的全球 “恐怖平衡”最终被金融危机打破。

  无论是中国的经验还是国际的案例都显示出,国际收支的顺差不可能依靠单一汇率变量的变动来解决,根本上需要一系列政策的结构性调整,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鼓励稳定增长的对外投资,来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盈余。

  理论上,只要存在一个发达的本土金融市场,巨额储蓄仍可以通过国内金融体系转化为实物和金融资产,并不一定要投资于海外债券等国外资产上。然而事实上,不但中国,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金融市场都不存在一个足够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吸纳亚洲的巨额储蓄盈余。所以作为中国最大海外投资者的中央银行就只能投资于或主要投资于海外的债券资产等,从而形成外汇储备积累。

  因此,为了提高盈余储蓄的资金配置效率,并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发展本土的金融市场应当成为当前金融政策的重点。

  此外,不容忽略的是,本土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也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国内储蓄可以经由本土金融市场最终形成国内资产,而不是去购买美元储备,那么,这将根本上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市场压力。此外,中国的外汇管理政策还有更大的放松管制的空间,通过把更大的外汇使用权交给企业和居民,鼓励企业和居民的对外投资,以对外投资的增长来平衡外资的流入以及由此带来的汇率升值的压力。

  到目前为止,美元依然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结算中的主导性世界货币,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在各国央行公布的国际储备资产结构中,美元储备处于绝对支配地位。截至2008年底,美元、欧元、日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份额分别是:64%、26.5%和3%,其它国际货币无法与美元相提并论。这样一来,在目前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下,只要中东和亚洲存在储蓄盈余,它就不可避免地表现为美元外汇储备,使资金流向美国。因此,纠正全球的储蓄不平衡结构,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必须国际储备体系的改革,只要全球外汇储备资产集中于单一美元,那么美国的低储蓄率、高负债率的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纠正。

  所以,从全球角度看,应当积极推进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解决全球金融体系不平衡;而从中国角度看,则应当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而且对全球货币体系的更为均衡,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8004.html

更多阅读

巴曙松:亿万富翁的激励效应

  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创业板的孕育过程一点都不为过。随着创业板大幕开启之日的步步临近,有关创业板的融资期盼也逐渐升温。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创业板带来的激励示范效应比融资作用更值得期待。

巴曙松:宽松银根造成的泡沫可能更大

  据《新京报》报道,央行课题组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要关注大规模流动性注入的潜在通货膨胀效应。  那么,现在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宽松到什么程度?模拟测算表明,第一种可能性,2009年全年的信贷投放7万亿元,比2008年信贷投放增长

巴曙松:投资者如何面对港股直通车

    世界商业报道消息:中国的资产重估的波浪不断推进的过程,不仅仅是价格提升,往往是结构性调整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可能引发中国的投资者关于投资理念的又一次革命。第一次我们说是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大家对价值投资理念的认同和以

巴曙松:从格林斯潘不作为谈起

 格林斯潘从美联储主席卸任,仿佛一位名动江湖的剑客的退隐,给波澜起伏的金融市场以无限的回味与反思。在18年的江湖历险中,格林斯潘越来越成为传说,成为典故。   2005年11月,我有机会到位于华盛顿的美联储总部考察,在与多个业务部门会

巴曙松:直接融资将越来越受重视

  目前我国企业的融资绝大多数是通过银行进行的。如此一来,银行和企业所承担的风险都很大,一方面,企业负债率高,财务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弱。另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导致银行坏账率居高不下,金融风险集中。而包括证券市场在内

声明:《巴曙松:寻找全球金融新平衡》为网友滥情女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