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代理人:拆散恋人每单收500元](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165083413604.jpeg)
分手代理人
31岁的李波家住重庆渝北区,本来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策划,他当上“分手代理人”源自一次帮朋友解围。 李波有个好朋友叫张航,与前女友陈芳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后因陈芳喜欢上别人而分手。一年后,陈芳发现,新男友对她不好,于是想重新和张航在一起。此时,张航也有了新女友。但陈芳天天到张航楼下等他,还到单位找他。“和陈芳已不再可能,但她逼得紧,搞得张航的新女友看不下去了。”因李波也认识陈芳,于是,在张航的拜托下,李波找到陈芳,替张航把事情说清楚,“可能是因为第三方出面,陈芳情绪相对比较稳定,谈了4个小时,终于做通了她的工作,不再执迷不悟。” 这件事后,李波发现,当爱已不在,当事人又不便当面告诉对方,想说“分手”就需要有人代劳。今年5月底,李波在天涯、百度问问、赶集等各大论坛发布信息:“当感情遇到不真实、欺骗、破裂等实际问题,各位不愿意当面拒绝对方或提出分手,请联系本人。” 此后,李波又陆续接了3单生意,都是一次出马就搞定,收费100~500元不等。 行业提示 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婚姻情感类咨询专家周小燕表示,现在是人情网络社会,更讲究人情的艺术。现代人分手后更不愿成为仇人,因此希望第三方出来做感情的缓冲。而律师则说,分手代理是有偿服务,却只有口头约定,对怎样才算完成代理,怎样认定成功分手,双方容易出现分歧,发生纠纷。李波的经验是:事前一定要和委托人充分沟通,知道哪些能提,哪些不能提;和另一方当事人谈话时,要有亲和力,有时还要安慰对方。 农副产品导购员 前不久,山东省枣庄市客商周俊和来到小尖镇四丰村收购浅水藕,因其不识字又不会说普通话,与庄户人在谈价钱时无法沟通,生意受阻。正在这时,当地的农副产品导购员刘同华主动介入,不到三天时间,就帮老周收齐了10吨浅水藕。在小尖镇像刘同华这样的农民导购员有许多,仅今年他们就帮本地农户外销农副产品两万余吨。 该镇盛产浅水藕、畜禽、果蔬等农副产品,一年四季,省内外来此收购的客商络绎不绝。可是由于语言、地形、网络等原因,给外地客商收购农副产品带来诸多不便。当地的一些种养大户也因信息不灵,在销售农副产品中卖不出好价钱。该镇一些头脑活络的农民便利用自己人地两熟的便利条件,担任特殊导购,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他们为外地客商组织货源,帮助收购、贮藏和装车外运,按成交额的多少收取一定比例的劳务费,做到买方、卖方、中介三方满意。 行业提示 农村很多地方生产经营分散,信息不畅通,缺乏销售平台。而外地客商来到农村收购农副产品,由于初来乍到,对货源分布、产品价格、路径等都不熟悉,常常很费劲还找不到卖家。一些农民就抓住这一商机,主动找客商联系,当起了“导购员”。农副产品导购员的出现,既为外来客商提供了便利,又解决了当地农副产品的“卖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