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
面对疯涨的房价,中央终于动手了,而且一出手就是一套组合拳。 营业税优惠政策取消、开发商拿地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50%、二套房首付不得低于40%……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但也有细心人发现,这几刀远没有市场以为的那么狠。营业税政策只是优惠的取消,而土地收支管理则多数是前几年的老政策,这一次只不过是“进一步要求”而已。 在我看来,能释放从紧信号已属难得,因为在高房价面前,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执行都左右为难。 2009年年初,一个开发商朋友参加了当地政府召集的开发商恳谈会,市里领导希望大家能为地方经济做贡献,尽量别降价。都是在本地混的,开发商们自然相当配合。彼时的土地还不太好卖,市里也呼吁开发商多出手拿地,实在卖不掉的就让市里自己的公司托着,毕竟土地收入是有年度目标的。年中开始,地好卖了,地王频现,很快就超额完成了全年的收入计划。虽然还有规划中的土地,但也被留到下一年了。开发商朋友说,事实上地王多了,地方政府更愿意把地押着卖,这就像我们囤房,只要这一年的销售收入完成了,就不急着卖。 在对付金融危机的战役中,房地产无疑战功赫赫,是个英雄。外需不振,内需难启,三驾马车中只有投资一马当先,而其中跑得最快的那匹就是房地产。如今即使“保八成功”,哪能“卸磨杀马”?数据显示,2009年前11个月,全国2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超过6000亿,远超财政收入,如果杀了“马”,谁来领跑?在中央层面,看到了被房地产绑架的金融风险,开始鸣枪示警,但又不敢一枪致命。 而对很多地方政府来说,房地产更是伤害不得。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其实是主动捆绑在一起的兄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2005年开始的房价疯涨过程中,这种利益关系已经明白无误地显露出来,而在那一次长达几年的中央调控中,地方政府执行得并不情愿。这一次,双方恐怕不会有太大的冲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不是“遏制房价上涨”,而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也就是说,政策的目标是“别涨的太猛”,而不是公众希望的“下降”。 所以,我们看到在高房价面前已经有刀在挥舞,但是显然,持刀的人并没有下定决心,因为他手起后落下的,仅仅是个剃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