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革命成经济发展发动机



  十年后,互联网将被替代

 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革命成经济发展发动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 刘韵洁

  目前,通讯、信息技术领域正在进入一个变革阶段。历史上,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常常伴随着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这是一个规律。现在,新的技术革命很可能就出现在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领域。

  金融危机本可以预测、避免的

  这次金融危机有一个教训需要吸取,就是它发生特别突然,没有预警。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危机我们能不能预测?能不能分析出来?

  从理论上讲,我认为次贷危机、金融泡沫等经济现象是应该能够预测、分析出来的,但实际上为什么没有能够预测出来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现有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还没有真正融于全球金融系统的每个环节、每个过程、每个细胞。相关金融系统的信息不公开、不共享,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去综合分析、处理、挖掘这些信息。事实上,我认为如果各方沟通协调得当,各种数据、信息能够实现公开与共享,按照现在的技术手段和处理系统,像这次这样的金融危机是能够预测,甚至避免的。

  这次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全世界都应该好好总结。如果不吸取这个教训,下次这样的危机很可能还会再次发生。除了金融危机以外,还将可能出现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等一系列关系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新的技术措施与新的技术革命。现在物联网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很火、很热,也是与上述问题相关的。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制定一些关于发展物联网的重大决策,美国已将传感器网络技术列为“在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两方面至关重要的技术”,并将以传感器网络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地球”计划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欧洲为保持领先制定了14点行动计划,确保在构建传感网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日、韩为此也加大了资金投入;在中国,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感知中国”计划,也有人称之为“智能中国”。

  通过物联网,可以帮助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世界的有机结合,使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认知世界,并进行管理与控制,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

  事实上,传感器技术已存在有20多年时间,传感器网络技术也有10年左右时间。现在,它们之所以得到这么多的关注,就是为了让信息领域将来更好地驾驭社会的发展。

  云计算和物联网将是一体的

  最近,信息领域又提出了“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可以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

  从社会发展来看,越简约的技术,往往是越具有生命力的。现在电脑和服务器的利用率很低,这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云计算”就是把这些资源集中起来供社会共享。

  一位美国专家曾经预测说,全球只要5台计算机就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了。未来“云计算”很有可能会验证这个预言。现在的亚马逊、IBM、谷歌、微软等都是大“云”,中国阿里巴巴等也都在建立自己的“云”。从最初的大型计算机到PC机,再到现在的云计算技术,体现了从集中到分散,分散到集中,螺旋式进步的趋势。

  通俗的讲,“云计算”就是把计算机资源集中在资源池,给大家共享,就像自来水,一打开水龙头需要的东西就能出来。用户只需要很简单的操作就能够获得所需的服务,很方便,也很便宜,这也是资源最合理的利用。当然这是最理想化的情况。

  “云计算”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主要负责提供通讯、计算、存储等基础设施能力;二是平台即服务(PAAS),主要负责提供开发的平台;三是软件即服务(SAAS),主要负责提供开发应用和软件服务。

  要真正实现“云计算”的应用,首先需要培育产业链,这要经过一个很长的过程;其次需要很多新技术做后盾、作支持,商业模式才能充分建立起来。物联网也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由于其个性化很强,怎么能方便快捷地推广出来,如何把价格降下来,以及终端的标准化等问题,都需要一个过程。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价值链才能形成,整个产业才能蓬勃发展。

  有人说,“云计算”相当于下一个互联网;也有人说物联网相当于下一个互联网,甚至比现在的互联网还要大。但事实上,要想做得像互联网现在这么火,甚至比现在互联网规模更大,还需要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

  我认为,“云计算”和物联网将是一体的,物联网是延伸到物质世界的一个触角,“云计算”则是负责对物联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管理、决策的后台计算处理平台,两者需要有机的结合。

  互联网未来10年或被新技术替代

  事实上,现在的互联网满足不了“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未来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现在的互联网可扩展性问题遇到很大瓶颈——不可持续发展。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网络体系架构越来越庞大,消耗了大量网络资源。此外,互联网耗电量占全球耗电量的5.4%,并且每年还在以8%~10%的速度递增。

  第二是安全性问题。互联网是为大家提供应用和服务的一个全球性网络,然而,目前它在一定时候却变成了国家之间未来战争的工具和武器,这是很大的一个悲哀。甚至,一些国家还成立了网络安全司令部。无论是有形武器,还是这种无形武器都是对人类社会的犯罪。

  第三是网络的可控、可管性及服务质量(QoS)得不到保证。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制约了互联网在未来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极不相称,因此,现在的互联网在未来将会被新的技术所替代。

  2009年11月3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其中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温总理对信息技术革命提出这么高的评价。

  尽管互联网仍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挥重要作用,但我个人认为,未来10年、15年可能就会有新的技术来替代互联网,掀起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7860.html

更多阅读

文章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但它是构成我们世界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的总和。信息资源与物质、能源资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特点,就是它可以被重复使用,可被同时共享,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不减少,有时还可产生新的增量。信息技术是

转载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技术指南

原文地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作者:北师大博仁心理学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e,fMRI)采用核磁共振仪来测量生理活动的变化或异常引起的血氧含量变化的技术,通常血氧含量升高说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及形成阶段 信息技术革命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信息,具有伟大的意义。(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的回答了近代中

形容迎接挑战的词语 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一、新技术革命的背景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上关于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的议论异常热烈,发表的著述连篇累牍。有的把它称作“第三次浪

声明:《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革命成经济发展发动机》为网友自然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