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伤 市场的致命伤



  CIT破产已成定局,而由它引发的一系列影响还在继续。那些长久以来将CIT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小企业由于

  缺乏重要的资金借款来源和相关金融服务而产生财务危机,亦挣扎在破产的边缘。作为旁观者,目睹CIT悲壮地

  倒下,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吸取CIT破产的教训,思考如何更好地加强对贷款项目风险的监管

  美国最大的中小企业商业贷款机构CIT集团是美国银行控股公司,成立于1908年。Henry Ittleson是CIT的创始人,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生活阅历使他认识到,在商界中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信贷,永远有需求。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1907年那个银行业危机深重的年份,他毅然决定在圣路易斯签订新公司CIT的组建协议。自那以后的100年,CIT经历了“坚实起步——平稳发展——蓬勃扩张——财务危机——申请破产保护”这一跌宕起伏的企业生涯。

  破产前的CIT是一个集众多光芒于一体的大集团,它的破产给整个美国经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冲击,因而CIT破产案位列美国商业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之一。CIT作为美国中小型企业最大贷款机构之一向将近100万家中小型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顾问服务,业务涉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约30个行业。可想而知,对于美国中小企业来说,CIT这个坚实后盾的坍塌给本已饱受金融危机重创的中小企业带来了何等剧烈的冲击。依据当前媒体初步估计的结果,CIT破产大概会影响到95万家中小企业。

 致命伤 市场的致命伤
  人们肯定会疑惑,这样一个最大的中小企业商业贷款机构经历了100年的沧桑,为什么难逃次债危机“余震”的冲击呢?

  导致CIT破产的原因是多元的,有经济大局的影响,有集团内部控制的缺陷,但本人认为主要原因是由CIT所经营的主要业务和服务对象决定的。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我们运用FDIC的网站上所提供的有关CIT在2005年到2009年的绩效报告以及相关财务信息的内容来分析CIT近4年来的财务状况的变化,希望能从这些变化中找到CIT破产的原因。

  房贷和个人消费贷款是致命伤

  从1992年开始,CIT重回个人消费品市场,在7个州设立了15个新办事处,提供房屋净值抵押。在经济繁荣发展的阶段,CIT凭借其优秀的业务经营实现了长达10年的创纪录的收益进程。但是,从2007年开始受次级贷款及学生贷款坏账双重打击,美国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房价暴跌和贷款拖欠猛增的拖累,美国众多中小银行相继倒闭,随着房地产开发项目失败,房地产商拖欠的贷款越来越多,导致银行难以收回贷款。因此,有必要从这个角度来分析CIT破产的原因。

  在FDIC网站上可以获得的CIT的近4年的资产负债表会发现,从2005年6月30日到2005年12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下房地产贷款缓慢地从225000美元增加到253000美元,到了2005年底其房地产的贷款又回落至237000美元,由此可以看出,2005年CIT对房地产方面的贷款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

  然而,从2006年3月31日的CIT的资产负债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该银行对房地产贷款的数额迅速从2005年的237000美元增长至5.05亿美元,随后在该项目下所提供的贷款不断增长。依2007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CIT提供给房地产方面的贷款已经达到31.09亿美元。

  巨大的变化使我们不由得将其与当时的经济形势变化联系起来。在2006年初,虽然当时的美国房市已经开始出现降温迹象,但美国的房地产事业继续向前发展,整个经济呈现积极的态势。依据美国商务部的报告显示,2006年以来,美国住房投资不断下降且降幅持续扩大,一至四季度分别下降0.3%、11.1%、18.7%和19.1%。2007年1月,美国新房开工数量与上年同期相比下跌37.8%,降至1997年以来的最低点。但是,当时的美国企业非住房固定投资增加,用于厂房的结构性投资增长迅速,第二季度增幅为20.3%。这些积极的经济发展面促使整个社会,尤其是银行业过于高估未来经济发展的态势,从而导致银行增加对一些缺乏足够还款能力的个人提供次级贷款。这种宏观经济的大局就是导致CIT在2006年初到2007年中旬向社会提供的房地产贷款数额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随着次债危机的爆发,CIT发现了发放房地产贷款的潜在威胁,马上收缩了房地产贷款的发放数额。2007年9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清楚地显示,房地产项目贷款额迅速下降到5.19亿美元,并且随着次贷危机的加剧,CIT在房地产项目的贷款急剧下降,曾一度减少到344000美元。再依据CIT绩效比率表可知,在2008年之前,CIT公司的收益保障净损失比率曾高达5.18,说明当时CIT的经营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损失,由于当时还可以获得外部融资,也就是还能通过“发新债,还旧债”的方式去经营,不至于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风险。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房地产贷款收不回,尽管CIT相应地减少了房地产发放额,仍不能挽回已经损失的贷款。原来已有的一些不可收回的贷款就成了现实的呆坏账,导致其收益保障净亏损比率不断提高,这就给CIT资产数额的减少提供了依据,同时也给其资不抵债提供了数据支持。

  在个人消费贷款项目上,依据FDIC提供的CIT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到,自2005年开始,CIT就不断增加对个人消费贷款的提供,从3.03亿美元一直增长到8.73亿美元,受危机的影响,自2007年底开始,CIT不断缩减对个人消费贷款的提供,但与房地产贷款项目的缩减比例相比,该缩减数额是很小的,这说明CIT对于其所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质量是有信心的。

  CIT的个人消费对象大多是一些缺乏完全还款能力的人,其中以大学生消费者为主,这部分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无固定的收入来源,完全属于超前消费,还款主要依赖家庭收入和小量的个人收入所得。所以,在危机到来时,对个人产生的最大的影响就是可能遭遇失业,而这就有可能影响到为这些大学生提供还款来源的家庭的收入稳定性,进而影响到这类消费团体的还款能力。因而,在经济危机影响下,个人消费贷款无法收回的风险更大,这些风险都可能最终成为真实的呆坏账,从而作为资产数额的减项出现。

  流动性、经营状况、服务对象出现问题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原则之一,也是确保商业银行正常运转的关键。流动性的来源分为两个方面——资本方和负债方。对CIT流动性问题的分析,本文主要集中在来自负债方的流动性。

  CIT主要的筹资来源是发行债券和商业票据。从2007年开始,美国信贷市场恶化,CIT所能获得的资金来源受到限制。参照CIT综合相对比率表,从2005年到2009年的统计数据能反映CIT负债方流动性的净非核心基金依赖性一直都处于较高的比率值,在2006年中旬该比率达到83.76,最小值也达到53.10,这说明CIT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当信贷市场受到总体经济大局不利的影响,及CIT所发行的债券在市场上的购买者日益下降时,就会影响CIT借入资金的能力。

  外部资金的匮乏加上即将到期的债务,迫使CIT不得不走到破产这一步。据统计,截至2009年3月底,CIT共负债680亿美元,其中27亿美元债务将于2009年底到期,而2010年第一季度还有74亿美元债务将到期。这些都进一步证明了外部资金来源匮乏和即将到期的债务是影响CIT资不抵债的主要原因。

  从之前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CIT主要的贷款对象是中小企业和一些缺乏完全还款能力的个人消费者。有数据表明,CIT曾大举进攻次级房贷与学生贷款市场,但这个行销策略并没有给CIT带来更多的收入,反而使其在过去的两年里有了超过30亿美元的亏损。

  对于市场来说,亏损无疑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虽然它不是决定CIT破产的主要原因,但亏损的企业常常给投资者一种不可靠、不值得继续投资的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CIT所发行的债券和商业票据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影响了借入市场资金的能力。所以,CIT经营状况的恶化是导致其破产的原因之一。

  FDIC网站提供的CIT从2005年到2009年的净收益比率可知,2005年净收益率是3.61,这个比率也是这个时间段内最大的净收益比率,随后由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CIT净收益比率不断下降,到2009年初其净收益比率下降到0.02,比率巨大的变化反映了现实中CIT经营状况的困境。

  大银行资金雄厚、业务范围广,加上服务对象一般都是一些具有良好经营能力的大企业,其中一些企业甚至可以脱离大银行作为中介,直接在市场上通过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信用发行债券或股票,为稳定的经营活动提供资金。这样即使企业出现暂时的资金困难,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资金或变卖企业固有资产来偿还银行贷款。

  但中小企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一方面由于它们的生产规模小,社会影响力不够,对外发债或上市的方式筹集资金都不能使中小企业筹资效用达到最大化。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不具备完善的财务报表能够证明其未来具有很好的还款能力,因此中小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常常基于对中小企业经营主的面对面的沟通和一些其他渠道获得的“软信息”,从而做出贷款决定。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贷款审查人员及其团队对中小企业所有者的人品和社会信用的了解程度。一旦贷款审查人员在贷款判断上出现偏差,那么,银行就面临收不回贷款的危险。

  此外,中小企业更易受到外部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更有可能为了延长企业存在的时间,减少资金因到期还款所造成的流失,从而拖欠银行贷款。这样中小银行就更容易遭遇中小企业“道德风险”的挑战。

  启示中国

  CIT的破产无疑给美国正在回暖的经济泼了一盆“冷水”。当前全球经济基本趋稳并出现向好的些许迹象,这主要归功于各国政府的支出和积极扩张的货币政策,事实上,市场需求依然脆弱,私人部门的支出和投资依然低迷,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市场和资金的双重挤压下,大多经营困难,挣扎在倒闭边缘,因而直接影响了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中小银行。然而,我们不能将CIT破产看作是中小银行选择了中小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悲剧,这是市场的悲剧。

  历史证明,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同时两者的和谐发展关系到整个市场的稳定。今年以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为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增加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数额,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应政策之风而行的行为。不少银行因之“放松”了贷款标准,自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隐患。因此,CIT的破产也给中国中小额信贷机构拉响了警钟。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启示:

  首先,深度挖掘中小信贷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中的“软信息优势”。

  CIT长达100多年的辉煌历史证明,中小信贷机构在市场中是为适应中小企业的独特性而存在的,两者只要互动正常,双方能够实现共赢。因此,这就要求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使中小银行愿意借款给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也愿意接受中小银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而这样良性的循环依赖于小企业提供给中小银行的“软信息”的可靠性和中小信贷机构对于中小企业“软信息”收集的有效性。

  其次,提高贷款审查人员或客户经理及其所带领的团队人员的贷款知识和技能。

  在中小信贷机构中,贷款审查人员或客户经理及其所带领的团队是决定能否贷款的主要决策人,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相关技能对于做出正确的决策有重要意义。中小信贷机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建立一个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贷款标准一致的贷款机制。建立一个标准化的贷款分析机制有助于提高中小银行处理中小企业贷款申请的速度和效率,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急、频、短、小”的特点。

  ——分析贷款审查团队中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发现各自的优缺点。对信贷审查人员知识、技术水平的区分是推进整个贷款审查团队贷款水平提高的第一步。这样做不仅能明确单个贷款审查人员技术水平的缺陷和优点,且更有利于银行向这些贷款审查人员提供他们各自所需的培训项目,从而提高这些贷款审查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同时也最大化银行提供业务培训的价值。

  ——确保贷款审查人员使用新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去处理贷款发放的问题。单单依靠建立一个有效标准如一的贷款机制和贷款人员业务水平评级机制,不足以保证贷款业务人员每次都会运用以学习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去处理贷款发放。这就需要采用“一对一”的培训方式去督促他们积极地运用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去进行贷款业务风险管理。

  最后,尽可能多元化中小信贷机构服务对象所处的行业和领域。

  一般而言,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在地域和部门分布上比较集中,在没有抵押和担保的情况下,其信贷资产组合面临“协变风险”,可能会出现大量客户同时违约的情况。当中小信贷机构能寻求到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中小企业客户时,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协变风险”。一般来说,由于大多数的中小信贷机构规模较小,社会辐射性较差,服务对象大多来自本地区的中小企业,因而在地域上很难有所突破。所以,中小信贷机构应将突破重点放在如何尽可能多元化信贷机构服务对象所隶属的行业上。

  (作者单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783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的特点 昆明中小学课外辅导

第一节 中国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的特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70%的中小学生,选择用课外辅导的方式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大考冲刺阶段学生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更高。有1/3的被调查家长表示,愿意拿出上万元为孩子的课外辅导买单。中小

2015开年,思科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再遭重创! 思科市场细分

2015开年,思科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再遭重创!近日,有消息称,中国政府采购名单剔除了一些全球领先技术品牌,同时,数千种国产产品被纳入其中。而损失最大的莫过于全球网络设备巨头思科。据路透社对官方数据的分析显示,2012年思科公司有6

为什么外汇市场的波动越来越小? 外汇波动大吗

——弈者弈棋子,弈者亦棋子。和同业交流的时候,大家曾笑言:年初监管部门追查内幕交易,把许多大名鼎鼎的交易员都抓起来了。虽是玩笑话,但外汇市场参与者行为的确发生了转变。国际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央行、银行、对冲基金、股票与

声明:《致命伤 市场的致命伤》为网友夏天碎花小短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