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3G营销观察
随着联通“5·17”电信日期间,首批在55个城市开通3G业务的试商用,选取友好用户进行体验。届时用户将能使用丰富的3G业务,如无线上网卡、手机音乐、手机电视、可视电话、移动互联网、手机搜索、手机报道等。中国三大运营商已经全部推出3G,但是3G到底能否给用户提供顺畅的3G应用呢?3G是否能真正实现中国运营商(尤其是在沿海成熟通信市场)在面临增长驱动力弱化(2009年第一季度电信业收入增长只有GDP增长率的三分之一,主导运营商MOU值,ARPM值均呈现下降趋势),成为拉动运营商增长的新的动力呢?从而实现从话音黄金向流量黄金转型。
德瑞电信首席咨询顾问宋永军认为:中国三大运营商在推出3G服务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一个关键。即3G将来业务发展是否顺畅,运营商是否能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除了品牌,服务,资费,营销等建设外,特别需要关注未来3G网络的计算能力。3G的特色业务基本是数据型业务。当数据处理量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以话音处理为主的技术体系的本质缺陷就显示出来了,拿呼叫处理自动机(L2计算)来说,原本只需要处理SS&信令,在NGN早期还要处理H.323, SIP, H.248等等,从呼叫处理自动机的计算能力来说,性能不是简单增强4倍的关系,而是几十倍,同时还要处理数据业务的连接控制(出现IMS的雏形需求);这就是我们从理论上说的协议计算能力不够了,因为协议每上升一层,或每层扩大一个字协议,其复杂度至少上升1-数个数量级。为了处理更大容量的数据业务,在SS基础上“升华”[演进]出IMS,但正因为人们对数据规律认识的不确定性一样,IMS也不是一个全L4-L7协议能力覆盖产物,仍然是一个过渡“层产品”。计算能力是传统信息经营的重大缺失。
未来将出现几个重大趋势;
(一)业务网络出现并将引起运营商的高度重视
业务网络是“转型”、FMC、泛在网络、业务运营等的新增加的运营载体。SN的核心是围绕“”用户业务数据“的,是生态链模式。
(二)承载网络上带宽管理(BWM)将成为未来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大容量(50%~90%)对称业务流的出现,及光电元器件的突破,导致IP敏感的WDM技术和Metro E成为未来传输的主导带宽管理(BWM)技术从L1~L4成为CN的核心,CN的所有QOS、FCAPS、E2E带宽控制都是基于BWM的。
(三)从运营网络能力,向运营业务能力,在向运营“用户数据”(通信指纹)过渡
业务/软件运营与网络运营(CN/SN)相对分离。用户数据成为竞争制高点,谁拥有客户数据的全息,谁就拥有竞争主动权。
德瑞电信做过一项研究,如果将典型的3G服务都在电信网络上运转的话,并让一个客户使用,那么需要带宽96-125M。
这些带宽需求是基于假设的当前可见的业务应用和内容需求.随着用户数量越来越多, 消费类通信越来越深入,应用与信息社会的业务变得更加丰富, 消费从P-P,到P-M,M-M,流量也会越来越大.最终大约只有不到1% 的带宽用于语音类业务, 大约10%-15% 的带宽消费是那些传统数据类业务,也包括IPTV等;其余的带宽(85-90%) 将主要被那些未来WEB2.0 的业务所占用。当非话音业务收入[平均]达到20-30%时,非话音业务的商业模式逐步显现,市场需求将出现雪崩显现。“数据[非话音]”业务成为竞争的主流和收入主流趋势,运营商纷纷采取竞争加速手段,市场开始出现繁荣。带宽开销开始主要是由TDM、TV、RT流、基本数据应用、娱乐及电子商务等来驱动和触发,这些非对称业务将可以很好地由GPON这样的网络接入结构来支撑.但最终,带宽消费将主要由WEB2.0 业务,如Peer-to-peer,Bit-torrent 下载,non-IMS 等业务。而这些WEB2.0 业务最好由Metro E来承载,因为对称,以太协议与IP和光最佳拟合(成本最低),可以不加修改地支持所有E2E Internet业务。此流量模型与带宽进程决定了数通、无线(HADPA、WiMAX、3G等)、Core、IP+ Optical、等未来方向产生巨大的影响。两种不同的消费业务,其消费本质、规律、用户消费行为、商业模式、赢利模式、等等。都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