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三个季度的亏损之后,联想在昨天发布了最新的财报,最大的看点和令人鼓舞的是,盈利了。联想的盈利再次证明了笔者两年前的观点:中国市场是联想最后的堡垒。正是中国市场这最后的堡垒让联想远离了柳传志所言的悬崖的边缘,联想已经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从笔者已经看到的媒体和一些业内人士的评论看,乐观和赞扬者居多,其主要的依据还是和联想自己的横向的比较,但作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联想更应该将自己放到全球的PC市场及对手的层面去衡量自己的业绩及策略才能对于自己的未来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对此笔者谈下自己不成熟的想法或者说是疑问,这些可能就是联想在未来发展中亟待回答和解决的矛盾。
中国市场增长何时见底?最新财报显示,联想本财季中国市场无论是在出货量、营收、利润和市场份额都取得了最大的增长。这也使得目前联想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占到了集团整个收入的49%(已经接近50%)为20亿美元,销量同比增长28%,市场份额达到29.4%。而在上一个季度,联想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为17亿美元,占集团收入的48%。销量同比增长15%,市场份额为28.6%。从这两个季度与同期的比较看,联想在出货量增幅接近2倍的情况下,其对于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弱,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大本营的中国市场,联想也面临着对手的竞争压力,而采取低价的策略在扩大自己的营收和获取市场份额。这也就是很合理地解释了联想的毛利率从同期的13.15%下降到当季的10.57%,而上个季度联想的毛利率还在11%。笔者此举是想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的发力,联想在中国市场的增长也会面临一个极限,那么这个极限的临界点是多少?是以市场份额计?还是以销售收入计?多长时间这个临界点就会来临?如果有一天中国市场见底的话,联想有何应对之策?希望这一天能够来得晚些,以给联想更多的时间去开拓新兴和成熟市场。因为最新的财报显示,联想在上述两个市场销量增长的同时,仍出现了亏损扩大的迹象。这无疑让联想中国区将继续承受更大的销售和利润压力。
增速/提升份额比偏低反映了什么?联想最新财报显示,联想的增速同比达到了17%,在全球PC市场的份额也达到了8.9%的新高(去年同期为7.7%),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其实从前不久IDC发布的全球第三季度PC市场报告看,联想的增速甚至已经超过了17%,而达到了18.2%。这的确令人鼓舞。但看下主要竞争对手同期的表现,笔者发现其中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例如惠普在第三季度的增长率是9.3%,市场份额为20.2%(去年同期为18.9%),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Acer增长率为25.6%,市场份额为14%(去年同期为11.4%),同比增长为2.6个百分点。如此计算下来,联想在过去的一年中,平均15.17%的增速可以提升自己1%的市场份额,Acer是9.85%的增速拉动1%的份额提升,而惠普则是以7.15%的增速就可以拉升1%的份额。这说明从整个PC产业的生产效率看,联想与对手相比还具有不小的差距,而鉴于目前联想的位置,未来要么改进自己的IT系统,提高效率;要么继续提高增速,至少应该是目前Acer增速的1.5倍,或者是惠普的2.1倍,否则很难有赶超对手的机会。由此来看,联想18.2%的增速背后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是专注还是多元化?刚发布的盈利财报很可能会坚定联想专注PC业务的信心和决心。这从杨元庆在回答某财经媒体有关IT厂商向服务转型的问题时显露出端倪。其实笔者在此前曾经撰文作过分析,希望联想能够尽早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即是专一还是多元化。因为不要从整个IT产业,就是单就PC产业来说,目前排名前三的厂商中,已经有两家先后通过并购扩大了自己的业务领域,那就是惠普和戴尔。剩下的Acer也已经开始涉足智能手机业务。如果相比较而言,Acer还是更专注PC,而联想未来也是如此的话,那么Acer将是联想在PC市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但按照笔者上面所分析的,凭借联想目前在PC产业中的效率,要实现杨元庆所言的在低毛利下联想也能生存的挑战不小,因为事实证明,即便在低毛利的情况下,Acer在PC产业中的运营效率也要高于联想。接之而来的是联想如何应对?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提升,还是以其他的方式(例如并购)来缩短差距?
此外,如果要多元化,是像惠普和戴尔那样,向服务转型,还是联想一直对外声称的围绕PC的多元化?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多元化?这些都有待联想给出答案。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企业更是如此。所以当联想扭亏盈利之时,冷静地看待市场的形势,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在既定的轨道上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