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三天小长假,车市依然火爆异常。在一些城市个别汽车品牌销量甚至出现同期增长50%的惊人涨幅,与之相对应各家车企的2010年排产计划也陆续出炉,相较于去年同期各家车企的过分谨慎,今年车企明显胆气壮了不少,其中增长50%以上的不在少数,最多的达到了增长150%,大有“撑死胆大、饿死胆小”的气派。
自主品牌,不怕撑死就怕饿死
2009年自主品牌车企成了笑到最后的大赢家。从中汽协公布的统计数据看,自主品牌乘用车今年已稳居市场占有率第一。2009年前11个月共销售409.24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35%。其中前11个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95.41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39%,大大超过了市场占有率为24.00%和17.78%的日系和德系车。尤其是1.6L以下的细分市场,自主品牌占据了其中80%的市场。
这样好的局面无疑让自主品牌对于2010年信心满满。在陆续公布的2010年销售目标,绝大多数自主品牌们接近100%的增长幅度,让人瞠目。
去年年底,已经完成2009年40万辆销售任务的比亚迪,正式宣布了2010年80万辆的销售目标,并将推出L3、I6、G6、S6、M6等5款全新车型。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建钧表示,在宏观经济持续回暖的前提下,通过2009年完善充分的产业准备以及强有力的市场开拓,比亚迪对2010年的汽车市场充满信心。比亚迪2010年将密集投放10到20万元之间的新产品,这一区间为合资品牌的传统地盘。目前比亚迪的新品目标市场价格区间全部在8万元以上,密集在10到20万元之间。比亚迪内部透露此举是有意避开主品牌密集且竞争激烈但利润和市场都有限的8万元以下区间,希望杀入合资品牌的传统范围,展开对合资品牌的战略反攻。
上海汽车2009年实现9万辆左右的销量,宣布2010年的销售目标是18万辆,同比增长100%。
2010年长城汽车将推出6款全新主力车型,重点发展两厢车,在两厢车市场力争做到全国销量第一。按照规划,2010年,长城计划产销30万辆、2011年40万辆,2013年将达到60万辆。
江淮汽车将2010年产销目标锁定在了50万辆,其中乘用车30万辆,同比增长超150%。2010年,江淮乘用车公司将进入新产品投放的集中爆发期,悦悦、瑞风二代等全新车型将陆续上市,此外,江淮目前正在建设年产销量达6万辆的BMPV项目,未来将会实现MPV市场的高中低全覆盖的布局。
华晨汽车提出了45万辆的销量目标,较2009年增长36.36%。
正处于品牌转型的吉利,是自主品牌中今年目标相对低调的,初步设定2010年销售目标为40万辆,相当于同比增长33%。仅吉利全球鹰品牌2010年就会有四款新车上市。
奇瑞的销售目标虽然还没出炉,但在奇瑞今年的产品规划中将有17款新产品上市,包括12款新车和5款现有车型的换代产品。截至2009年11月,奇瑞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超过44万辆,同比增长32%。其中国内销量增长104%。作为自主品牌的老大,奇瑞的销售目标很值得期待。
合资品牌 吃饱还要吃好
相较于自主品牌的疯狂扩张,合资品牌明显谨慎了许多。绝大多数的合资品牌并不急于公布今年的排产,而从已经公布的计划中,更多的合资品牌选择了小步快跑的策略,既要吃饱更要吃好。
早些时间,现代起亚汽车公布了2009年11月销量。1-11月在华总销量(不包括现代、起亚进口车)达到724546辆,全年销量有望达到80万辆。其中,两大合资公司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的累计销量分别突破51万辆和20万辆,均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标。对此,现代起亚相关人士表示,2010年全球产销目标将提升至539万辆,在华销量目标将提升至100万辆。
2009年12月16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宣布,2010年,公司的销售目标为100万辆,这意味着公司将提前两年实现中期事业计划(“1的三次方计划”)设定的2012年完成100万辆的目标。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东风日产,其明年的销售目标为60万辆。
随后,戴姆勒公司表示计划于2010年旗下的奔驰系列汽车在中国的销售总量超过15%。奥迪2010年的销量目标也高达20多万辆。
2009年12月28日,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在广州发布了其2010年的事业计划。广汽丰田将2010年定位为“品牌确立年”,不但在产销量上从2009年的20.94万辆增至26.7万辆,在渠道、产品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领域也都确立了具体的增长目标和实施方略。对于备受关注的油电混合动力凯美瑞,广汽丰田也正式宣布国产。
而由于排产原因在2009年吃了亏的一汽丰田,对于今年显得雄心勃勃。一汽丰田常务副总经理田聪明表示,目前,一汽丰田的很多车型都处于旺销态势,无论是天津工厂、长春工厂还是成都工厂,都在加班加点生产,以满足消费需求。至于2010年的具体发展规划,则还在研讨中。另外备受关注的一汽丰越扩建项目也于今年5月份前后启动,暂定生产卡罗拉。
上海大众总经理刘坚近日也表示,今年上海大众将推三四款新车并且在时机恰当的时候,不排除考虑新的生产基地。目前,上海大众已达到以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为总部,覆盖上海安亭和南京两大生产基地,拥有4个整车生产厂、一个发动机厂、一个技术开发中心和一个模具中心,年生产能力66万辆,产能利用率超过90%。为了进一步挖掘产能潜力,上海大众正通过对现有生产线的改造、提升劳动生产率来提高产能潜力,预计可实现实际产能近70万辆。
上海通用在2009年销售突破70万辆的鼓舞下,对于今年的车市也充满憧憬。上海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蔡宾表示,2010年1月份上海通用将推出新赛欧。这款产品定位于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全民理想家轿,定价为6万-7万元,最低下探到6万元以内。同月上海通用汽车还将推出别克英朗,一款欧风的中级轿跑车,别克英朗的推出填补了别克品牌在新凯越及新君威之间的产品空白,也令别克品牌的产品阵容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汽马自达2009年依靠旗下的两款B级车睿翼和马自达6也实现了全年销量突破10万辆的目标。除此以外,一汽马自达今年进口车型销量收获颇丰。作为入门级跑车的全球领导车型MX-5,上市即保持了热销态势;CX-7在11月份广州车展上市以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局面;而马自达5则继续保持进口MPV中的领跑者优势,每月销量均在1000辆以上。于洪江对此称,2010年一汽马自达将挑战更高的销售目标。具体销量目标以及产能安排将在1月份中旬对外公布。
冷静的只有消费者
与血脉喷张的车企相比,消费者对于2010年车市的期待就显得谨慎许多。
某调查机构日前推出了一项 “购置税减征缩水 你看好2010年车市吗?”的网络调查,数据显示七成被访者并不太看好2010年的车市。其中71.8%的被访者认为“扶持政策的刺激”是去年车市热销的主因。
随着新政力度效果的减弱,对于2010年车市的预期,被访者普遍认为“不会像2009年增长的那么快”,甚至“不会太好”。
在消费者看来,2010年车市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三个:“2010年的车市已经被2009年透支了”、“1.6L以下车型购置税提高”、“油价不稳定”。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尽管2010年车市的发展仍将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进行,但由于对车市拉动最大的购置税优惠幅度缩水,政策的推动作用将会减缓;而由于2009年车市的高速增长,已经提前透支了2010年车市的一部分行情;因此,2010年车市的增幅无疑将有所放缓,难以再现今年这样的狂飙势头。
同时,油价的频繁波动也是影响车市发展的不利因素。我国自2009年1月1日成品油定价机制推出至今,国内成品油已进行过八次调整,五涨三跌,主要依据是国际油价的变动。而从长远来看,由于全球范围内化石能源的紧缺,油价上涨将是大势所趋。
所以尽管在参与此次调查的近千名被访者中,八成以上被访者近期有购车计划,其中,35.1%计划在2010年购车,29.4%计划两年内购车。但调查结果显示,对上述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产生较大影响的政策还是购置税优惠政策,而有七成的消费者表示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减弱会影响他们购车的意愿。此外,今年呼声很高的电动汽车由于多重因素制约,消费者认为其明年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可见,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很多车企、特别是自主品牌都认为,车市经过去年一年的开拓,二三线市场已经彻底激发,消费者的刚性需求难以遏制,这都将成为自主品牌持续狂飙猛进的保障。但是2009年超过1300万辆的庞大销售基数,意味着车市很难承受像去年那么高速的增长。而且去年的车市表现,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主要由政策刺激、二三线市场启动,以及产能的紧张,客观上刺激了喜欢“买涨不买跌”的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此外,降价仍然是去年自主品牌汽车冲量的主要手段。2009年,1.6L以下的细分市场,自主品牌占据了80%的份额。在去年产能紧张的情况下,实际上合资品牌并没有“按需生产”,而是重点生产利润高的产品,在今年产能规划相对充分的情况下,将真正实现“按需生产”。这样自主品牌的1.6L以下产品也必将进一步受到合资品牌的挤压,新赛欧传说中“不足六万”的售价就可见一斑。
而为了实现2010年的产销目标,有些自主车企早早开始了新一轮的“降价推新”计划。比亚迪在去年年末发布一个叫“鑫虎攻势”的降价策略,在其他厂家还沉浸在加班加点扩大产能的忙碌与丰收的喜悦下,逆向而行,意图再次抢占先机,掀起明年“虎年第一降”。其中比亚迪F6财富版官降万元,则再次将价格下探至8.98万元。由此不难发现,继F3、F0之后,F6作为比亚迪汽车的战略车型,将承担更大的销量任务,自主品牌似乎还没跳出“降价推新”的框框。
又回到了“老问题”
这样的情况又仿佛回到了2004,而“产能过剩”的老问题也被人们再次从箱底翻了出来。
中国汽车究竟是否存在“产能过剩”?去年一年的车荒似乎给出了答案。不过,继此前公布的六大行业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后,发改委近日又召开抑制产能过剩第四次信息发布会,将维生素C行业列入需要调控的产业,中国继煤、水泥、风能之后,连维C也严重“产能过剩”。
知道为什么要维C今年备受关注,因为传说维C可以预防感冒,“防甲流”。因此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维生素C价格持续保持上升趋势,而这正是吸引资金纷纷进入维生素C行业的主要原因。维生素C价格长期坚挺的预期,也正是促使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违规审批和建设新增维生素C原料药产能项目的主要原因。预计2010年底维生素C产能将接近18万吨,2012年将超过20万吨。而目前全球维生素C消费量仅在10万吨左右,我国约为2万吨,产能增长速度远高于需求增长。如果建设新增维生素C产能的项目发展下去,我国维生素C产能将超出全球需求近1倍,势必引发市场恶性竞争,重蹈过去多次出现的维生素C价格大大低于生产成本的严峻局面。
与维生素C类似,在继大蒜之后,辣椒也被贴上了“防甲流”的标签。传言出现以后,干辣椒的价格迅猛上涨。已经从去年的每斤(500克)3元多涨到了现在的16元。还有消息说去年12月初我国部分地区干辣椒每公斤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从7元涨到42元”。随之而来就是各地开始囤积辣椒,小到几十吨,大到几百吨。菜贩子屯,椒农同样屯,都等着春节后,市场上没新辣椒时再卖个高价。
对此有专家指出,实际上涨价的大头都被经销商和炒作者拿去了,农民即使赚点也很有限。更坏的结果是,可能对今年种植业产生误导。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的滞后性,今年辣椒种植很可能大幅增加,待到丰收之际,可能又会再次出现“伤农”的现象。
一个“防甲流”的标签就让那个维C、大蒜、辣椒等等出现了产能过剩,那么在“刚性需求”的标签下,汽车的前景又该如何?当然相较于几块、十几块钱的维C和辣椒而言,消费者在购买几万、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汽车时考虑的会更多些,但往往更多的看似“理性”的消费者消费起来却是最“不讲道理”的。
具体到因为疫情和传言就热购甚至抢购大蒜和辣椒,因为看到别人买车,自己难免不会心动,再辅以一些外部因素的左右,心动变冲动、冲动变行动就很容易理解。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在记者住的小区里,突然多出好十几辆新车。只不过即使是上班、放假的日子里,这些车基本上就停在那里落灰,有的连座椅上的塑料包装都没拆。当然聪明的物管很快想出了一条生财之道,原本免费的停车位变成了780元/年。
还是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今年中国汽车的产能会过剩吗?只有到明年这个时候,我再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