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大比萨品牌 自主品牌成为自主全球品牌的三大途径



2010年可以看成是自主品牌发展一个创新转折之年,其突出的特征,就是自主品牌的发展,已经从简单的本土自主品牌进入到了全球自主品牌的发展阶段。实现这种转折主要有三个途径。

2009年广州车展标志性的事件是上汽以单展台、单车的气魄方式在广州车展推出了MG6六。

这一操作方法不仅透漏出了上汽掌印下MG6的气势,而且还展示了一个自主品牌进入真正强势时代的策略。上汽的目标是民,不仅把MG6看成是上汽自主品牌,而且将其看成是上汽的全球自主品牌车,不但在中国生产,而且还要在英国生产,进而在欧洲销售,上汽认为这是中国自主品牌进入到一个全新发展阶段的标志。

上汽MG6的推出,标志着这样一种途径,即中国自主汽车集团可以通过收购国际汽车品牌以及技术,借助成熟品牌与技术,将自己的品牌,转变为自主国际品牌。这一途径可以称之为购买与再创新自主全球品牌发展道路。

然而,从理论上讲,至少有两条道路,还可以实现自主品牌成为全球自主品牌的目标。

自主品牌国际化的第二条途径,是在国际品牌技术基础上来开发自主品牌的汽车。或者是借用国际品牌技术平台,推出自主品牌汽车。

例如一汽的奔腾6,东风的风神,都有国际一流品牌平台的影子。

其实在10年前,一汽就开始就尝试过这样的策略。一汽在奥迪100的技术平台基础之上,推出的红旗轿车,可惜的是,这一策略,在一开始就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导致这一策略不但没有复兴红旗,甚至直接导致红旗品牌的下滑。

首先在技术上没有实现突破,尤其是在发动机上没有实现突破,而是讲一个落后的发动机与先进底盘构成了组合,整体上降低了红旗品牌的竞争优势与价值层次;其次,企业在品牌的经营和营销技术上,出现严重的漏洞和问题,使得一款本来稍加改进就可以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彻底失败了,变成了没有竞争优势的低端车。到后来,销售甚至无法同自主开发的中华轿车和东方之子竞争。

然而,最近该途径的企业,显然已经吸取了教训,其战略特点是,技术不落后,但要营销领先。奔腾汽车是在马自达六的基础上开发和再设计的,在发动机上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因此品牌物质价值整体不落后。然后,奔六在价格上是具有优势的,在品牌塑造上,使用了相对领先的战略性公关品牌塑造技术,结果使得奔腾成为13万左右市场上,卖的还算非常好的一款汽车。

而风神汽车,也是建立在国际品牌成熟车型的基础上,只要营销再创新,推陈出新,仍然具有非常良好的前景。

全球化自主品牌建设的第三条途径,就是自主品牌的出口与品牌国际影响力的塑造,并逐步建设成为国际品牌。

海尔通过逐步出口,以及不断针对各个国家的需求开发新产品等手段,逐步成为世界级家电品牌,2009年,在洗衣机与冰箱产业,实现了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结果。相信假以时日,海尔应该在白色家电领域成为世界级名牌。

上述三条道路,都可以实现汽车产业创造世界级自主品牌的目标,但是每条道路都需要系统独特的策略,需要付出代价不同,但都同样艰辛的努力。

从目前中国建设期产业国际品牌的主流途径看,第一条道路似乎是首选。这以2009年,吉利和北汽所展开的一个全面兼并国际品牌的创新策略,即兼并沃尔沃和萨博的技术成了标志性事件。这二大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宣布完全购买相关的品牌,也就是说,外方并没有出售品牌,这表明,国际汽车界已经产生了恐惧与嫉妒,对于向中国出售国际品牌,采取了相应的保守态度,以约束和限制中国自主全球汽车品牌的发展。

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这三条途径都是开始,是中国逐步走向世界汽车品牌巅峰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并且每一条道路都有很大的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是四个风险。

风险一,如何将够国际品牌本土化,特别是如何在外资不出售品牌情况下,提升自主品牌的问题。

兼并全球品牌下的技术,包括全球品牌,在操作上讲也面临着一个如何突破本土化的问题。首先,从国内消费者文化看,对于合资企业的品质,已经有所怀疑,而对于兼并过来的技术,是否能够转化为消费者价值,同样抱怀疑态度,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兼并品牌战略还需要相当长的在本土重塑品牌的过程。如果没有收购品牌,其技术与品牌效应,应该同途径二,在国际品牌技术基础上开发自主品牌汽车的效应等同。

南汽兼并MG6国际品牌后,在国内销售并不顺畅,最终导致上汽与南汽的再整合。所以,这种将兼并的国际弱势品牌,变成本土强势品牌的挑战,是客观的。

风险二、如何重建所兼并的国际弱势品牌的竞争能力的风险。

联想兼并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很好说明了一个国际品牌,一旦为中国所有,可能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挑战,即国际份额会下降。

风险三、巨大的财务风险与资金风险,如果不能很快转化为销售结果,就会带来巨大的麻烦。

风险四、成本与劳动力风险。

整合国际技术与品牌,往往需要承担与承诺就业与劳动力工作岗位保证,但是这种承诺风险巨大。在被兼并后,优秀人才往往再就业,跳槽到竞争对手企业,而留下的人才,效率低而成本高。这也是导致企业失败的根本。

对此,无论是那条自主品牌国际化的途径,都必须逐步考虑。

 全球三大比萨品牌 自主品牌成为自主全球品牌的三大途径

总体看,途径一风险最大,而途径二与三相对稳健,但是发展的速度与空间相对有限。企业需要在这两条道路上,进行选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7192.html

更多阅读

显著提升的近义词 自主品牌的车辆可靠性显著提升

     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  根据J.D. Power亚太公司12月21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报告,中国自主品牌连续第二年在长期可靠性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并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  今年是J.D. Power亚太

自主高端品牌 自主汽车品牌的高端困境

     2011年随着中国车市增速的回落,自主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的高端车型纷纷跌至历史最低水平。不可否认,近年自主品牌在A级以及A级以下车型市场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B级车市场似乎始终是这些国产车的一道屏障。原本看似接近成功

走出自主品牌的误区 自主品牌之路应该如何走

 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出口企业中,只有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30%没有自己的商标,50%完全做OEM(贴牌生产),99%没有申请专利。总体而言,我国在整个国际分工链条中处于弱势地位,即使给品牌集团打工,主要利润也是落在别人手里,而我国只不过

中国品牌全球化 寻找全球化品牌的支撑原点(一)

          在跨国公司强势品牌成为全球经济主体的今天,一个后发展经济体的本土品牌,如果没有坚持自有品牌价值主张的气质,很容易出现“拉美化”。“弱势地区能否出现全球性大(品牌)公司”?科尔尼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说明,像汇

声明:《全球三大比萨品牌 自主品牌成为自主全球品牌的三大途径》为网友你比天空还遥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