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球汽车业来说,刚刚过去的一年无疑是危机之年,同时也是中国之年。关于危机,没什么可说的,人们差不多已经说透了;关于中国,人们虽然说了很多,但至今仍然说不明白。去年年底,人们预测全球汽车市场将出现严重衰退,结果没错;人们同时预测中国车市将难以独善其身,结果错了。中国像是在趁火打劫,汽车销量狂增,一夜之间超过美国,而且超出的数量惊人,竟然有300万辆,一举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与此同时,一向是汽车资本吸纳者的中国竟然一反常态地出手收购外国品牌、技术或扩大股权,也着实让世界吃了一惊。新的一年来了,中国还将持续“井喷”?
先说车价。有人说2010年通货膨胀会使车价上涨。2007年原材料价格上涨,人们预测2008年汽车要涨价,也有人针锋相对:谁敢涨价?结果车价没涨,这倒不是因为厂家被“谁敢涨价”的怒吼声给吓住了,而是因为汽车行业虽火,但竞争格局尚未基本定型、利润空间没有充分压缩之前,没有哪个厂家敢于冒因涨价而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所以,通货可以膨胀,什么商品都可以涨,但车价不能涨(经销商对少数车型加价销售除外),目前看来依然是硬道理。除非政府像去年9月提高大排量汽车消费税那样,为了调整汽车产品结构再次提高某些车型的税费。至于汽车是否降价,就看需求是否下降以及供应是否过剩了。
现在的情况是,厂家不为库存担忧,只恨产能不足;多数车型一车难求,要等个把月,还有加价销售……这种“井喷”的状况可持续吗?这是最不难预测的问题。答案是:不可持续。如果持续,就不叫“井喷”了。
那么2010年车市需求是轻微减速、大幅减速或者零增长乃至负增长?这不是预测,而是占卜、赌博。
我一直以为,对中国车市的最佳预测恐怕只有两个:一个是,长期看来,它具有无与伦比的巨大潜力和需求多样性;另一个是,短期内,它是不可预测和变化无常的。
面对这样的车市,厂家该如何?
大众一位人士私下对我说,大连的发动机厂、变速箱厂刚建成就准备扩建,这在大众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有谁跟得上车市如此疯狂的扩张?没有。大众不怕产能过剩?怕过。2003年中国车市“井喷”,大众宣布增资60亿欧元,而2004年车市遭遇寒流,大众缩减投资,江苏仪征地都圈好了,又转让了,如今只恨当初短视。如果2010年车市再次遭遇寒流,大众产能扩张的决心是否会再次动摇?
厂家是否该制定更为雄心勃勃的销量目标,避免像一汽丰田那样由于预测过于谨慎而坐失良机?谁知道呢,也许一汽丰田去年那样的预测在今年是再准确不过的。所以,还是谨慎为妙。
面对这样的车市,消费者该如何?
我只想说:供应紧俏时,要稍安勿躁,切忌饥不择食,以免后悔不迭;供应充裕时,不必等待,看准了就下手,以免坐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