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企业并购能否在中国克服水土不服?



随着去年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汽车产业的萧条更是首当其冲,通用宣布破产保护了,丰田开始亏损了,大众开始裁员了,唯中国汽车市场这边独好!当然,这也是政府怕这个大的产业出现类似的骨米效应,出台相关政策护驾的结果之一。

金融危机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确是一股收购之风席卷而来。年初的悍马收购,北汽的萨博收购以及吉利刚刚宣布的沃尔沃收购,让人眼花缭乱。一些世界上最名不见经传的汽车公司,正开始出手购买西方一些最有名的汽车品牌和技术。

对于各种收购,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缘于缺乏新闻的素材,你这收购正好给了我写稿的噱头,企业似乎也喜欢宣传,两者有点默契配合,亲密无间。

程序复杂、风险极高的海外企业并购好像成了捡便宜似的,否则也不会那么多汽车厂蠢蠢欲动了,其代价也似乎只是弯一下腰。但事实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便宜可以白捡,尤其是在游戏规则都是别人制定好了的国际资本市场。我们的“中投”不是一出手就亏了上千亿元么?

 

福特上周宣布,已经与吉利就出售旗下瑞典汽车品牌沃尔沃达成框架协议,只待签署最终协议。吉利是中国近些年发展最快的自主品牌企业之一,但此前在国外鲜为人知。

同一天,北汽宣布,将投资330亿元人民币)研发自主汽车品牌,这些品牌将部分借助本月早些时候从通用汽车购得的价值2亿美元的萨博(Saab)技术与生产设备,这也是北汽近些年疯狂收购的唯一小的结果。

今年上半年,尽管交易似乎被监管机构拖延,但通用汽车还是设法将悍马品牌出售给了连国人都不清楚做什么业务的四川腾中企业。

如今,收购成功的背后是否考虑我们能否消化的问题:这些没落的品牌为什么会出售,为什么不挣钱?这些先前的洋主人没弄明白的一些东西,我们是否就会明白?沃尔沃如何能给吉利赚钱,却不为福特赚钱?悍马会让四川腾中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吗?萨博是否会让北汽出名?

在中国,收购的出名是肯定的,各个媒体的疯狂追踪,让北汽、吉利、腾中成为业内最为闪耀的明星,但至于能否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利益就不好说了。

福特先前已经出售了捷豹、路虎和阿斯顿8226;马丁品牌。也许是为了保住其核心品牌的位置,就将曾经收购的一些品牌陆续出售,也许是他们的一个战略,也符合他们的办事方法。但如果他们这些品牌能够为自己带来利益,估计他们也不会是傻子就这么如此出售。

沃尔沃今年出现了巨额亏损,其中包括9.94亿美元的税前亏损。但与福特出售的其它品牌相比,沃尔沃与这家底特律制造商的业务结合程度更高。一些沃尔沃车型使用的是与福克斯和蒙迪欧相同的流水线。沃尔沃还与福特持有少数股权的马自达有着合作关系。

沃尔沃这次的被收购目前看来是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接下来就是吉利如何消化这个超过吉利品牌的巨无霸企业。

吉利是否会采取新的底特律式的管理方式,我想这个是他们所不擅长的,更多的是将中国管理方式的元素加入进去,最后变成一个地道的中国汽车企业。但如果这种方式能够向日本汽车企业这些年的成功复制一样,倒不失为是一种好的结果。

日本汽车企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的时候,它们采用了自己的方式使企业盈利,并于去年达到全球第一的位置。当时没人相信它们能成功,因为它们的做法与西方不同。

吉利已经宣布将沃尔沃工厂定于北京生产,如何让沃尔沃克服水土不服的情况,就必须采取一种非传统的管理方式。吉利最大的优势是家族企业,拥有高度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这样能够有别于其他合资以及国有汽车企业的拖沓,而产生更大的效率。但到目前为止,吉利唯一的经验只是在中国制造廉价汽车。对于如何成功运作一个有着多年国际品牌沃尔沃来说,还远远缺乏相关经验,这将是一个最大的考验。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企业并购能否在中国克服水土不服?

沃尔沃的成功收购,是否会给吉利本土的低端品牌带来提升,目前为止不得而知。现在大家更为关心的,吉利是否会将降低沃尔沃过去在消费者心目的品牌形象。

中国自主品牌收购后沃尔沃、所生产的产品是否还能拥有与欧洲生产的沃尔沃一样的内涵和尊敬吗?吉利将如何与欧洲的工会、管理层以及雇员合作,将一个长期亏损的汽车制造商变成一家盈利企业?”吉利能够以一种不会导致杀鸡取卵的方式来管理沃尔沃这个品牌吗?

这些我们不得而知,未来一切都将揭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7161.html

更多阅读

100冲劲 奔驰能否在华保持冲劲?

     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奔驰在华这出渠道整合大戏终于迎来了高潮。  奔驰中国最近发布消息称,证实戴姆勒已与利星行达成一致,双方在奔驰中国销售公司的股比已从51∶49变更为75∶25,戴姆勒股比提升至75%。接下来,奔驰中国将与北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现代企业管理能否以道为本?

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一般都遵从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企业管理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人才匮乏的企业是不可能获得长足发展的,而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归根到底,企业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但随着市场经济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 中国企业败亦可喜

在惯于单兵作战的中国买家遇阻之后,联手西方同行的中冶为海外收购提供了另一可行性方案 文 《环球企业家》记者 李晨蕾 当中国企业试图以“更聪明的方式”进行海外并购时,等待他们的倒未必是令人满意的结局,不过,在这一可喜的变化中,

海外并购 冯军:中国企业海外抄底要慎重 并购危险很大

 华旗资讯总裁冯军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目前国际化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机遇,不过国内企业去海外抄底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他认为,政府应鼓励中小企业继续加快走出去步伐,在全球市场打出中国民族品牌,将中国制造真正变成中国创造。  

声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企业并购能否在中国克服水土不服?》为网友我还想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