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更是一个奇妙的时代!
眼下,对于中国市场上高达千余家太阳能热水器企业而言,的确如此。但在这种繁荣表象的内部,却是对于未来发展方向和走势的不清晰,现阶段产品和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群体仍面临着工业化水平低的困局。
一位太阳能企业负责人颇为担忧地告诉记者,一大战略缺失、两大发展瓶颈,将构成未来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发展的最大困局。而企业这种伟大而奇妙的好日子不会很久,也许3年,或者5年。
要想发展,企业必须要提前布局、产业升级,否则只会被超越。记者注意到,从去年以来,以太阳雨、桑乐、四季沐歌领跑,太阳宝、日利达、同济阳光、荣事达、海尔、桑普等积极参与,奥克斯、力源、阳光世佳等快速推动,由此掀开了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影响面最广、力度最大的一次产业升级和战略布局。其核心内容便是提升太阳能的工业化制造水平,实施产品和品牌的差异化转型,最终为企业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力。
农村之外的机会
农村,对于许多太阳能热水器企业而言,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词汇。是企业的福地,还是一些企业的救命稻草,或是一些企业牟取暴利的名利场。
据不完全统计:95%以上的太阳能企业,其中有80%以上的销量集中于广阔的三四级市场上,其中以县城、乡镇为主,目前呈现向行政村继续扩张的势头。不过,在许多企业的规划中,农村与城市工程、海外市场并称三大战略市场,不过近年来一直占据着企业份额的仍是农村市场。
去年启动的“家电下乡”政策,无疑确认了太阳能企业开拓农村市场举措的正确性。不过,政策对于原来就存活于农村的太阳能企业而言,到底有多大的业绩拉动作用,意见并不统一。在记者采访的12家企业中,近半数以上负责人坦言,实际销售的拉动作用有限,顶多是宣传了一把。而少数企业认为,提前布局农村还是让他们在政策中抢占了先机。
今年,对于众多太阳能企业而言,下乡政策与农村市场已经融为一体,没有中标是万万不行的,但中标之后却也不是路路通行,还需要开发网络、争夺销量。一位山东的太阳能企业负责人抱怨:以前还想着通过家电下乡将行业门槛提高一下,现在来看,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因为中标数量多了,企业仍需要在市场营销和推广手段上下功夫,寻求在农村的突围。
不过,也有太阳能企业负责人表示,可以跳出农村市场的圈子,寻找在工程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发展,毕竟这一块对于许多企业而言还是空白点,不仅空间大,而且增速快。随着一些大企业在农村市场布局的完成,接下来在农村发起第一轮的洗牌,这将会减少中小企业在农村市场的机会,倒不如提前在其它两大市场进行战略布局,这样反而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何突围同质化
同质化是许多家电企业都无法摆脱的问题,不过与其它家电产品相比,太阳能热水器的同质化程度之高、模仿抄袭手段之多,已超出了市场竞争范畴。记者了解到,一些浙江的太阳能企业,同一款产品出来之后可以贴上10多个不同商标,销往全国各地,有的品牌甚至还是当地市场的畅销品牌。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种同质化还出现在企业的营销模式、推广活动、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同样的一场推广活动内容,换上不同的商标就成了不同企业的活动,而企业在市场竞争看似拼的是产品、品牌,实际上却是经销商在当地的人脉和口碑以及企业能给经销商提供的销售利润和其它费用支持力度。
比同质化更为严重的则是对知名品牌的假冒产品和傍名牌产品的出现。目前,各地市场上对于太阳雨、四季沐歌、海尔、长虹等品牌的假冒和傍名牌现象层出不穷。同济阳光总经理管金国曾无奈的表示,周边市场上在短短半年就出现了十多个冠名“XX阳光”的品牌。
不过,在太阳雨、桑乐、同济阳光等企业看来,解决目前市场的同质化困局,惟一的手段就是通过产业升级、规模化扩张,进一步通过市场化的行为提升行业的进入门槛。通过品牌化运作,提升受众的品牌认知度,从而进一步提升行业的品牌集中度。
同济阳光则提出打造品牌差异化,做中国最安全的太阳能品牌,通过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产品安全为突围口,加大产品的技术含量、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将安全要素融入人们生活中。
工业化有多难
谈到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业化制造,许多企业家都坦言,这是一个草根行业,这是一个完全由中国人摸索和推动的行业,最初就是依靠手工完成的。而现在让太阳能企业在产品工业化装备上,在短短10多年内走过发展中国家50多年的摸索道路,压力很大。
太阳雨集团董事长徐新建曾坦言,在太阳能的制造装备上,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手工到半自动化,我们已经完成,现在正向全自动化迈进,我们正在积极推动。而实事上,在太阳能热水器,特别是全真空玻璃管产品上,就连国际性的装备制造巨头也无法在短期内破解全自动化的课题。
在这一方面,中国的企业没有现成的样板可以借鉴和模仿,只能是自我摸索。不过,现阶段许多大企业的工业化水平正在快速提升,对于手工制造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减少。这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
不过,工业化制造水平的提升,将会极大地提升产品质量的合格率和稳定性,将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也将推动企业以工业化水平升级为突破口,实现在整个行业的竞争力提升。
目前,工业化进程的提升和改造,没有明确的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