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禽择木而栖下一句 《良鸟择木而栖》第一章



人才档案:

姓名:伊挚(伊尹)

出生:奴隶

雇主:商汤

官职:丞相

成就:助商汤灭夏桀

|www.aihuau.com|48

伊尹名挚,夏末商初人,生卒年月不详。

伊尹的父母都是有莘部落的奴隶,母亲是采桑女,父亲是厨师郎。父亲不甘心自己的儿子也成为奴隶,于是就让妻子在怀孕期间束紧腰胸,让人看不出她怀孕的样子。由于伊挚的母亲身体强壮,带孕干活也不被人怀疑。直到她把伊挚生出来,竟然没有外人发现。

当伊挚的母亲把伊挚抱出来见人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纷纷问道:“这孩子是你生的吗?”

望着众人惊讶的目光,伊挚的母亲满意地笑了。她说:“这不是我的孩子。这孩子是我从桑树洞中抱来的。”接下来,她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离奇的故事:

是这样的,昨天我出外采桑,忽然发现远处跑来一位大腹便便的孕妇,这孕妇一边跑一边喊:“大家快跑呀,洪水来了。”路边的人奇怪地问:“这风和日丽的,怎么可能有洪水呢?”孕妇解释说:“昨天有个神仙托梦给我说‘如果你发现舀中冒水,说明洪水马上会来,你只有头也不回地使劲往东跑,才能躲过这场灾难’。今天我果然发现家里的舀在往外冒水,所以我知道洪水要来了。”

路人们都在嘲笑这孕妇的荒唐,没料到洪水果然来临,把这些人都淹死了。这时孕妇也忘记了神仙的嘱托,忍不住要往后面看。于是她遭到了神的惩罚,被变成了一颗桑树。

有人问采桑女:“那么你怀里的孩子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采桑女说:“当洪水退却后,我出于好奇心,去查看那颗由孕妇变成的桑树,发现树干是空心的。而这个婴儿正好悬在那个树洞中。我想,这一定是神仙的旨意:要留下这孩子的性命。于是我就把他抱回家了。

这时伊挚的父亲也说:“我们两口子已经商量好了,我们要一起养育这个孩子。”

周围的人们感动地说:“这孩子肯定是神人下凡,你二人可一定要好好待他啊!”

有莘部落的酋长(我们权且称他为“有莘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把伊挚的父亲招到了王府,让他做了自己的御用厨师。

尽管伊挚出生于奴隶之家,但他却是在酋长家大院里长大的。他所接受的教育绝非奴隶家孩子可相比。等他长大成人后,已经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名人了。

伊挚原先最大的理想就是参与有莘部落的上层管理,而有莘王也发现了伊挚的卓越才干,打算招伊挚做驸马爷。就在这个时候,有莘遭到了夏国的攻击。

夏国君主夏桀听说有莘公主美丽非凡,于是就命令有莘王把女儿献给自己。有莘王不答应,夏桀便下令进攻有莘部落。

夏是中华之盟主,有莘部落充其量是夏的诸侯国。所以有莘根本不是夏的对手。在夏的强大攻势下,有莘的士兵稀里哗啦就败了下来。

仇恨的种子字词埋在了伊挚的心中,他暗中发誓:我一定要推翻夏朝。

伊挚深知,单靠有莘的力量,不足以撼动夏朝这棵大树。于是他决定另择旁枝,重投明主。

在打定主意后,伊挚离开有莘,周游诸侯国,宣传灭夏的思想。但是,他很快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夏朝毕竟根深叶茂,尽管其君主夏桀先生昏庸无道,但尚无诸侯敢与之作对。没有人愿意接纳伊挚,更没有人想听他的灭夏大计。

就在伊挚即将绝望的时候,他想起了一个人:商国的君主商汤先生。

商汤的祖先契,是帝喾的二太太简狄所生。据说帝喾曾经怀疑契可能不是自己的儿子,因为在简狄怀孕前,帝喾一直和四太太睡在一起,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临幸其他太太了。简狄解释说,自己在野外误吞了一枚“玄鸟蛋”,结果就不明不白地有了身孕。由于帝喾一直对这个孩子的来历持怀疑态度,简狄一度曾把孩子扔弃,后来重新抱回后,便给他起了“契”(同“弃”)的名字。

契长大后建立了商部落,商部族一直在山东、河南一带繁衍、生息,到汤在位时,已经是商族的第十四代首领了。

在汤的领导下,商族逐渐强大。但因商的祖先有个来历不明的“出生”,商一直不被诸侯们看好。而伊挚感觉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于是决定去投奔商汤。

遗憾的是,汤的门人并不给伊挚机会,他们把伊挚无情地挡在了门外。他们告诉伊挚:“伟大的汤贵为君主,岂能你一个平民想见就见的?”

百无聊赖的伊挚无精打采地走在商都,突然间他发现了几个小孩正在嬉戏玩耍,于是他脑海中闪现了一个灵感,赶忙上前叫住这些孩子,并给他们教了一句话:“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孩子们大声地朗诵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声音随风传进了商汤宫中。商汤猛地一惊,心头豁然:这句话不正好可以解我世代之困惑吗?于是他马上命人出门,去寻找编这句话的人。

很快伊挚便被带到了汤面前。汤问伊挚:“你为什么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伊挚说:“这不是我的杜撰,这是一位神仙托梦教给我的。”

汤很满意,然后又问:“神仙还对你说了什么?”

 良禽择木而栖下一句 《良鸟择木而栖》第一章
伊挚回答说:“神仙还告诉我,夏朝气数已尽,商朝将取而代之。神仙要我辅助你兴商灭夏。”

汤一听大惊失色,勃然怒喝:“大胆,你竟敢诬蔑我们伟大的夏桀。来人哪,给我乱棍打出去。”

伊挚被乱棍打了出来。但是他并不甘心。汤既然没杀他,说明汤并不和夏桀一条心。也就是说,他还有机会。

伊挚回到有莘部落,有莘王和公主都来看他。望着公主那美丽的容貌,伊挚突然又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跪下对有莘王说:“大王,我知道你想把公主许配给我,可惜我才德不足,无法与公主般配。所以,恳请大王收回成命。”

有莘王吓了一跳,有莘公主也立马拉下了脸。有莘王问伊挚:能解释一下你的原因吗?

伊挚说:“我们连遭夏朝进攻,损失惨重,而我却无力改变局面。想来真是惭愧。我建议把公主嫁给商汤,让商来保护我们的部落。”

有莘公主哭了,有莘王愤怒地说:“你以为婚姻是儿戏吗?我既然决定把女儿许配给你,就没有要改变主意的打算。没想到劝我改变主意的竟然是你,我真是眼瞎了。你给我滚,滚出有莘部落。”

伊挚再次劝道:“大王的厚爱我自然难忘,公主的深情我也会永远铭记。但是,眼下夏桀对有莘虎视眈眈,有莘部落的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投靠商汤,我们就会落个族灭种亡的下场。所以,为了大局着想,我劝大王和公主好好考虑一下我的建议。”

有莘王和公主终于明白了伊挚的一片良苦用心。后来还是公主主动说道:“伊挚哥既然能够为族人着想,妹妹我自然不会只顾自己的个人幸福。我同意你的建议,我愿意嫁给商汤。”

有莘王一看女儿都同意了,只好也许可了伊挚的建议。

这时公主难过地看着伊挚,说:“伊挚哥,以后我们还能再见面吗?”

伊挚说:“当然可以。你只要把我当作陪嫁的厨子带过去,我就能天天和你在一起了。”

有莘王说:“那可不行。假如我的女儿嫁给了商汤,你就没有必要再与她亲近了,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伊挚解释说:“我随公主过去,不是为了儿女私情。而是为了接近商汤,劝说商谈推翻夏桀。”

有莘王恍然大悟,不由赞叹道:“你可真是个有心人哪。”

第二天,有莘王派人赴商,向商汤提亲。商汤欣然同意,因为他早就听说,有莘王的女儿有着绝世之美貌,而且还具有贤良淑德。

就这样,有莘公主嫁给了商汤。出嫁的那天,她带了很多的“陪嫁”奴隶。而伊挚便是这“陪嫁”奴隶中的一员,他的工作身份是厨师,与当年他的父亲的身份一样。

接下来的事情很顺利,伊挚的“厨艺”引起了商汤的主意。于是,商汤开始接见伊挚,而且只字不提上次把伊挚乱棍打出门的事情。伊挚则总拿炒菜和治国相比,不断说出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话。

经过九十次交流,商汤终于接受了伊挚“兴商灭夏”的理念。商汤还请伊挚为灭夏大计出谋划策。

伊挚出商汤出的第一计就是“施恩信,树威望”。

有一天,商汤外出行游,看见一人在树上挂起四面网,不断说着:“不论天上来的,还是地面来的,凡是从四面八方来的鸟,都飞进网里来吧。”汤对他说:“你太过分了吧,怎么可以这样网尽杀绝呢!你应该撤掉三面,留下一面的网就可以了。”此人恭敬从命。汤开始祷告道:“鸟儿啊,你们想往左就往左,想往右就往右,想找死的话就飞进网里来吧。”

商汤的举动震惊了各诸侯国,人们说商汤如此善待禽兽,对百姓一定更仁慈。于是,老百姓从四面八方来投奔商汤,商的实力日渐壮大。当然,那出为飞鸟祷告的戏也是伊挚给商汤事先策划好的。

伊挚为商汤制定的下一步计划是征服夏的附属国。经过一系列的进攻,商汤越战越强,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葛(今河南省-睢县北)、韦(今河南省滑县东南)、顾(今山东省鄄城东北)等夏朝属国纷纷归附了商。

伊挚曾结识一位名叫妹喜的女子,这女子是夏桀的妃子,后被夏桀抛弃。于是伊挚多次乔装潜入夏都,送大量金玉珠宝给妹喜。而妹喜则利用这些珠宝贿络夏桀的其他妃子,让她们诱惑夏王于声色之中,使得夏桀逐渐失去了治理国家的清醒头脑。

随着国土地不断开拓,汤迁都于毫,准备以亳为基础,向夏发起毁灭性的攻击。

就在商汤的大臣们纷纷建议发动总攻时,伊挚要求大家先沉住气。然后他向商汤建议:停止向夏朝进贡,以试探夏桀的实力。这一招让夏桀大为光火,他命令九夷部落发兵征讨商。伊挚一看夏桀还拥有一定的号召力,于是就建议商汤恢复对夏的进贡。

一年过后,九夷部落不再信仰夏桀的统治,他们纷纷叛离,使桀的力量大为减弱。汤和伊尹趁机出兵伐夏,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举攻灭了夏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

商朝建立后,商汤封伊挚为尹(尹是官名,相当于丞相)。

商汤死后,伊尹辅佐过外丙和仲壬,后来又辅佐商汤的长孙太甲。

太甲即位后,甲颠覆汤之刑典,暴虐施政,结果遭到辅政大臣伊尹的放逐。太甲在桐宫思过,而伊尹则摄政三年。三年后,太甲悔过,伊尹迎立太甲,授之以政。太甲感激地对伊尹说:“过去我违背先人之法,不明道德公理,这是我一生的遗憾,今后我一定牢记教训,痛改前非。因为我知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追)。’”

点评:

  伊挚的父母有心计,他们为了改变儿子的奴隶身份,不惜编造故事,为儿子身上添加光环。在人类的荒蛮时代,这一招一般很管用。因此,伊尹得以在有莘部落酋长家中成长,从而也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面对强大夏国的攻击,有莘部落有灭族危险。伊挚想尽一切办法,劝说商汤攻打夏国,甚至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爱情。没办法,当事业与爱情不能两全时,他选择了事业。当然,他的事业是那么的神圣。

先当厨子,再当谋士。这是一种迂回的求职之路。脑筋动到这种程度,想不成功都不行了。如果你觉得工作难找,那么就想想伊挚吧。当然,不一定非要去当厨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7042.html

更多阅读

平明别我上山去下一句是什么-中国历史 平明别我上山去

平明别我上山去下一句是手携金策踏云梯。《别山僧》是诗人李白的七言排律,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4卷第31首。此诗写李白对水西山风景深深留恋,对山僧的闲适生活怀有向往之情,表现了山僧清绝超拔的气度,表达了李白的倾心仰慕之情。全诗

声明:《良禽择木而栖下一句 《良鸟择木而栖》第一章》为网友年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