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披露,上汽集团与德国宝马汽车正在就合作生产宝马7系轿车展开谈判。虽然上汽集团相关负责人以谣言为由拒绝发表评论,宝马汽车北京代表处公关部相关人士也表示目前公司层面没有这样的消息,但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在这件事情上,媒体的嗅觉往往十分灵敏,应该不会是空穴来风,这两家车企显然一个是张生,一个是莺莺,早就“秋波暗送”了。那么,上汽为何放弃目前汽车界炒得炙手可热的沃尔沃,竟让民营企业吉利抢得先手,却单单对宝马“情有独钟”呢?
双龙阴影
上汽无疑是目前中国大型汽车集团中发展最快、动作最大的企业,目前排在一汽和东风前面,位列中国三大汽车集团首位。我国2007年新修订的汽车产业政策中提出,要在2010年前形成三至四家年产量超过200万辆的重点汽车企业。去年上汽在重组南汽、完成对罗孚品牌全面整合后提出产销200万辆的目标,意欲提前实现这一宏大目标。 但是,上汽在海外并购方面也吃过大亏,留下过双龙阴影。 2004年,上汽收购控股韩国双龙,曾占到双龙51%以上的股权,一时被称颂为国内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最完整、最成功的典范。然而,好景不长。在不到5年的“婚期”内,上汽不仅没得到双龙技术方面的合作,相反沦为双龙的提款机,而且对于只能提供资金援助的上汽来说,不断陷入困境的双龙似乎是个永远也填补不满的无底洞,甚至不得不启用“再生程序”,且引发了工会占据工厂和大范围罢工。此情此景,令上汽不得不壮士断腕,忍痛舍弃。为此,上汽交了5亿的学费。 还有,在收购英国罗孚上,上汽也走了不少弯路,花费了昂贵的代价,最后通过曲线重组南汽才算完整拥有了整个罗孚,但罗孚品牌却并不能使用,因为被福特横插一脚,提前从宝马手中买走。 有了这些教训,上汽在海外并购上是该谨慎出手了。因此,虽然早前也传出上汽想收购沃尔沃的传闻,但很快就被上汽一口否决。加上上汽的两家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一直占据中国乘用车市场前三甲,堪称美满姻缘的典型,所以,在打造高端品牌路线上,上汽更倾向于走合资和合作的道路也在情理之中了。
福特宿怨
上汽不愿介入收购福特旗下的亏损和没落品牌沃尔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恐怕就是上文提到的收购罗孚时与福特结下的“梁子”。当时,上汽对罗孚品牌志在必得。但是,由于福特抢先从宝马手中购得了罗孚品牌的使用权,使得上汽只能收购罗孚的部分资产,导致上汽只得另起品牌炉灶,不得不采用荣威的品牌和标志。放着一个几十年的成熟品牌不能用,而采用一个全新的品牌,这需要花费多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打造?上汽只能打掉牙和血往肚里吞。而福特呢?宁可让罗孚品牌在其抽屉里面睡大觉,也不便宜上汽,真令人愤懑不已。 现在,福特要将亏损巨大的沃尔沃品牌一脚踢开,上汽怎能花100多亿,去替损人不利己的福特擦这个屁股呢?
宝马痴情
其实,上汽暗恋宝马由来已久。据相关消息显示,宝马与上汽首度寻求合作是在2005年至2006年,上汽收购罗孚部分资产后,计划从宝马手中收购罗孚(Rover)品牌,但是最终由于福特横刀夺爱,上汽与宝马未能合作。 2007年左右,宝马与上汽开始第二次接触,洽谈与上汽在中国合作生产高档车的计划。据消息人士透露,双方本来已谈得差不多了,但最后,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双方的接触再次中断。 据与上汽关系密切的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宝马汽车确实正和上汽集团洽谈高档车合作一事,这已经是双方第三次谈合作了。不过,由于合作还存在很多未知数,所以目前还处于机密阶段。在中国,一直有“座奔驰,开宝马”的说法,意思是说,奔驰乘坐起来比较舒适,而宝马操控感强,开起来却让人充满驾驶乐趣,足见宝马在中国汽车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虽然沃尔沃一直有“安全车”的美誉,但在中国,开宝马的人似乎比开沃尔沃的人更多,更显档次和身份。 宝马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市场居宝马全球市场第五位,其中宝马7系在中国的销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大市场,遥遥领先于欧洲市场。而今年1月,中国已经跃升为奔驰S级轿车全球第一大市场。 对于上汽集团来说,目前旗下上海通用虽有凯迪拉克,但现在基本以进口车为主,销量不大。如果与宝马合作,对上汽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不可低估。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有志做大的汽车集团,没有一个高档品牌也并不完整,不利于上汽自主品牌继续向上突破。 对于宝马来说,上汽这样的合作伙伴,无论是品牌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以及技术研发能力,特别是资金实力,都要较华晨优秀得多。因此,将7系拿来与上汽合作生产,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 由此看来,不管上汽和宝马为照顾华晨的颜面而对这一尚未公开的“恋情”如何遮掩,随着谈判细节的不断推进,终究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笔者窃以为,这对当事双方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对于急需技术和品牌升级的中国汽车业,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但愿上汽和宝马能早入“洞房”、“百年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