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车市,销量已连续6月突破百万大关,可谓火爆之极。上周,老沈写了《中国车市正在演绎主升浪行情》,对今年乃至明年的中国车市充满着期待。 中国车市的持续火爆给中国汽车业带来了美好的憧憬。大家励精图治,对未来5年各自的发展都有着一个宏伟的目标,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壮观的发展蓝图。 然而,有个问题应引起大家的重视:火爆下的中国车市消费环境正在恶化,最突出的是城市交通和停车难问题。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交通状况已越来越差,机动车平均车速变得很低。据了解,在交通高峰期,一些城市主要道路的汽车均速在每小时10至20公里,这与自行车速度差不多。这就形成一个悖论:为便于出行,获得更高速度而买车;但私车越多交通越拥堵,反而失去了效率和速度,这违背了消费者的初衷。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均速在每小时10至20公里已算不错了,堵车已成为常事,开车的上班=族反而会时常迟到。最近,上海上下班高峰时期的交通糟糕透了。老沈家住浦东南浦大桥旁边,上下班高峰时期要过南浦大桥有时得花一个小时。当然,这与世博会前的道路建设有关,但车越来越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老沈有个朋友,经济条件不错,是个爱车一族,平时喜欢与朋友一起开车出游。但是,他就是不买车,为什么? 他家住在浦西,工作在浦东张江,每周5天的上班,坐地铁很方便,时间上也把得准。他说,有一天他借了一辆车开车去上班,出门比平时早,却迟到了。在他看来,买车没好处。至于他与朋友出游,时常会租上一辆。 由此可见,交通状况越来越差的结果,必然降低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对整个汽车市场产生消极影响。 停车难问题真是伤透了车主的脑筋。老沈的报社没停车的地方,于是与兄弟单位协商后可以半价停车。后来停车的多了,兄弟单位出了新规,全部全价停车。老沈居住的小区,过去停车位很多,现在不行了,来晚了时常没处停车。 老沈有位年轻的同行,很能干,年薪30多万元,已全款买了房。他说,还想再买房,就是不想买车。老沈问,为何?他说,他工作的地方只有高价停车位,每小时20元,一天停下来要近200元,实在停不起!

上海的停车难问题将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