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国大款收购兼并海外企业或品牌的消息本不太关注,因为要么是空穴来风,要么是自身炒作,最后证明,收购海外品牌或企业最后成功的少之又少,即使收购成功后也是麻烦不断,亏损连连,上汽收购韩国双龙就是十分惨痛的教训。尤其是汽车行业,咱们刚学会生产民用轿车,而且主要的先进核心技术都掌握在人家手中,自己的品牌都难上档次,只能在低端市场和自己人竞争。
就说北汽,前些时候和瑞典一家特别小的汽车公司签了个谅解备忘录,声称由北汽投入巨资(据说4.2亿美元)帮这家小公司来100%收购长期陷入困境并已申请破产保护的萨博(SAAB)汽车公司,而北汽只能在这家小公司中成为“非控制性的小股东”(non-controlling minority shareholder,备忘录原文)。
这家瑞典小公司的名字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原文是koenigsegg,中文译什么的都有,科尼塞格,科尼赛克,因为它的影响力太小了,目前的年产量是18辆超级跑车,整个公司目前共有45人,其中7名工程师,4名研究开发人员,4名综合技术人员,5位装配准备人员,3位发动机装配工,14位装配工,3位仓储人员,5位负责公关、销售、管理和领导的人员。公司的场地设在一个飞机场内。
就是这么一家微型公司,要蛇吞象般100%从通用汽车中收购萨博汽车。它当然没这个实力,因此到处找钱帮忙,首先是向瑞典政府要钱贷款,但政府的钱是全国人民的钱,虽然是从美国人手中买回瑞典的“自主品牌”,但在经济危机的年月,瑞典政府可不敢当这个冤大头,于是乎,这家微公司看见了一直背着钱袋子到处寻找收买对象的北汽。
这家微小公司的目的很明确,用你的钱帮我购回萨博,同时你只能是在我这处微小公司中充当“非控制性的小股东”,别说对以后的萨博有什么影响,即使在我这个45人的小小公司内也只能静坐一旁闭口不能言。科尼赛克,这家2000年才开始生产汽车的小得不能再小的汽车公司,可谓是瑞典汽车业的英雄。
而北汽呢?当然也有自己的算盘。它如果真的投入4.2亿美元,能买回什么呢?在备忘录中也明确写明,北汽与科尼赛克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开拓萨博汽车在中国和世界市场的发展。怎么合作,怎么开拓萨博汽车的销售,还在以后的讨论中。但从中也可分析出,北汽无非是想得到萨博汽车的产品技术和品牌价值,这一点想法可能地球人都知道。
但一家企业的产品技术是不能随便转让的,即使转让也应是两厢情愿并且是有价转让。上汽收购双龙后就不断闹出上汽偷窃双龙汽车技术的风波,甚至都闹到了法院。对于收购的企业,你可以给他技术,如宝马对MINI,但如无偿利用其技术,就会有麻烦。北汽哪有什么汽车技术,即使有也是落后人家几十年的东西,现在北汽连个自己品牌的轿车产品都没有,何谈什么汽车先进技术。
再说萨博汽车的品牌价值。萨博在世界上是个失败的品牌,至少目前是,每年产量不到10万辆,每年亏损约3亿美元,车型也是造型设计落伍,技术缺乏创新,车型较小,产品面窄,定位小众,在中国更是水土不服,其销售数据惨不忍睹。萨博和它的同胞VOLVO一样,都陷入严重亏损状态,要么是产品设计问题,要么是管理沟通问题,反正是怎么都玩不转,当总公司遇到财政困难时,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先卖掉这些不良资产。萨博品牌的价值几何?他人卖掉的品牌,就和股市上他人抛售的股票一样,到你手后或许会涨,也可能跌,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更大的可能是套牢。
纵观横看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现今世界汽车巨头中没有一家是靠收购他人后壮大成长的,都是自己先壮大,然后再兼并或收购他人。日本的汽车企业没有,韩国的汽车企业也没有,他们都是靠自身的不懈努力、自己掌握汽车的先进核心技术后,才逐渐发展壮大的。有些事,真的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比如,汽车的先进核心技术,永远不会有人卖给你,只能靠自己学习掌握。北汽真有钱,不如留给自己人花,像长城、奇瑞、海马、华晨等自主品牌那样,自主研发,不断进取,总有一天会成为汽车工业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