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研究全球汽车产业变局的调查报告分析指出,“本土汽车企业因政府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刺激汽车市场的政策影响因祸得福,可看作缩小与国际巨头竞争力差距的机会,却也会让部分企业盲目乐观埋下战略失误的伏笔。”
这种乐观,其实是表面浮躁下的急功近利,全球化思维的缺失。也许会贻误本土汽车的发展。从纵向看,中国汽车是在进步(与自己比),尤其是产销量的剧增令人鼓舞;横向看,技术创新能力和单一产品的比较(与国外比),中国汽车的差距实际上是在拉大,又不免担忧。
这既是严峻的事实,也是令人反思的深层次问题。
如果回忆近20年来中国汽车的发展过程就会有这种痛感。如果认真细看一下,就会发现,中国汽车企业真正把精力花在发展汽车主体(研发、制造、服务、产业链)上的功夫其实并不多,而把不少精力放在了非主体上,先是忙于生存,再是寻找“护身符”,后来又在为“投机”不惜工本。于是,也就出现了以不同名义重复引进,全国大上汽车的过热现象,由严控到失控,从“圈养”到“散养”的全面放开,导致本来可以起到约束和指导作用的《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失去了严肃性。我们可以从一些地区对汽车业的退出与再进入,一些企业的一夜暴富,以及体制内与体制外造车不平等的对决等,或许看出端倪。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汽车的发展事实上是项目之争的拉锯,呈现的是权力和关系的博弈,地方势力和集团利益的比拼。
对于这种现状,业内人士曾生动地比喻为“跑马圈地”或“以市场换技术”。结果是“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本土汽车边缘化”。尽管本土汽车经多年努力在数量上开始逐年往上走,而市场的主流依然是“洋品牌”当道。如果没有政策保护,依然举步维艰。由此,对于中国市场,有人作过形象比喻,“它是骑在政策上的一匹马,政策松一下就是野马,政策紧一下就是死马。”如今年上半年卖得好的车型主要是1.6升排量的轿车。而真正适合家庭和私人用的A0级轿车,小型的MPV,以及微型轿车反而销量在下滑,政策上的顾此失彼,导致此长彼消,出现了“小马拉大车”的扭曲现象。而山寨车的疯狂与盛行,让创新与原创失去了自信,而“一地鸡毛”的车又难以被市场认同,而货真价实的车却凤毛麟角。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不少非主流本土汽车企业并没有摆脱危机(主要产品还是在中低端市场徘徊,技术脆弱,底子薄,综合竞争力差)。也没有利用世界汽车疲软,不景气的机遇在缩小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的差距上很下功夫。而是热衷于“抄底”,收购国际汽车品牌和企业,包括不是汽车行业的民营企业也在凑热闹,由此,试图通过商业并购和资本运作实现“业务扩张”“跨界发展”等。有些企业甚至声称要在若干年后成为“中国第一车企”和“世界第一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上更是一哄而上,几乎国内的大小汽车企业都在上“新能源车”。由此,不仅显得心浮气躁,还有炒作之嫌。
事实上,过多“重复车型上市”、“多品牌战略”、“新能源计划”、“并购冲动”,并不有利于本土汽车的健康发展,反而说明在相当一部份企业看来,发展汽车业仅仅是个经济行为,或地方和企业利益,尚未从“战略和管理”上去做深入的探讨和总结。要使本土汽车真正崛起,看来应持有务实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2009年7月9-10日
修改于200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