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节油赛绝对称得上是整车厂最主要的营销手段之一,几乎每个品牌都在搞,笔者所收到的节油赛新闻稿几乎将邮箱塞满:一款A级车,节油赛百公里油耗2-4升,成绩固然喜人,想估计没几个人会相信,起码笔者不这样认为。这样的节油赛太不符合实际:只坐一人,不开空调,更有极端的是将座位也拆了,甚至下来推车走。别的不说,就广州夏天炎热的天气,不开空调这一条就过不了关。节油赛如此这样的”优异”成绩除了能给厂家带来一些谈资,不知还有什么意义。 也难为厂家耗费如此之多人力物力来做如此之多节油赛,来证明自己的车辆的节能环保,因为厂家所标的车型油耗实在太过理想,一般的A级所标油耗为5-6升,但实际使用下来都在10升左右,公信力太差,逼得厂家不得不通过实际节油赛来证明油耗,但成绩好得让大家都不敢相信。

现在可好了,起码厂家可能不用那么操劳了,因为政府已经想到了这方面的情况。来自工信部的消息,《第三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标准草案近日已获通过,工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启动了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挂钩的财税政策的研究,这意味着低油耗乘用车有望获得财税优惠,而高油耗乘用车则将被征收重税。对达到国家标准的汽车产品、纳税人执行标准的纳税税率;对优于国家标准的汽车产品,按等级调减纳税税率;对低于国家标准的汽车产品,按等级提高纳税税率。另一方面,将建立与车辆燃料经济性能挂钩的惩罚性特别目的税:对不达标车辆给予惩罚性的税收,在缴纳了相应罚款后准予生产和进口以及上牌和注册使用。 这就意味着,过去按照排量模式得以改变,大家都知道,按排量的操作简单,工作简单,但一刀切也容易滥杀无辜,即使今年备受赞誉的购置税减半的措施也是以1.6L排量来划分的,让部分大功率、油耗不低的涡轮增压车型钻了空子。实际上,一辆1.3L或1.0L的AOO级的小车百公里油耗在10升左右,超过1.6L的A级车情况也不少见。 大家都知道,汽车的节能减排是一项浩大工程,通过实际油耗来制定财税政策来引导,这无疑是正确的。也许大家对政府实际能力还有所怀疑,但目前大政方针是明确的,至于怎样测油耗只是技术问题,相当于万里长征中走出了第一步,尽管离成功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