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一语风行并不是多难的事,一次炒作,一段丑闻,一番恶搞,就可以让一个陌生的词在一夜间突然蹿红。比如西北政法大学为了提高就业率,让没有就业的大学生与并不存在的企业签订一份子虚乌有的就业协议——于是就有了“被就业”。“被就业”成了丑闻后,“被”字就迅速在舆论中流行开来。在刚刚过去的两周里,关于自主车企的重组、并购、下课、换人……诸多消息被传来传去,自主车企似乎也被这个 “别扭的被动语态”带入到“别扭的被动现实中”,因为“这年头,往往是你说真话没人信,说假话就有好多人相信”,这是易中天语。然而后来的种种事实证明“以上多数的传闻纯属虚构”——
祁玉民“被”谁换掉了?
关于自主品牌的人事之争,一直是很多媒体炒作题材的首选。只不过,7月23日这种做法达到了登峰造极。这一天,有媒体刊登一篇名为《华晨颓势难改 董事长祁玉民或离职》的文章,将矛头直接指向华晨掌门人祁玉民。文章摘要如下:
XX周报记者从接近辽宁省政府决策机构的人士处获悉,祁玉民或将被调离华晨汽车,“华晨内部现在挺乱的,这件事(指祁玉民被调离华晨汽车)在一两个月前就已经开始讨论。”该人士说。 另有消息称,祁玉民的继任者是现任辽宁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的左大光。左大光是辽宁政坛一名老资格的实力派官员,曾任铁岭市机械冶金电子工业局局长、铁岭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开原市市长、铁岭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兼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铁岭市委常委、副市长,铁岭市委副书记、市长等职。但这一说法,周报记者没有从可靠渠道获得证实。 …… 一边是从“从接近辽宁省政府决策机构的人士处获悉”,一边又是“但这一说法,周报记者没有从可靠渠道获得证实。”没有证实的新闻岂能见诸于报端? 随后,华晨公司发表声明:该报道内容纯属捏造,完全不符合事实,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7月30日,传闻中的另一个主角现任辽宁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的左大光在接受某媒体记者采访时,明确否认了将入主华晨的传闻,并表示查无此事,空穴来风。辽宁省国资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也同时表示,“我可以很明确的说,省委省政府从来没有研究过或者讨论过调离祁玉民同志的事情,祁玉民同志干得很好,省委省政府对祁玉民是肯定的。” 7月31日,祁玉民在沈阳特意约见部分记者,明确否定此事,同时也对现在汽车传媒的浮躁深感担忧。他告诉记者:“目前个别媒体在炒‘华晨被重组’、‘华晨缺钱’这些都不利于华晨发展,也不利于国家汽车发展战略。‘在国家的汽车发展战略方面我有个人看法,我不认为数量大就好。这个产业要想强就一定要有世界级的品牌,可是现在看不到。所以我认为现在我们最缺的是经营世界品牌的能力,不是缺钱。这是一个观念。很多记者是想为再次澄清“人事变动”而来,祁玉民却在接近两个小时解读重组的过程中证实了:目前自己没有离开华晨的可能,至少现在连提都不想提。 一场本就子虚乌有的闹剧,就此将尘埃落定。 其实类似绯闻去年在其它自主品牌车企也出现过。 2008年8月奇瑞李峰突然离职,在马德骥正式接替李峰出任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职务的两个月后,也有文章说:…… 尹同耀对马德骥这个新走马上任的营销公司总经理并不十分的信任和放心。即便抛开马德骥在未担任奇瑞公司营销总经理之前的负面消息,在马为时不久的任上,其不仅引发了经销商的不满,在销售上也没有拿出合格的成绩单。 “尹同耀要请原来华晨主管阁瑞斯的黄胜驰担任营销公司总经理,任命就快下来了。”奇瑞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结果如何,马德骥至今仍任奇瑞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并且还干得很不错。特别是今年马德骥提出的“沉下去、强渗透”的二三级汽车市场营销,更是奇瑞汽车2009年最为主要的销量增长措施,其不仅是消费者购买信心的再度刺激,也是市场需求的顺应。6月销量数据显示,奇瑞A3、A5、瑞虎等中级车仍稳占总销量半壁江山,其中瑞虎以近4000辆的成果,实现比上月3178辆的佳绩高出近千辆的明显攀升,令人叹服。而QQ和旗云亦以11288辆和4847辆的业绩,为6月总销量稳中见涨做出贡献。奇瑞、江淮“被”谁重组了?
同样又是在今年7月23日,另一条爆炸性新闻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据某证券报独家获悉《“大安汽”最快年底成局,江淮与奇瑞重组或已成定局》。
单从这则报道中,既有确实的消息来源,也有涉及双方高层的明确表态,更有记者的分析解读,绝对算是一篇看似优秀的新闻报道。只不过,时隔6天后同样是该媒体的另一位记者,却写下了这则新闻《江淮否认与奇瑞重组传闻 未来三个月不可能》: 江淮否认与奇瑞重组传闻 未来三个月不可能(2009年07月29日) 针对近期市场上有关公司将与奇瑞汽车进行资产重组的传闻,江淮汽车进行了澄清。 公司表示,经积极自查并征询公司控股股东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及实际控制人安徽省国资委,截至目前,安徽省国资委没有研究制定市场传闻中关于江淮汽车与奇瑞汽车的重组计划,且预计未来3个月内,不存在江淮汽车与奇瑞汽车之间进行资产重组、股权转让、股票发行等股权敏感事项。 对此,记者很赞同程远老师的看法:“我很不赞成一些人经常释放一些莫须有的消息,今天谁要重组、明天要重组谁,使企业处于动荡的情绪中,得不停地应付这些谣言,不停地跟媒体解释,破坏了他们正常的工作,这是无事生非。同样遇到这种困扰的还有江淮和奇瑞,今天一个新闻,明天一个新闻,江淮老总走到哪都得不断回应这样的问题,不断解释。” 记得在大学学习期间,曾有教授授业指出,提问是一门大学问,共有五大原则:第一,尽量不问。凡是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知识和解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不问。第二,不耻下问。第三,问其所长。第四,问出水平。第五,问出人性。记者对最后一点感悟甚深。现在有些人提问时盛气凌人,或暗设陷阱,仿佛局子里审问犯人,令人感到起码的对人尊重都没有。还有的人喜欢像柳妈追问祥林嫂那样,专问人家扎心窝子的话,刺激人家感情失控,仿佛是关心,其实是欣赏。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够讨厌的了,要是出现在新闻发布会这样的公众场合,似乎就显得没什么“人性”可言了。扯远了,还是程远先生说得好:实际上,华晨也好,江淮、奇瑞也好,如果要重组,那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哪家媒体第一个报道了,就能成英雄吗?就能被人们景仰吗?如果他们没有意愿重组,媒体成天散布传言能起到什么作用?传媒不能再“被”偏差了?
今年车市一片大叫好,各大自主车企也在这大好局面下大干快上,将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到造车、卖车上时,部分媒体却又不合时宜地偏偏去炒作些“绯闻”,刻意或无意地为自主品牌营造一派纷乱、茫然的氛围,直接导致部分消费者的错误印象,哦,自主品牌现在挺乱的。
前不久,有同学让记者推荐价位在10万左右的车型,记者毫不犹豫、吭哧吭哧地将这个价位的自主品牌车型一网打尽发送过去,很快那位同学回短信道:怎么都是自主品牌,不在考虑之列。我很诧异,问其原因。他又回信道:“现在他们不都在闹重组、闹下课、闹收购嘛,还能用心造车?等他们闹够了,过十年再考虑。”至今,这条短信仍保留在记者的手机里,如果有机会,记者希望能将其给某些媒体的同行们看看。 或许可能没有几个人在现实中没有遭遇过不幸的“被”。比如捐款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领导强制将部分工资扣下来作为捐款,这是“被捐款”。没有授权某个人代表自己去行使某种权利,那个人却理直气壮地宣称代表自己,这是“被代表”。自己的生活根本不幸福,却被统计数字描述为“平均幸福指数很高”,这是“被统计”;而自主品牌们的现状难道不是和我们这些普通人一样,“被换人”、“被重组”、“被兼并”、“被整合”……究竟是谁在“摆布”着自主品牌?!又是谁赋予他们这种“摆布”的权利? 最后我还是用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的一段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国家要真正富强,光有面粉厂钢铁厂军工厂是远远不够的,比这些更重要的是应该拥有强大而充满良知的媒体。媒体适当搞些风花雪月和丰乳肥臀,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能以此为主流,更不可无中造谣轻易信谣漫天传谣。面粉腐败了,吃坏的是肚子。钢铁腐败了,砍断的是刀子。而媒体腐败了,瓦解的是民众的意志和英雄的豪情,那样好不容易进化到一袋面粉的人群,恐怕又要退回到一盘散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