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在新医改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大背景下,金融海啸的发生,使我国的医院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时期,医院应该如何自处?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医疗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其消费既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又有刚性消费的属性。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沿海一线城市的民营医院;其次是内地二、三线城市的民营医院;公立医院所受的影响轻微。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理性应对金融危机](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125962029793.jpeg)
特殊时期,面对压力,医院应该抓住危机中产生的机遇,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利用政策环境的变迁,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服务和品牌,创新与监管,利益与责任是医院在金融危机中必须重点关注的。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们消费能力、消费信心都会低于以往,患者在生病时会优先选择服务费用相对低廉、治疗效果相对显著的医院。受经济支出能力的影响,患者对医疗服务、治疗效果等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医患矛盾更容易发生。此时,医院的品牌效应和社会信誉对患者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平时。这对民营医院和专科医院将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冲击,对公立医院和社区服务机构而言则影响较小。 在此阶段,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应该比以往更重视医院的品牌建设,赢得患者更多的信任,尽量减少医患矛盾。服务是有形的,信任是无形的,二者都是医院在金融危机中必须加强建设的内容。医院和医生,必须清醒而又明确地把医院诚信建设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和品牌内容,避免社会成本大幅度增加。促进医院服务水平的提升可以改变医院的精神面貌,推动医疗质量体系的深入构建和完善,最终获得社会广泛的积极评价。 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医疗机构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对于民营医院而言,竞争往往是进行“价格战”。这样会使许多处境不是很好的医院生存更加艰难。面对金融危机的压力,此种做法尤不足取。医院此时应该更加重视创新和监管的力度。 相对于其他消费来说,医疗属于刚性消费,虽会受金融危机影响,但生了病总归要吃药和治疗的,这部分消费虽会有所减少,但不会持续降低。 同时,医院应该扎扎实实地埋头狠抓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要相对的减少宣传和广告方面的支出。技术方面要大胆开拓,通过新技术和专家的带动效应促进医院发展,才能拉动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内部管理方面需要强化,特别是医疗质量的管理,要把责任、标准细化到每一个服务的细节中去,从每个环节来提高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简化程序,降低内耗,减少危机形势下的成本付出,为医院和患者减负。受消费能力影响,患者往往比以往更加重视实效和细节,此种做法不仅能为医院减少支出,还能有广告达不到的宣传效果。 面对金融危机,医院应当更加强调责任,处理好经济利益和责任的关系。 毋庸讳言,一些医院的确存在把经济利益置于责任之上的状况。但是,在特殊时期,医院更应该重视的是其救死扶伤的责任。许多人都忘不了“非典”时期的一些医院,就是因为这些医院在特殊时期强化了医院的“责任”。 目前,也是一个特别时期,医院同样需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医院利益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也会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价格因素在这一特别时期显得尤为敏感,医院可以通过建立平价化、平民化、自选化等措施,给予患者更多的选择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