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案件的报道让世人知道了陈峰以及王雷,其报道能够有如此大的反响,既偶然也必然。而从陈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名优秀的中国记者的生涯轨迹。20世纪90年代初,都市报兴起,记者需求量激增。由于体制内的记者不屑进入到都市报内,迫使都市报不拘一格对外招聘记者,为国内具有新闻理想的年青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阵地,并因此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记者,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报道。这批记者生逢其时,在其事业成熟之际,网络在中国开始兴起。网络不仅在于将报道进行第二次传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新闻甄选、议程设置的作用。市场化媒体天生受到了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网站的重视,其报道往往会受到追捧。这样一来,市场化媒体中的优秀记者,其作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批记者得以脱颖而出。
![第一章 第一节 《记者圈》第一章第一节之中国记者典型画像](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122382489696.jpeg)
市场化媒体记者成名或者积累到了一定的资历之后,开始需要上升。但是,国内所有的媒体均为国有,市场化媒体的核心高层仍然主要由体制内人士担任,其他人在媒体内部难有上升空间。加之其所在的媒体为国内一流,自身也不愿意到二三流媒体工作。为此,这些记者如果需要延续并上升其新闻工作,网络媒体则成为他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在高度市场化的网络媒体中,传统媒体人寻找到事业发展的第二春。或转型为经营或仍然坚持新闻采写,中国的记者在不断地流失。陈峰的故事是国内新闻记者成长和发展的一个缩影。一名中国记者典型的画像是:来自于中小城市或者农村,怀着强烈的新闻理想进入到媒体当中,经历三五年的打磨,或有机会写出一个脍炙人口的报道或积累了行业资历,随之便晋升为中层干部,少有部分人最终能够成为媒体的高层。最终,多数记者或转向商界,或沉心于文化创作。时间一久,这些人便纷纷淡出媒体江湖。与此同时,新一批记者跟上,故事又开始新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