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吗 《记者圈》第二章第一节之名校毕业生占据主导地位



系列专题:毕业生就业问题

记者初入行时,学校的知名度和校友资源会起到重要作用。但一旦进入到媒体之后,个人的天赋和对工作的投入则决定其发展前途,院校出身的影响力作用不大。

记者是否优秀的评价标准在于文章。为此,在一些市场化媒体中,普通大学的毕业生照样能够得到快速晋升。如《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王云帆毕业于苏州大学,凭借出色的能力很快晋升为编委。

不过,一旦记者成长之后,面临晋升、转型时,其学历背景则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记者群体中,同院校的毕业生往往会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而媒体高层的录用,所看中的不仅是业务能力,此时校友资源的作用则会凸显。长此以往,有的国内媒体会逐步形成由某院校主导的局面。

系别

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媒体中,名校毕业生占据主流地位。那么,哪些专业的毕业生为主导呢?根据笔者的观察,记者以新闻专业和中文专业出身居多。

我们可看到的是,记者其实并没有行业门槛,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中国,只要会写文章便可做记者,不像律师和注册会计师有专门的资格考试。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专业的人都可以做记者。

|www.aihuau.com|25

在党报一统天下的时期,报社对记者的政治素养要求比较高,考量一名记者是否优秀的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写出符合宣传要求的报道。在这种用人机制下,新闻系毕业生往往有较大的优势,因为新闻本科生经过4年的专业学习,已具备较好的政治素养和一定的专业水平。不过,由于一些地方的新闻系毕业生人数少,并不能满足媒体的需求,所以报社也会招一些中文系毕业的学生。

初进报社,新闻系毕业生往往比中文系毕业生具有优势。新闻系毕业生犹如报社的技术学派,能够很快上手,新闻敏感度强;而中文系学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才能掌握新闻本质。不过两三年后,中文系毕业生有可能超越新闻系毕业生,因中文系学生的国学功底要好于新闻系学生,在中文系毕业生掌握到了新闻采写的规律后,其国学优势则会开始显现。

在都市报、经济类等市场化程度高的媒体出现后,记者的政治素养不再排第一位,比政治素养重要的是是否勤快、能不能吃苦。为此,报社对记者的门槛放低,也会招收大专生甚至高中生,在专业上也不会有严格的要求。

此后,记者的专业开始繁杂,有学电子的、社会调查的、外语的,等等。不过现在对记者的要求则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有新闻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行业知识。如当一名基金记者,不仅要熟悉新闻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精通基金知识。

由于媒体专业化趋势明显,对记者的专业知识要求日益提升,光有新闻专业知识并不能保证很好地完成工作。因此,目前一些媒体开始不招新闻系专业的学生,而改招其他专业的学生。国内新闻教育界也意识到了这个变化,一些学校允许选修第二专业或者开设专业课程,以此来进行弥补。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记者中,学新闻或者中文还是主流。虽然媒体出现更愿意招收其他专业学生的趋势,但并未触动大局。

   密苏里新闻教育转型之争

   时间:2009年6月22日中午

   地点:上海

   人物: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张咏教授(Yong Volz)

中国新闻业界人士最为熟悉的外国新闻院校,莫过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不少国人对其新闻学院的了解程度超过了密苏里大学本身,以至于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直接称为密苏里新闻学院。

有不少中国人在密苏里新闻学院工作和学习,张咏便是其一。她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先到香港中文大学读传播学硕士,再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读传播学博士。现在的她是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助理教授,主讲美国新闻史和定性研究方法。

张咏在一篇论文中提到,中国早期的新闻教育是从美国横向移植过来的。长期以来,国人说到美国新闻教育似乎只知道密苏里,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中国甚至比在美国还有名。这是文化交流史上罕见的现象。

 空气占据空间吗 《记者圈》第二章第一节之名校毕业生占据主导地位
笔者:民国期间,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风靡中国。现在的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影响力如何?

张咏:密苏里新闻学院和中国的关系仍然十分密切。现在,新闻学院每年有10多位来自中国高校和媒体的访问学者,每年也有七八个中国学生在密苏里新闻学院读研或读博,还有三四个学生读本科。这些中国学生毕业后,很多留在美国的媒体、公关公司工作,也有毕业生回到京沪穗等国内城市工作。

密苏里大学在中国的知名度远不如哥伦比亚大学,但新闻学院在中国却十分有名,这和学院与中国的历史渊源以及教学理念息息相关。

密苏里新闻学院于1908年成立,是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首任院长威廉士对中国十分关注,曾五次到中国讲学,推广密苏里新闻教育理念和操作方法。不少中国人也到密苏里新闻学院接受教育,比如最先的董显光、黄宪昭,后来的马星野、沈剑虹等,同时密苏里也支持中国的高校开展新闻教育,曾帮助燕京大学成立了新闻系。此外,不少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毕业生到中国工作,其中最有名的也许是写出《红星照耀中国》的斯诺。斯诺深入延安所作的报道,让世界首次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以及其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改变了西方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和态度。

民国期间,中国新闻界以及高校新闻教育与密苏里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孔祥熙代表国民政府赠送密苏里的两个大石狮现在还一直放在学院门口。1949年之后,中国全面参照前苏联新闻教育模式,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的交流互动近似隔绝。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新闻教育恢复与国外的交流,首选便是密苏里新闻学院。

密苏里的新闻教育模式之所以得到中国人的推崇,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密苏里独特的教育理念。密苏里强调实践出真知,强调专业和技术层面的东西,较少地涉及到意识形态。因此,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正好避开了十分敏感的意识形态问题,受到了中国新闻界的青睐和推崇。

笔者: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学精髓是什么?

张咏:密苏里的精髓是实践出真知,重视实用,强调专业道德。这与密苏里大学创办和发展的背景息息相关。南北战争期间,美国林肯总统根据摩洛法案,以人口比例颁授联邦土地给州政府,成立授地州立大学。这些州立大学强调要为社区服务,为平民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其办学宗旨与美国东部精英私校重视学术的理念有很大不同。

像哈佛大学这些名校,继承了欧洲大学的办学传统,实施精英教育,重视学术,忽视职业教育。这些大学认为新闻是业不是术,没有特殊理论支持,不登大雅之堂,遂纷纷拒绝设立新闻系。直到今天,美国许多常春藤高校仍然拒绝设立新闻院系。由于东部传统精英私校拒绝设立新闻学院,导致新闻学院在美国中西部农业州的州立大学里首创。

密苏里新闻学院首任院长威廉士只是高中毕业,曾经在报社做过一段时间。他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人,担任过密苏里州报业协会会长。鉴于当时的美国记者普遍是中途辍学才做新闻,桀骜不驯,浪漫有余但专业不足,于是他强调新闻有术,强调新闻专业化,推行成立新闻学院。学院的成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记者的社会地位。

密苏里新闻学院从建立之初起便重视实践,强化练习,这个传统历经百年仍然传承着。现在,密苏里新闻学院每年招收1 000多名本科生。学院有80多位全职教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拥有博士学位的,大约30人左右,主要教授传播理论、传播法、新闻史等;二是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老媒体人,CNN退休副总裁、普利策奖得主等,他们都有二三十年的新闻实践,如主要教新闻业务。

学院设新闻学、广电、印刷与电子媒体、摄影、杂志、融合新闻、广告公关7个专业。密苏里新闻学院有自己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网站,这些媒体并不是我们中国常见的对内校报、校广播而已,而是公共社区媒体,面向全市和周边地区。像学院的电视台是NBC的地方联盟台,除一些重要节目由NBC统一提供外,自己还制作当地的新闻节目,向当地居民播放。

密苏里新闻学院所办的报纸,主编为学院的老师,也是采取公开发行、市场运作的模式。美国的报业整体在衰落,加上一城两报不足以支持两份报纸的生存,院办报纸已经亏损。学院对是否坚持办报曾经争论过,目前还是认为要维持院办报纸的生存。

学院有这么多的媒体,直接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锻炼的平台。如果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到媒体里实习一个学期,发表或者制作一定量的新闻并且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可以提交以实习内容为主的毕业论文。

综上,密苏里新闻学院从其师资力量到学生实践等方面的条件都很好,本科生经过4年的专业学习后,到媒体工作比较容易上手。

笔者: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如何?

张咏:中国也许是受密苏里新闻学院国际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两者关系也最为密切。学院和其他国家的新闻院系也有很多交流,比如现在在韩国也比较有影响。但也许可以说,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世界其他国家受欢迎的程度远非能和中国相提并论。

20世纪初,中国的有识之士强调少谈主义、多谈问题,这正好契合了密苏里强调实践出真知的理念。此时,中国的报刊十分缺乏专业人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资助创办燕京大学新闻系、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等,自此,中国的新闻界和美国新闻界以及密苏里新闻学院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民国期间,全国32所高校中,有26所高校参考美国新闻教育模式建立了新闻教学课程。很多大学借鉴了密苏里强调专业教育的教学理念,也强化学生的人文培训。而美国的新立州立大学强调专业、实用,欧洲的大学重视理论和传统。因此,欧洲乃至日本的大学对新闻教育并不重视,他们会成立传播中心,但更多的是进行媒介批判而不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欧洲和日本的新闻教育实行的是学徒制,通过媒体内部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授新闻专业知识。

笔者:你觉得目前国内的新闻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张咏: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完本科和硕士。人大新闻系是20世纪50年代参照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建立起来的,人大有不少优秀老师,传统的新闻史研究特别强。现在的情形我不熟悉,不过十几年前国内的新闻教育和实践还是有些脱节,学生毕业后发现实践与课本上所学到的东西不一样,有落差。

之前像国内的新闻写作、新闻编辑等方面的新闻教科书风格单一,而提供给学生的实践机会也比较少。不过,现在国内的高校新闻教育已有很大的改变,如会邀请一些资深媒体人讲课等,或选派学生到美国、香港实习等。虽然出去实习刚开始会很不适应,但时间久了可以跳出小匣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对学生的成长很有帮助。

目前,国内的媒体硬件条件非常好,很多电视台的设备比美国地方电视台要好很多。不过,中国的新闻事业和美国相比,存在更多的变数。美国新闻业经过长期的自由市场竞争,格局稳定,变数少;而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迅速,变化很大,从单一的党报格局到市场竞争与融合,问题的探讨总是跟不上实践的变化。

中国的大学新闻学院还存在内部循环问题,即本院毕业生留校任教,从好的方面看,这样可以建立一个取向比较一致的学派,但缺点是不容易产生新观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美国的大学老师一般也需要有博士学位,但密苏里新闻学院因为定位在实践教学,所以能够争取到特殊政策,引进没有博士学位的老师。这些老师没有所谓的终身教职,每三年续签一次合同。这些老师特别喜欢教书带学生,工作很带劲,手把手传授实际经验,很受学生欢迎。

经过百年的发展,美国新闻界存在一个所谓的“密苏里帮”。学生在学习期间和老师感情很好,毕业有所建树后,往往愿意回来教书或者资助学院发展,或者专招密苏里的毕业生到其旗下工作。如此一百年人脉关系的积累,在美国密苏里就成了一个很大的招牌或是旗帜。

笔者:目前密苏里新闻教育碰到了什么障碍,以及如何解决?

张咏:美国的报业整体在衰落,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使报纸渐渐失去了读者。面对媒体新格局,密苏里新闻学院内部也一直在争论今后该如何发展。学院也一直在尝试和其他专业联合办学,把原先的纯粹关注新闻专业知识转为教授如何进行研究与有效沟通。

如现在密苏里大学法学院有很多的学生选修新闻学院的研究和写作课程。这些法学院学生在实践中,会碰到如何甄别证据真假的问题,怎样多渠道寻找消息来源,怎样呈现证据等,新闻学院的课程对他们很有帮助。不过,新闻教育从原先的侧重“新闻”专业本身转为社会科学的传播研究与沟通,也遭到了学院不少人的反对。他们认为,新闻是美国民主政治不可缺失的监督环节,仍然要坚持以新闻教育为主线。目前,学院的内部争论并未平息,这还要看学院决策人的定夺和大环境的变数。

正因如此,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不少大学新闻学院陆续改名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或者直接改为传播学院。传播为名的院系,是以大众传播研究为主,特别重视广告公关的效果研究。而密苏里新闻学院并未改名,一直打着新闻的牌子。因为改名这事遭到不少老校友的反对。他们认为,新闻教育是学院得以建立和发展的核心,不应该放弃或者更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5581.html

更多阅读

以赛亚第二章第四节 《记者圈》第二章第四节之中外记者比较

-爱华网-中文报纸自从诞生起便和国际媒体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未孤独起舞。早在清末,外国传教士为了向华人传播教义,在南洋创办了首批中文报纸。上海开埠后,外国强夺租界,划分势力范围。此时的上海,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外

汤普森37分第三节录像 《记者圈》第二章第三节之转型影响

并非每个记者都能转型成功,也有少数记者转型之后发现很难适应新的工作,最终又重新回到媒体中。记者的工作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采访和写稿子。记者如果想偷懒,也挺容易,向编辑或者主任说采访不到人,稿子要拖延一点时间才能交,往往奏效。而

记者转型 《记者圈》第二章第三节之5年之惑如何转型

现在的中国新闻界,一辈子当记者的人已经不多了,而在转型中,出现了多种形态。目前,记者成长和成名的路径比较多,如记者写书,做专栏作家等,都是不错的转型路径。但是这块竞争实在太激烈,能够如愿以偿的记者极少。记者的转型大多数和其原先所

声明:《空气占据空间吗 《记者圈》第二章第一节之名校毕业生占据主导地位》为网友难免辜负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