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小时候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虽然力所不及,但同情心很强,一直想做个好人,再寒酸也要在乞丐的饭钵中放几毛零钱,再奢侈坐人力车时也不还价……随着年龄的增长,力所能及的事情仿佛多了些,却连以上这些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到了。每每羞愧难当时,便给自己找一个又一个的,诸如“如今骗子太多了傻子才上当”之类的冠冕堂皇的理由。笔者曾看到过这样一幕:一位年迈的妇人捧着个瘪口掉瓷的旧碗坐在人行道上,双目无神的望着远方,眼前行色匆匆的人们仿佛只是被风吹落的树叶,无声无息的飘过。然而,就在离她不远处,正有一位老妪,佝偻着腰,一只手费力的拄着拐杖,另一只手哆嗦着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布袋,解开袋口的绳子,摸出一元钱,颤颤巍巍走向那个和她一样已是风烛残年的老妇人……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深深的感动了!
![不要太在意失败和成功 《成功九商》第二章德商之不要丢掉自己的同情心](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120277881416.jpeg)
人来人往中,只有这位老妪伸出了那只被期待的手!一位老人怜悯另一位老人。我在想,也许有那么一天,当我的脸上也被岁月刻下深深的痕迹时,我也会伸手的罢!我突然间明白,老妪怜悯的是她自己!又想起小时候一直想做个好人的愿望。难道人只有少不更事和风烛残年时才会有同情心吗?人之初,性本善。而何为善?|www.aihuau.com|35我想每个人都曾遇见过类似的这种场景,很多人也曾一毛、两毛或一块、两块表示过点点同情,但是久了、多了,终究视而不见了。只是嘟囔世态炎凉,痛斥社会无保障,却没意识到自己曾经怜悯的心正悄悄关闭。 年幼时我们富有同情心;步入社会后太多的丑恶现象让人在心里筑起厚厚的墙;而当我们老了,超然物外了,于是又人性善。这是一个可怕的规律,包括我们现在对待这些弱势群体的漠然。同情心不是廉价的,同情值得同情的人,帮助值得帮助的人。同时,能善待自己的家人,善待自己身边的人,就是善良的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个很高的境界。所以,我建议大家,千万不要丢掉自己的同情心,否则你的德商就只能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