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一家上市公司,这在财经界也算不上什么新鲜事。转眼间,半年过去了,太平洋又发生了一件轰动媒体的事。2005年6—7月间,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资金链断裂被捕的传言成为了财经界的焦点事件,而他的科龙电器旗下有一家上市公司华意压缩据说被人收购,这个人就是严介和。原来,当时太平洋集团在江西景德镇签署了8家企业打包收购协议,其中有一家便是华意压缩。除此之外,严介和还与吉林国资委签署了一揽子打包收购协议。严介和的这些大规模收购动作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2005年7月17日,我接到报社采访任务,坐上了上海前往南京的火车。事后我才得知,胡润及助手也在同一天坐这趟车来到南京拜访严介和。

严介和与胡润的一席交谈并没有回避媒体,所以当天我见证了胡润与严介和对话的全过程。胡润对严介和所拥有的资产进行了反复求证,并在当天下午参加了太平洋在自己办公大楼内举行的一个关于景德镇情况的新闻通报会。胡润虽然是第一次来到太平洋,但严介和及其企业已经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和高度关注。严介和在涉足上市公司后,曾说过:“我重组了30多家国企,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纵横,却引起了媒体如此多的关注。”也许是尝到了重组上市公司的甜头,他又对顾雏军“科龙系”的上市公司华意压缩“打起了主意”。而之所以严介和在景德镇国企打包收购计划在当时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也和这次收购计划里面有这家科龙系公司存在极大的关系。回沪之后,我写了《顾雏军华意压缩再受重击,严介和:誓将科龙赶出局》的报道。严介和的两次涉入上市公司,引起了不少财经媒体的关注,许多媒体猜测这家公司到底有怎样的背景和雄厚的实力,而更吸引媒体的是严介和在当时景德镇收购中放出豪言:“太平洋建设将用18个月的时间,让景德镇的陶瓷产量突破200亿件。”并提出未来一个月内还将收购6~7家上市公司。2004年严介和的这两次所谓资本运作,其实真正的作用是引起了各大财经媒体的关注,赢了面子。但这些表面上轰轰烈烈的收购行为,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华意压缩并未重组成功,而严介和引为经典的ST纵横虽然复了牌,但在太平洋入主后并未能改变其生产经营亏损状况。2006年,江苏南通市国资委以严介和没有履行协议为由,解除了股权托管协议,将严介和踢出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