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真的太苦了,在农村呆了三十多年,妈妈编的草鞋都舍不得穿。”草根出生的严介和曾这样感慨。严介和,1960年出生于江苏淮安。1976年高中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竞聘淮安市相关企业厂长、经理。1992年通过租赁一家面临倒闭的企业,注册成立了淮安市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开始了二次创业的过程。做什么呢?是修高速公路。1996年太平洋建设集团成立,而选择做这行竟然是因为严介和希望他的企业发展像高速公路一样便捷和快达。企业成立之初,一个淮安的小公司如何能在省内外的公路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立足。在连续跑了5次南京后,严介和才终于在绕城公路上找了一张订单。当时南京绕城公路建设开工,有三个小涵洞,那个标的金额只有29.4万,当时这个工程已经是第五包了,累计上交人家管理费要交36%。严介和及部下测算了一下,把这29.4万干下来还要亏5万块钱,怎么办呢?部下一致认为这个单子不能做,而严介和却给部下做起了思想工作,不仅愿意亏5万,还要再多亏一点。所有的部下都不理解,老板怎么叫部下多亏一点呢,应该是动脑筋如何能不能帮老板少亏一点。严介和对部下说,少亏也是亏,多亏也是亏,要看我们图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要以最短的时间、最优的质量、尽善尽美的文明施工把它干好。部下虽然都不能理解,却也不得不执行。140天的工期严介和的施工队只干了72天,原计划赔5万,结果赔了8万。等第二年春天江河解冻、冰雪消融、草木返青的时候,南京城公路指挥部一把手指挥长亲自到现场看,没想到工程在这么短时间干好,内部质量检验也是全优。后来一了解,原来是一个叫严介和的工程队第五包亏损完成的。指挥长觉得这种队伍一定把它找回来,随后严介和被指挥部从淮安请到了南京。指挥长对严介和说:“你没有总承包一级资质,我让业主指令性分包,跟着我们指挥部后面干配套,哪里需要就让你们做。”结果这个亏损的工程使得严介和从转手拿来的五包一步到指令性分包,从交36%的管理费一步到只交1%的管理费。这个小涵洞的工程结束后,严介和带领队伍又干了3 000多万,等绕城公路完工的时候,净赚了800万的利润。后来像沪宁、宁通、宁连高速,所有江苏省内重点项目,严介和没找任何人脉关系都就进去了,甚至一杯茶都没请领导喝,大家都持非常欢迎的态度。太平洋就是迅猛异常,像高速公路一样高速发展,发展到今天。大舍大得的经历后来一直被严介和在各种场合反复提到,他的原话是:“机遇对能人来说无处不在,抓住机遇是三流的,寻找机遇是二流的,能够创造机遇的才是一流的。太平洋的第一桶金,我说太平洋无原罪就在这里。我觉得比800万更重要的是口碑。” 2002年,国家允许民营企业申报总承包资质。当年9月,太平洋公司成了国内第一家也是同时拥有国家公路和市政工程两个总承包一级资质的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