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螺旋的形成与大众传媒有关,那么破解沉默螺旋固然需要商业伦理的自我拯救,大众传媒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这需要从打破媚富情结做起,在“谁受穷谁狗熊谁发家谁英雄”的理念上重新拨乱反正,至少不再为资本经营、空手套白狼之类的投机崇拜推波助澜。如果说文艺复兴或者商业启蒙运动可望而不可求,那么倡导自由竞争的正当性则刻不容缓。大众传媒迫于自身的生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观念更新,以体现自身的活力。但是同时有必要防止被既得利益者俘获,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两方面的结合就是保持变化中的不变性,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使原本有价值的观念产生一种社会孤立感。清人陆以湉在他撰写的《冷庐杂识》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杭州吴山市场活跃,有一个摊位专门出售各种成功秘诀,一位富翁正在为遭遇成长天花板而苦恼,便以三百钱的高价买回了三条秘诀,据说可以“持家必发,饮酒不醉,生虱断根。”他兴冲冲地拿回家,拆开一看,谜底竟是“勤俭、早散、勤捉。”富翁开始的时候感到很悔恨,后来一琢磨,倒也是至理名言。此后牢记在心,果然诸事顺利。大众传媒如果能够新的形式经常昭示正当经营理的本真,潜规则也不至于喧宾夺主。

泱泱礼仪之邦,五千年文明史与现代商业文明并不冲突,商业秩序的重整完全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营养,向伦理常识回归。当然,这并不是要在故纸堆中寻找商业秩序重整的现成答案,而是要发掘过去对自由正当性追求的宝贵遗产,这和近代文艺复兴的追求是一致的。潜规则的盛行其实也与传统文化有关,是对权谋文化的借尸还魂。大众传媒向伦理常识的回归就是要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兴利除弊,从古典文化中寻找新的普世价值,重拾诚信,唤起沉睡的“取之有道”的正当性诉求,使其不至于被权谋文化边缘化。商人行为本能地选择那些似乎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策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商业行为普遍趋向短期化的时候,大众传媒就不能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胡润富豪榜成为“杀猪榜”的事实告诉我们,的确有必要对财富的幸运者们进行启蒙,向未来寻找自由的正当性,即强化规则意识。不过相对于前一阶段对投机的启蒙而言,规则意识并非是钻规则空子的能耐,而是在规则尚不能规范到的地方坚守道德底线。规则的建立虽然总是落后于实践的发展,但是它必然会将投机中的新的恶性手段昭示于世,使沉默的螺旋发生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