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项目选择模型的标准
我们生活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经常听到象“我们知道的有关物理学知识的百分之九十是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版了他的相对论之后”和“我们知道的有关人体情况的百分之八十是在最近的五十年中被发现的”这样的评论,因此知识是呈指数型增长的。所有这些论述强调了对于变化管理的重要性。比如,公司为了生存,就必须制定对资源利用进行评价和再评价的策略,因为每笔资源的分配在将来都是一笔投资,许多这样的投资最终形成项目。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通过计算机动画完成的特别视觉效果在我们每天观看的那些电影和电视节目里现在已是非常常见的,然而就在几年以前它们还不为人知。当这种技术还在构思阶段时,计算机公司同影视制做公司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就是决定是否投资支持并发展这项技术。这个在今天看来显而易见是个有价值的想法,在十年前的选择却不会如此清楚,当时一家娱乐公司相对于投资计算机更可能选择对一个新的明星,一支新的摇滚乐队或者一个新的主题公园进行投资;同样计算机公司也更可能考虑对一个新的商业软件包,一台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器或者一台更快的信息处理器进行投资。
对于投资项目的正确选择对每家公司的长期运转生存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天我们都会目睹各种好的和错的投资选择带来的结果。但是这些重要的选择都能被合理地做出吗?一旦决定了是否还会改变?结果又怎样?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有效的选择模型,通过运用评价及选择模型,可以为有限的资源选择投资方向,提高收益,改善行业中的竞争地位等等。
那么面对众多的模型形式,如何选择呢?以下这些选择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A)真实性:
模型应该反映出管理者做决定时的真实情况,包括公司及其管理者的多重目标。如果没有公共的度量体系,直接比较不同的项目是不可能。例如,项目A通过加强设备可以增加公司的市场份额,项目B通过加强技术人员可以提高它的竞争地位,如果其它情形都一样,哪个更好?模型应该考虑到公司在设备、资金,人员等方面的实际限度,模型也应该包含技术、成本、时间、市场等方面的风险因素。(B)模型性能:
模型的复杂度应该足够处理多阶段问题,可以模拟项目内部和外部各种情形(例如利率变动等等),并且能够优化决定。优化模型将考虑主要的风险和项目限制条件,然后从全部项目中选出最好的项目。(C)灵活性:
模型应该根据公司的情况变动给出有效的结果。它应该易于修改,或者对于公司环境的改变可以进行自我调解;例如,税法的改变,技术上的前进改变了风险的水平标准,最重要的是,组织目标的变化。(D)易操作性:
模型的使用应该是便利的、易于操作和理解的。它不应该要求带有特殊的解释、难以获得的资料、过多的人员或者不可获得的设备。模型的变量也应该与管理者们相信的现实世界中对项目具有显著影响的那些参数有一对一的函数关系。最后,模拟不同项目投资的期望结果应该容易获得!(E)低成本:
数据采集和建模的总代价应该相对低于项目成本,并且肯定要低于潜在的项目利润。(F)易于计算机化:
信息的采集和存储简单方便,易于计算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