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学派一览表 《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九章之9.2经验主义学派
概 述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经理主义学派,这一学派以向西方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可以划归为这一学派的人很多,其中有管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大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及管理咨询人员。他们的基本管理思想是:有关企业管理的理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特别是以大企业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抽象和概括,然后传授给管理人员,向经理提出实际的建议。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的经验,通过研究管理中的成功和失败,就能了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学会进行有效管理。这是一个庞杂的学派,有的受古典管理理论影响较深,有的倾向于行为科学,有的认为系统科学也比较有用,有的介于这些学科之间。但是他们都是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以适用为主要目的。对实践经验高度总结是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主要代表人物德鲁克 彼得8226;德鲁克,当代最著名的经验主义管理学家。1909年,他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早年曾学过法律、经济、哲学等,1931年,他获法学博士学位。为逃避纳粹德国的迫害,他于1933年去英国伦敦,并任银行、保险公司及其他公司的顾问,不断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后于1937年移居美国,成为美国公民。在美国,最初他作为由若干家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集团的经济学家,后又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大企业及一些外国公司的顾问,并于1945年创办了德鲁克管理咨询公司,自任董事长。他于1942~1949年间任本宁顿学院政治和哲学教授,1950~1972年间任纽约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管理学教授,1972年以后成为纽约大学的高级教授。
|www.aihuau.com|8他的主要著作有:《经济人的末日》(The End of Economic Man)、《产业人的未来》(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公司的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新社会》(The New Society)、《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管理:使命、责任、实务》(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等等。戴尔欧内斯特8226;戴尔(Ernest Dale),美国管理学家,担任美国和国际性的一些大公司的董事和顾问,欧内斯特8226;戴尔协会的主席。他的主要著作有:《公司组织结构的计划和发展》(Planning and Developing the Company Organization Structure)、《伟大的组织者》(The Great Organizers)、《组织中的参谋工作》(Staff in Organization,与厄威克合著)、《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anagement:Theory and Practice)等。斯隆 艾尔弗雷德8226;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曾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他是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在1921~1922年间就提出了一种 “集中政策控制下的分散经营”的组织机构模式,这是事业部的雏形。斯隆于1923年任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时,在美国企业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领导方式:一种是高度的集权。企业的所有权都集中在最高层的手中。这种领导方式效率高、决断快,但随着企业的扩大和外界环境变化的加速,已逐渐不能适应需要。另一种方式是高度的分权,几乎没有集中的控制和领导。这种极端分散的领导方式也不可能使企业得到健康的发展。斯隆的最大贡献就是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经理领导。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计划、重要研究项目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斯隆认为,这种管理体制贯彻了“政策决定与行政管理分开”这一基本原则,因而能使集权和分权得到较好的平衡。通用汽车公司经过斯隆的改革和整顿以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斯隆在1963年出版的《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My Years with General Motors)一书中介绍了他在该公司的工作经验。福特 亨利8226;福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建人和长期的领导者,流水线大量生产管理技术的倡导者。福特于1899年创建底特律汽车公司,但以破产告终。此后,他与詹姆斯8226;卡曾斯、道奇兄弟等人于1903年创建福特汽车公司并任总经理。1919年,福特独占该公司,并使之发展成为美国第二大汽车公司。他在生产和管理上的最大成就,就是于1913年在占地面积为278英亩的新厂中首先采用了现代化的大规模装配作业线。工人操作时无需移动就可以从旁边和高架的供应线上获取各种零件、部件和工具。在流水作业和大量生产的基础上,汽车的生产成本和售价都逐渐降低,并扩大了销售额。如“T型车”1910年售价为950美元,1924年降至290美元。福特最早注意到通过提高工资和福利来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1914年,美国非熟练工人的日工资一般为1美元,熟练工人的日工资只有2.5美元而福特却付给工人5美元的工资。福特认为,这样可以吸引和保持生产率最高的工人,并使工人有较多的钱购买工业品,从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福特于1914年开始在工人中实行利润分享计划,每年把3 000万美元分给职工。他还设立了设备较完善并拥有专职人员的医疗部门和福利部门。他于1916年在工厂中开办职业学校,1936年创建了福特基金会,用于资助科学、教育、慈善事业,以扩大福特本人和福特汽车公司的影响。其主要著作有:《我的生活和事业》(My Life and Work)、《今天与明天》(Today and Tomorrow)、《向前进》(Moving Forward)等。
更多阅读
西方哲学智慧十三 《西方管理思想史》第十三章之13.4 日本企业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世界企业界的兴衰极具戏剧性。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之上,经历了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腾飞,不能不说有欧美各国对其大力支持的功劳,特别是欧美企业界的支持,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低
西方哲学智慧十三 《西方管理思想史》第十三章之13.4 日本文化的特质
日本文化的渊源美国一位企业家曾说过,美国在和日本的竞争中之所以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不同,也就是说商场上的胜负可以看做是文化竞争的结果。美国是典型的西方文化,而日本是典型的东方文化,它们自然存在着巨大的差
西方4第十章 《西方管理思想史》第十章之10.2,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世界格局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整个世界格局处于一个大动荡的前夕,许多矛盾在不断酝酿着、积聚着。东西方两大板块在不断地碰撞、交融、渗透。由于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不同,以及各种传统文化的差异,使整个世界的格局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状态。主
西方供给学派 《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九章之9.4计算机管理学派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将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近来,由于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管理中已普遍采用计算机。目前发达国家中,应用于企业管理和其他非数值处理的计算机占装机总数的80%以上。在企业管理中采用计算机,是
西方世界劫难4第九章 《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九章之9.3经理角色学派
概 述 经理角色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才在西方出现的一个管理学派,是英文Management Roles Approach的意译。它之所以被人们叫做经理角色学派,是由于它以对经理所担任角色的分析为中心来考虑经理的职务和工作,以提高管理效率。他们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