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帝国 微盘 《高盛帝国(下)》第22章 换岗(8)



作为自营投资者,世界上的其他金融组织很难获得如此多的业务机会。公司的客户关系网络具有强大的优势。但是对自有资本投资和并购业务来说,高盛的合伙人在资本上的确是一个不利因素。优秀的投资需要很多年才能够成熟,但是合伙人每年都要对其表现进行衡量。自营投资的风险可能集中在投资的早期,但是回报却都是在后期才能获得,这与合伙人制度的时间表无法吻合。解决这种错配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记录时间的记账方法”(dated account),也就是说进行投资的合伙人在任何时候均可享受投资回报而无须考虑回报的时间。

但是这不是弗里德曼和鲁宾所要的解决方法。他们都是技巧高明而且经验丰富的防守型选手,对于风险和未知性的警惕性很高而且善于防范。对于他们来说,更多资本承诺的组合和对于流动性的更多需求是非常直接的管理问题,应该有更好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很早以前由弗雷德8226;克里门达尔提出来的公众持股计划。

 高盛帝国 微盘 《高盛帝国(下)》第22章 换岗(8)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上市,或者正在采取行动,小心翼翼的约翰8226;温伯格已经准备好研究这个问题,但是没有作出明确的承诺:“你认为我想上市?不是我!”温伯格和其他一些人花了数年反复考虑IPO以及如何使合伙人精神发扬光大,而弗里德曼和鲁宾很快接受了这个主意。1986年12月,他们代表一致同意高盛上市的管理委员会向合伙人们做了一次失败的演示。在周六早上的会上,作为广泛公认将成为下一代领导的鲁宾和弗里德曼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表示公司今后的机会就是成为强大的交易商以及私人股权投资者,并解释了为什么公众持股能够使得公司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现在回头看看,那些参加演示会的人认为周六早上的演示会不是很成功,因为它出人意料的无力而且很不专业。最重要的原因是事前合伙人们根本没有时间对IPO进行思考,所以合伙人对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及它今后对整个组织和文化带来的影响没有进行足够的理解。在高盛,合伙制度在人们心目中,特别是在合伙人心目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大多数人相信公司的合伙制度会永久存续下去,而合伙制度正是公司持续成功的力量源泉。

每个人都能看到IPO能让资深合伙人快速致富,而对于在一周之前才成为合伙人的37位新合伙人(这一数量是之前合伙人数量的两倍)来说却非常清楚,他们很少的那点股权将被冻结,在未来的10年或者15年间,他们只能作为在任合伙人获得极少的一些财富。(鲁宾在研究这件事情的后果时,甚至觉得新任合伙人在IPO后将会有更多收益。)资深合伙人受到了照顾,因此他们保持沉默。不同的群组提出了问题。有些人对于他们积聚的财产将会曝光感到担心。投资银行家在其业务中没有对大量永久资本的需求,而且对将大笔的自有资金投入交易业务也不感兴趣。随着会议讨论的进行,对失去前辈合伙人多年培育而且希望能够代代相传的合伙人制度将面临的风险,合伙人的情绪逐渐高涨,甚至有人悲愤落泪。反对的声音如此强烈以至于到了放弃准备IPO的地步。但是鲁宾和弗里德曼都决心改变高盛的结构、战略、运营、激励机制和控制体系,并投身于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承担风险、运用技术、加强纪律和对资本的运用。

约翰8226;温伯格选择坐在和管理委员会距离比较远的位子上,可能从表面上也说明了他对这个建议不支持,在台下的合伙人听众们都知道如果上市的话他的股份价值会超过1亿美元。周六晚上没有作出任何决定,按照惯例召开的晚餐舞会在索斯比举行。

|www.aihuau.com|14

周日早上,在会议重新召集以前,新晋合伙人聚在了一起。如果他们同意,他们能够以37票阻止决议的通过。史蒂夫8226;弗里德曼随后到场。他非常生气,并坚持说不应该有任何利益集团来阻止决议的通过,每个人都应该自行以公司整体利益为标准进行投票。“你们不需要把自己当做特里莎修女,投票是应该考虑个人的利益,但是起码有一半要从对高盛最有利的角度考虑吧。”新晋合伙人们被吓住了:他们知道弗里德曼特别支持IPO,而且他们还知道他们的合伙份额将来会由管理委员会决定。

执掌投行服务部多年,而且为他弟弟提供过很多无价建议的吉姆8226;温伯格站起来就忠诚的管理和合伙人的职责范围讲了一段话。他认为上市的建议毫无疑义。现任合伙人有责任把他们继承到的传统作为管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另外,他没有兴趣阅读报纸上关于合伙人收入的文章。对于很多人来说,这说明约翰不太喜欢IPO这个建议。就如吉姆8226;温伯格以前经常做的一样,他获得了合伙人的同意。不需要再投票了。

有人认为,随着对IPO的反对,关于合伙制度的传统价值观应该得到加强,合伙人将更加投入地参与公司的建设。有些人相信全球化的战略获得了认可。还有一些人担心贪心的精灵已经被从瓶子里放了出来。而对很多人来说,从住友注入资本说明战略成长和国际扩张所需的资金不一定需要通过IPO来解决。其实根本无所谓。高盛的合伙人们在心理上还没有作好高盛将成为公众公司的准备。

当公司不上市的决定公开后,鲍勃8226;鲁宾对全公司说:“作为公司的合伙人,我们不是公司的拥有者。我们更像承担诚信义务和发展企业文化的人。我们确实不认为我们有权出售高盛。”

1992年12月11日,公司通过电子邮件召集所有能到会的合伙人参加在百老汇大街85号的15层会议室举行的临时会议。高盛的合伙人当时认为鲁宾和弗里德曼可以执掌公司5~10年。

没有人会想到克林顿最后会当选总统。10天以前,被任命为国务卿的沃伦8226;克利斯托弗给鲁宾打来电话希望他出任财政部长。但是鲁宾说华盛顿对他而言太陌生,而且觉得劳埃德8226;本特森相关经验更为丰富,他才是最佳人选。后来克利斯托弗和其他人促成了鲁宾去白宫担任经济政策协调职务。

“我可以问问一些非政府人士的建议吗?”

“比如谁?”

“嗯,我想知道史蒂夫8226;弗里德曼怎么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4618.html

更多阅读

销售心理学全集 《销售中的心理控制术》第四章

 第四章“金钱术”——让客户为之怦然心动的心理策略聚宝盆可能是我们小时候听过最有诱惑力的故事,或许你和我一样也曾经幻想过,假如自己也能拥有一个聚宝盆,就可以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今天的分享,就从现代聚宝盆的销售

高盛帝国 微盘 《高盛帝国(下)》第22章 换岗(6)

鲍勃8226;斯蒂尔回忆道:“鲍勃和史蒂夫认可一样最重要的因素:大脑。他们总是寻找最聪明的人。”但是这种仅仅对智力的关注不是每次都正确的。而另一个合伙人则回忆道:“史蒂夫和鲍勃都非常理性,但他们忽视了人性的有些方面也很重要。”

高盛帝国 读后感 《高盛帝国(下)》第22章 换岗(9)

在参加完阿肯色州一个长长的会议之后,从未想过要去华盛顿而且也不太熟悉克林顿的鲁宾要去华盛顿了。第二天一早,当他回到纽约时,他直接去高盛和合伙人们会面并告诉他们他的决定。他非常疲惫,而且饥肠辘辘。从小石城到纽约的飞机上,他写

高盛帝国 微盘 《高盛帝国(下)》第22章 换岗(8)

作为自营投资者,世界上的其他金融组织很难获得如此多的业务机会。公司的客户关系网络具有强大的优势。但是对自有资本投资和并购业务来说,高盛的合伙人在资本上的确是一个不利因素。优秀的投资需要很多年才能够成熟,但是合伙人每年都

高盛帝国 mobi 百度云 《高盛帝国(下)》第22章 换岗(7)

在过去,合伙人中的大部分人常年拥有相同的份额。这种情况不会再有了。在第二次两年评估之后,以业绩为基础的差别产生了作用—合伙人知道其他人的份额。合伙人份额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明显,合伙人越来越频繁地要求取消合伙并只承担有限

声明:《高盛帝国 微盘 《高盛帝国(下)》第22章 换岗(8)》为网友那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