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分为两种,或者举重若轻,或者举轻若重。所谓“轻”是指承诺时的信心与期望值,“重”指的是执行过程中专业的准备与对承诺的根基,某些人专门适合去显示信心与做出承诺,另一些人就是勤勤恳恳、专心把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到最好。
假如用对了人,这两类特性都是值得提倡的优点。但用错了人,都可能成为导致系统性崩溃的核心要素。
先说举轻若重。
举轻若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是一种专业精神,所谓食君俸禄,忠君之事;或者更通俗地说,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没有这种态度,别人就不敢以事相托,就没有有基本的信任。
举轻若重是夯实的泥土,是落地后的塌实感觉,是安全感与归属感,虽然不一定看到全局,或者被嘲笑做盲人摸象,但毕竟有专注的精神,有一种浑然忘我的入定与洒脱。
所谓“重”是专业素养与理论根基,更需要有一种稳健的心态。而“轻”则是一种舍我其谁的雄霸之气。
举轻若重的人也是很守时的人,尤其是在对自己关键的时机。
甚至他们会由于过分强调守时而忘记带前一个晚上花很长时间准备的重要资料,尽管回去取往返只需要不到5分钟的时间。也会考虑到守时的因素而没有回去取。细细想来,怕迟到的时间太长而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不好,其实还是举轻若重的人心里紧张。
一般很负责任的人都习惯举轻若重。比如在事前准备得很充足,而且随身带许多资料,希望把自己能够带的可以说明的东西都带着。即使知道仅仅有很短的时间,1个小时、半个小时甚至是十分钟,有些言而无信的人还会爽约或者让人等待很长时间,但总是希望自己一次能够说明非常多的东西,一次就能够有质的飞跃——尤其是第一次会面。
每个人都曾经有多这样的阶段。
在业务拓展方面的表现是在会见客户或者是在给客户打电话的时候,准备了相当多的资料,希望能够面对客户娓娓道来,如果突然发现其中的一部分不见了,或者是有一些小的瑕疵,就往往会“急出一身汗”;在广告方面总是希望用长文案将自己所要表现的娓娓道来,能够说明的东西越多越好,却没有考虑过对方的心理;在异性面前是总希望对方对自己的第一印象是博学多才而且会滔滔不绝地来炫耀。
一般刚入道的人往往都会如此举轻若重,因为珍惜自己得到的每一次机会而煞费苦心,以不浪费每一次机会。却由于每个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效果适得其反。
再看举重若轻。
举重若轻需要有前瞻性的全局观念,需要有指点江山的豪迈与大气,需要有敢于承担责任与损失的勇气。需要不仅有准确的方向感,有正确的决策以及必要的投入,让下属有安全与可信赖的感觉。
这就需要从财力上、从道义上、性格上、以及情感上、心理上都能够满足下属员工的需求,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领导需要在有自知之明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举重若轻,不要让人看到你的胆怯。领导是下属的主心骨,领导的信心决定下属的士气。
举重若轻的人自然也是很珍惜机会的,但他的心里有一个分寸,除了非常正规的提案或者是竞标场合,几乎不带任何资料,有的时候甚至连名片也不带。他们介绍自己的时候往往言辞很少,更多的是听别人介绍。但他总是能够在很细微的地方让对方对自己感兴趣,主动与自己联系。在举重若轻者看来,到处都有机会,而当前所面对的也不一定对自己就真的是机会。他们只是表明“我是做什么的,有相关需求请与我联系”之类的东西。他们在广告方面,在异性面前与习惯于举轻若重的人截然相反。
不成熟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去关注那些长得靓丽或者是有独特气质的异性。尤其是在公司招聘新员工的时候,对认识“新人”往往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后来心态逐渐淡薄后,感觉没有必要那么紧张,也没有什么可期待与好奇的。
其实如果有缘保持交往,以后再说也不迟,没有缘分的即使想保持联系也是浪费时间、浪费感情。总是有比那做梦更有价值的事情值得去做吧!
单纯的举重若轻难免飘忽而难免对专业度上有怀疑,难以让人意识到价值与意义,而单纯的举轻若重又会让人对效率上有怀疑,难以控制进度;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举重若轻的领导远见,有举轻若重的专业素养,当然,这两个极端都组合到一个人身上是具有相当高难度的。
但总体而言,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是性格使然,也并不是说人就有高下之分。但大体而言,新人或者是不成熟的人(比如业务人员、专业顾问、营销策划型的人)大体就是举轻若重的;老道的人(比如经理主管甚至总裁级的)处理事情都是举重若轻。
至于谈判与沟通的策略,即使是专业人士,都要吸收举重若轻的见面谈话重点:
做自我介绍,看双方资源,提出合作层面与双赢的模式,预约到公司考察的时间。(需要考虑公司各项目经理的时间与相关的准备)明确考察的目的,对于合作模式有一个大概的认同,并分头提出待讨论的合作方案给公司老总(或相关的负责人)。
即使是只负责摇头或者点头的决策人士,也要学会用严谨而专业的态度,给对方以更稳健、更扎实的感觉。
贾春宝
2009年7月21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