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三驾马车驱动企业创新战略



     相对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低迷状况,中联重科回暖的势头似乎越来越明朗。

  记者从中联重科了解到,截至前三季度,其核心业务之一,建筑起重机事业部的销售同比增长了15%,其中塔式起重机出口更是同比增长了逾36%。在整个行业徘徊在寒冬的时候,中联重科在不断收获着难能可贵的点滴增长和复苏。中联重科精心打造的“创新引擎”在寒冬里显出功力。

  “创新”在这个冬天日渐成为高频词,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中,再次明确强调了企业和市场对于科研成果的引导作用。其中谈到“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中联重科正逢其时。

  脱胎于科研院所的中联重科,在过去的21年里,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成为了中国企业界长跑比赛中的佼佼者。中联重科实现快速增长的发展历程,其实也是其破解技术、体制、文化三重壁垒,化茧成蝶的过程。

  立体化技术创新掌握国际话语权

  与公众对中国机械行业的理解不同,体型硕大彪悍的工程机械,对创新的需求并不比其他行业低。雄伟壮丽的跨江大桥、高耸入云的地标建筑,每一个公众耳熟能详的工程的施工场地,都是工程机械行业科技研发能力的考场。

  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创新标兵,中联重科旗下有13大类别、86个品种, 800余规格的产品,并且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如此庞大的家族的每一个产品,其创新驱动究竟如何运作?

  据介绍,中联重科目前的研发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持续上升状态”, 有着业内唯一的两级技术创新平台——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城市公共装备技术研究院和博士后工作站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负责产品开发与共性技术研究的企业级创新平台,形成共性技术、产品、关键零部件相互支撑,资源充分共享的持续创新体系。

  十八大代表、中联重科中央研究院院长付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套平台间实现了充分的资源共享,在此之上,可以进行所有产品、共性技术、关键零部件及国家级的创新能力体系建设。

  据了解,中联重科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用于研发。创新在企业中的战略性地位和大手笔投入,带来了中联重科知识产权成果的爆发式增长态势。仅2013年上半年,中联重科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量136 件,同比增长800%,继续保持了行业第一。

  201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乔迁——从工程机械传统强国英国迁往中国,正式落户中联重科,自此,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有了在国际标准修订中的“话语权”,站在技术金字塔的最顶端。随后不久,中联重科就用全球最长臂架泵车、全球起重量最大的全地面起重机等多项世界纪录证明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实力。

  与此同时,中联重科的国际专利申请力度也得到增强,国际专利已经覆盖美国、德国、欧洲、印度、日本、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技术创新的支撑之下,中联重科频频斩获海外千万美元的大单。

  体制创新全面激发企业活力

  中部城市长沙已经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之都,中联重科的前身——长沙建机院更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摇篮”,而中联重科在行业内也一直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不仅仅指中联的科技创新,更多是指中联重科在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

  从一家科研院所起步的中联重科,经历了科研院所改制、股份制改造与上市、国内大型并购重组、大型跨国并购,在体制创新方面,中联重科走在了同行的前列。

  在中联重科刚刚起步时,体制掣肘成为中联重科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障碍,“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身份很难在市场上有大的作为。为此,中联重科开启了“一院两制”的新模式,以“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的名义开展市场化运作。这次尝试为中国科研院所走科技产业化道路吹响了号角,也为中国科研院所的改制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道路。

  “一院两制”是个过渡手段,却开启了中联重科体制创新的大门。在其驱动之下,中联重科开创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整合海内外资源的成功范例,利用资本杠杆,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质资产,实现快速扩张,并构建全球化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网络。截至目前,中联重科9次海内外并购,均卓有成效。

  纵观中联重科的发展历程,在体制创新上,一方面中联重科技术创新优势继续,形成了科研支持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在改制重组收购中,中联重科实现了一家国有科研院所到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转变,也为科研院所产业化乃至国企改革树立了典范。

  文化创新撬动全球化未来

  在持续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支撑之下,中联重科在过去21年的时间里实现同业少有的快速发展。在今天国际化加速的大背景之下,中联重科认为未来将更多地依靠文化创新赢得舞台。

  其实,从中联重科国际化迈开大步的瞬间,文化创新就被其体认为企业的重大使命。2008年中联重科对意大利CIFA的收购,规模之大、整合之难为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史上里程碑,这其实不仅仅是一次企业收购,更是一次文化融合的考验。

  在这起震动业界的并购之后,CIFA在欧美同行中,率先走出金融危机影响,而中联重科以“包容、共享、责任、规则、共舞”的理念,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亲自为董事长詹纯新先生颁发“莱昂纳多国际奖”。

 中联重科:三驾马车驱动企业创新战略
  在中联重科的各大工业园区,都写着“至诚无息,博厚悠远”这八个字,这是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取意于《中庸》第二十六章的一段话,也是这家工程机械巨头的核心价值观,其阐释是“诚信、执著,包容、担当”。

  技术和体制的创新,驱动的是企业的今天,而抵达“形而上”层面的文化创新,则赋予企业一种直面未来的气质。于是我们理解了詹纯新曾经说过的话——“我们企业的使命不是对国际标准的仰望,而是要把中国的标准变成世界的标准。”或许这才是中联重科带给中国企业最宝贵的思考和借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372.html

更多阅读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中国式“竞争” 中联重科竞争优势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中国式“竞争” 过去十年,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之间发生了诸多事件。这两家同行公司几乎同时从湖南创立、发展、壮大并跻身世界工程机械一线阵营,掌舵人詹纯新和梁稳根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拿下被称为“中国经济奥斯

转载 马乔:还原中联重科造假案转载

原文地址:马乔:还原中联重科造假案【转载】作者:李蒙记者马乔:还原中联重科造假案这些铅字不过是资本利益和政治利益的竞技场。人人都想在媒体上插一脚,把媒体当竞技工具。媒体人就是那个署名,而已。  很多媒体人对媒体看似拥有的权力

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之比较 600031三一重工

屈孝国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同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标志性企业,也是湖南工业的标志性企业。两家企业同处湖南长沙,从事相同的工程机械行业,在具有颇多相似点的同时也有不少的差异。笔者从2006年开始关注这两家企业,到目前为止已经整整6年

中联重科:营造独董履职的“独立”氛围

      说起独立董事,人们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花瓶独董”一词。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独立董事往往沦为董事会中的边缘人。在独立董事普遍失语的当下,怎样尽责履职仍然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焦点。针对某媒体的《三一恨别长沙》、《三一

声明:《中联重科:三驾马车驱动企业创新战略》为网友画船听雨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