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0万人的聊天室:利用社交网络提升百倍业绩》(1)



书名:3300万人的聊天室:利用社交网络提升百倍业绩

作者:朱丽叶·鲍威尔

书号:978-7-111-29386-6

定价:32.00元

内容简介: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ing)正在商界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本书描述了从奥巴马竞选团队成功的网络营销策略到高科技、媒体、时尚行业、金融界、零售业的网络策划等,结合一些最佳的实践活动,向我们展示如何避免危险的陷阱,轻松搞定intel时代的社会网络。本书适合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阅读,对网络媒体人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朱丽叶·鲍威尔是一位社交媒介专家,集会智库公司(The Gathering Thing Tank,www.thegatheringwebsite.com)的创办人,该公司专注于举办有关科技、媒体、娱乐与商业社群的创新论坛。

鲍威尔有16年的广播电视经验、10年交互式与新兴媒体内容制作与发展模式的经验,她最热衷的事情就是:认识人、经营社群。

向她请求咨询服务的对象包含企业、政府单位及刚成立的媒体组织、包括红牛(Red Bull)、一级方程式赛车车队、谋智网站(Mozilla)、微软、Compaq计算机公司、川普国际(TrumpInternational)诺基亚、联合国、美国司法部、Paltalk实时通信软件和Rocketboom影音部落格等。

对《3300万人的聊天室》的褒评

朱丽叶·鲍威尔为企业如何利用社交网络提供了一本非常及时的教程。本书是积极进取的企业家、活动家、品牌管理人及C-level级主管的必读书。

——杰夫瑞·史蒂华(Jeffrey Stewart),企业家,

Mimeo、Urgent Career、Monitor110创始人阅读朱丽叶·鲍威尔的书,犹如阅读最善社交人士的秘密交易文件一样。我第一次见到她,她就立刻抓住我的手向我介绍当时房间里最重要的人。我现在拿起她的书时的感觉犹如初见。翻阅这本书的每一页,你都会觉得她在孜孜不倦地带领读者踏进社交网络,迈向权力的殿堂。

——艾米·舒斯特(Amy Shuster), MSNBC编辑朱丽叶非常清楚如何走进社交网络。她从这个灵活而无孔不入的媒体时代挑选出趣闻故事、实用建议来款待我们。

——大卫·索普(David Thorpe),

奥美广告公司的全球主管如果你拥有一个公司或者正打算创立一个公司,又或者你急于想知道社交网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那这本书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入门教程。可靠的社会科学理论是骨架,栩栩如生的故事是血肉,这本书真是通俗易懂。

——霍华德·莱茵戈德(Howard Rheingold),

作家,斯坦福大学和伯克莱大学教授社交网络揭示了真理的力量,从而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交往、关系和价值变化速度要比我们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快得多。对于某些人来说,变化的速度让人感到惊恐;而对于另外一些人,却倍感振奋。在《3300万人的聊天室》中,朱丽叶·鲍威尔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变化极快、接近疯狂的数码生态系统,展开一个非常充实的旅行,同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现代文化中日益重要的权威性的实用建议和极具洞察力的见解。在书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人物,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真正成功的社交故事,因而也受到如何利用现代技术的力量来使自己和公司名利双收的启发。

——迈克·斯宾塞(Michael Spencer),富豪社交网络

ASMallWorld技术主管在这本扣人心弦的作品中,朱丽叶·鲍威尔向你展示了社交网站的力量、活力和为人们创造的机会。从TED新负责人克里斯·安德森有趣的传奇开始,她娴熟地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精彩的文章,让你不得不想——怎么不是我呢?社交网络的力量对于那些已体验过的人来说,都会觉得它非常了不起;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还对它持怀疑、警戒和不信任的态度。放弃控制?最有力的控制?嗯,看她的回答——是的!我已经尝试过了,让650位作者一起创作一本书——一本破天荒的书,但对于这本书,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创作。正如鲍威尔描述的那样,一开始很难,放弃控制非常难,但她指出的好处却是真的。试一下——你就知道!

——查克·豪斯(Chuck House),斯坦福大学

Media X项目执行董事所谓数字社会就是要不断扩张和融合人与人的关系与理念,其途径也开始慢慢为我们所了解。《3300万人的聊天室》分享了一个局内人的观点和见解,向我们展示了经济、娱乐、政治是如何在社交网络这个美丽新世界中彼此联系的。

——肯尼·米勒(Kenny Miller), MTV全球

数字媒体部创意总监、执行副总裁如果你觉得设计网络不过是些小孩或技客(geek)玩的东西,或者对你来说实在无关紧要、不值一提,那么还是再好好想想。朱丽叶·鲍威尔在书中告诉你人脉的力量、赢得受众的策略以及通过新工具、新技术如何轻松快速建立一个社区的方法。这本书没有晦涩的术语,对于那些从未涉足这个领域的人来说应该是通俗易懂的,而那些经验丰富的社交人会觉得它妙语连珠。朱丽叶认为社会资本能使企业健康运行,只要建立了社会资本,迟早它会转换成银行里的资本。书中所举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使她这个观点看起来极具说服力。

——保罗·布兰南(Paul Brannan), BBC互动新闻副总编不管你是书呆子还是机敏的小博主,或者是一个商人,只要你正尝试着利用最新的因特网工具以求胜人一筹,朱丽叶·鲍威尔的这本书都能增进你对社交网络的理解。

——约耳·德雷福斯(Joel Dreyfuss),全球知名投资风向标

《红鲱鱼》(Red Herring)杂志主编朱丽叶·鲍威尔的《3300万人的聊天室》是课堂教学最完美的选择。鲍威尔非常清楚,社交网络是找到志同道合的网友的最佳途径,不管是追求共同爱好,达到某一目的,或者创立发展某一企业,哪怕仅仅在网上或现实生活中建立一种社区观。棒极了,鲍威尔教授,干得漂亮!

——比尔·索贝尔(Bill Sobel), Sobel Media,

NY:MIEG,www.nymieg.com朱丽叶·鲍威尔非常聪明地从多种角度回答了为什么你需要深深地参与新的传播沟通结构。本书讲述了一些领导者们的小故事,朱丽叶为你迈进那间房间(网上聊天室)做好了所有准备。

——克里斯·布洛根(Chris Brogan),chrisbrogan.com

商业顾问,社会媒体专家朱丽叶·鲍威尔为采纳社交网络——不仅仅是最新的技术趋向——来经营生意提供了一个非常精彩非常扼要的说明。不管你是一个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新手,还是资深专家,朱丽叶概括了与对社交网络感兴趣的生意人最相关的主题和理念。

——杰弗里·戴迟斯(Jeffrey Dachis),美国剃刀鱼(Razorfish)

公司的创始人之一;Bond Art&Science资深合伙人;

美国生产者行会新媒体委员会主席社交网络不再只是为了吃顿早餐。《3300万人的聊天室》展现了它用一种我们从未想过的方式来超越市场营销,宣传人与人、公司与公司间的交往。谢谢朱丽叶正确地看待了这个问题,谢谢社交网络带给我的无数个不平静的夜晚。

——大卫·布卢门施泰因(David Blumenstein),

 The Hatchery创始人之一朱丽叶·鲍威尔更人性地看待了网络上正在发生的社会变化,不管是在表述Myspace和Facebook那样的新工具,还是在解释像病毒性传播和社会资本那样的重要概念的时候。

——克莱·舍基(Clay Shirky),纽约大学研究生互动

电信项目(ITP)副教授;《大家都来了》

(Here Comes Everybody)一书的作者我们都承认社交网站和人们用来交往合作的技术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发明。但它们意味着什么呢?它们能不能及如何被用来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呢?根据她自己的经验以及The Gathering Think Tank的见解,朱丽叶·鲍威尔有力地回答了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本书讲解透彻,以事例说明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因此对于管理者和普通大众来说,它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下一种经济形态的原始资料。

——劳伦斯·威尔金森(Lawrence Wikinson),

氧气媒体(Oxygen Media)创始人之一及副主席;

Global Business Network创始人之一及总裁;

Heminge&Condell创始人之一及主席朱丽叶捕获了社交网络的力量及其带来的机会。不管是要将你自己的公司还是一个全球性公司的影响最大化,你都能从这本书中学到很多东西。变化又发生了,这本书帮助你将其资本化。

——道格·津盖尔(Doug Zingale),微软公司

Zune战备伙伴关系总经理新出现的全球性力量对于很多商务人士来说还是很陌生的,而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入门选择。网络空间里,想法像野火一样传播迅速,巨大的财富甚至爱情也会在这儿产生和破灭——但没人能够主导一切。该书短小精悍,信息量丰富,所描述的世界处于两种时期的中间过渡,一边是我们熟知的文明的尽头,一边是人人紧密相连的乌托邦式的未来,而究竟更偏向哪儿,取决于读者自己的见解。

 《3300万人的聊天室:利用社交网络提升百倍业绩》(1)

——布兰·费伦(Bran Ferren),智力国际(Applied Minds)

公司首席创意官,迪斯尼梦想工程、创新科技和

迪斯尼研发部前总裁在网络时代,阅读《3300万人的聊天室》可以成倍增加你的净价值,它同时是一种很好的娱乐过程,因为在这里,你将看到有关第一个社交网络的内幕消息、über-hip TED会议的情况,以及一位来自新泽西州的率直的葡萄酒专家是如何成为小名人的。这本书推敲仔细、分析到位,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实用价值,不管是刚刚创建博客的人,还是《财富》500强企业的CEO。我强烈推荐你读这本书,否则,你就要当心被别人迅速赶超了。

——蒂娜·卡普兰(Dina Kaplan), blip.tv创始人之一

兼首席运营官;Bob Kaplan,哈佛商学院教授,

《平衡计分卡》作者之一1985年,我进入网络空间,那个时候其实还不是这么称呼它的,我想为社区寻找一个新的环境——一个新的“地方”,可以提供人类最本质的那种互相依赖,这种依赖曾经也是农业小镇的根基,而现在就好像怀俄明州的矿井一样,已随着家庭农场一起干枯。自从那个时候起,尽管这个时代的电子前沿领域爆炸性的发展,但我一直觉得我的这个梦想永远停留在将来。但也许不是吧。朱丽叶·鲍威尔证明了,群居生活的火花正在这个广阔“神秘”的空间自我延续着,我们或许都能相聚在这个空间。当我们需要希望的时候,这本书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约翰·佩里·巴洛(John Perry Barlow),

Grateful Dead乐队作曲和网络活动家朱丽叶·鲍威尔并不仅仅是一个社交网络专家,她的观点对于任何想要创建社交网络的个人或公司而言,都是很有用的。

——奥瑞·布莱福曼(Ori Brafman),《纽约时报》和

《华尔街日报》畅销作家,其作品有《摇摆》等

谨以此书献给鼓励我公开自己见解的Napier Collyns,献给我的家人Guy Laliberte、 Ron Dennis、 Moses Zanaimer、 Bran Ferren、 Art Chang和我的母亲Marcelle Lapierre,我的堂兄妹Nicole、 Michael Jr.和Ginger-Lei,是你们告诉我选择正确的朋友对于生命的价值。

新互联网生态:从交易到交往

资深媒体人、ZiffDavis媒体集团(中国)战略发展研究主任、

原《中国计算机用户》及《软件世界》杂志社总编辑段永朝我敢打赌,读完这本书,你一定愿意立刻推荐给自己的好友——只要在你的微博上写几句话就可以了。

这倒不是说读完这本书,就像书名说的那样——《3300万人的聊天室:利用社交网络提升百倍业绩》,你的交往圈子能立刻扩张到……别说3300万,3万也足够厉害的,呵呵;也不是说你的业绩真的立刻能“提升百倍”。挖空心思只是想结识更多的人,添加更多的“好友”,可能要略感失望,因为那只是“社交网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你怎样“养育”你的社交网络。

我推荐的理由很简单:这本书能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社交网络”。

为什么我的“圈子”人气不旺?

“圈子”可以说是Web2.0的典型特征。

从聚友社区(Myspace)、图片与相册分享(Flicker)到交友脸谱(Facebook)、视频分享(Youtube),从国内著名的校内网、开心网、饭否到校友网、5G、海内网,热衷于“邀请”“加入”“分享”的人们,掀起了继博客、威客、播客、掘客、换客、拼客之后,新一轮个性鲜明的“社交”热潮。

这轮热潮还有一个叫做“六度空间”的理论作支撑。

“六度空间”有个美妙的假设:通过6个人就能找到世界上的任何人。前不久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了一个好玩的工具“人立方”关系搜索,虽然很初级——但你可以试试,随便输入两个人的名字测试一下,你会发现连接这两个人的关系桥梁,不会多于6个。

不过,调查发现——其实不用调查,你自己就能感受到——绝大多数“社交网络”注册账户其实是休眠账户,自己创建的圈子或者参加的圈子,好像要么人丁不旺,要么人气不足。

你的圈子人气不旺,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从“你认识”到“认识你”

在这本125页的书里,朱丽叶·鲍威尔提到了很多例子。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生约翰尼·琼·李,在2007年的时候,做了一件小小的事情:他用手边能得到的元器件,成功改装了任天堂风靡全球的游戏手柄Wii,要知道40美元的玩意儿对学生来说不是个小数。约翰尼的改装不但成本低廉,而且性能提升了“一百倍”,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图纸全部放在了Youtube上——不到一年,访客竟达到了1000万人,约翰尼成了玩Wii的“小名人”。

朱丽叶写道:“社会活动家(Social Influencers)——小名人的另一个版本——总能不知疲倦地赶到任何活动的现场,他们知道自己是谁,他们习惯于取乐大众,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激情。他们关心他人,努力帮助他人进步。由于他们为别人的幸福而努力,大家都觉得他们很诚恳,他们自然地对他人产生影响。”

社区里“活跃分子”的“名气”看上去是自然形成的,但其背后却是一系列“不知疲倦”的奉献,包括耐心回答网友的提问,热心帮助网友解决问题,及时更新自己的“状态”,勤奋写作,总是有新的图片、视频、文字发布,认真处理每一处链接、引用……

这看上去很容易,不是吗?但做起来很难,坚持做更不易。约翰尼成功的秘诀(假如有的话)就是,他不但亲手做改装,并且免费把它放到网上供大家分享,然后热心回答网友的各类问题。

著名的维基百科的创始人(Wikipedia)杰米·威尔斯就是这样一位热心人。他充满激情、活力四射,从不摆臭架子,但却乐于跟他的八位同伴在纽约“一个沉闷的办公楼里”专心致志地摆弄自己喜欢的事情。

到底什么是“人脉”?

朱丽叶说,“一个公司拥有好人脉的员工越多,这个公司处在该行业中心的几率也越大。”也就是说,社交网络中的人脉关系正是“业绩增长百倍”的秘诀。但是,“人脉”一词在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为资源的环境下,似乎有特别的含义。

传统市场体系中的“人脉”某种意义上是“消息灵通人士”“权贵阶层”“独占资源和垄断者”私有的领地。这种“人脉”往往以高档会所、富豪俱乐部、私家酒会的形式,存在于上流社会。通过这种“人脉”关系,采矿权、地租、股权、运营证以各种私密的方式交易着,市场只是这种交易的外部表现。

互联网社区中基于信息的交换方式,并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而是类似“礼品经济”的“交往方式”。

1000多年前迁到新西兰北部的毛利人,是迄今存世的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据法国社会学家莫斯的研究,毛利人遵从一种叫做“库拉”(Kula)的交换方式。它的规则是:一个主人把自己的某个物品(如项链)转送他人,这个礼品就成为库拉;此人又再次转送另一人,如此循环转送。直到有一天,某人愿以同一等级的物品(如手镯)交换这个项链,于是手镯又可能沿赠送的原路,返回到项链的原主人那里。

手镯和项链各自朝着库拉圈(Kula ring)相反的环状方向循环。值得注意的是,“库拉”是不能“据为己有”的,它只是“暂时”在这个人或者那个人手中,每个受赠者都无权把“库拉”消费掉。毛利人的“库拉圈”可达方圆几百海里,人们可能从未谋面,但所有交换的参与者都知道他们的名字。

这个有趣的故事被莫斯称作“礼品经济”。在这种“礼品”交换中,比“交换物”更加珍贵的,是“交换中传递的信任”以及对“库拉”背后某种神秘力量的敬畏。

这种神秘力量,据莫斯的研究,毛利人叫做“豪(Hau)”。

在朱丽叶的故事里,这种类似“库拉圈”的东西被叫做“反馈环”。那些把自己真实的简历、真实的感受、耳闻目睹的点滴记录、小发明、小制作认真发送给“圈子”里朋友的人,其实就在构造这样的“礼品圈”。这些对别人有用的东西,透过无数人的传播、再传播,总会到达需要它的人那里。久而久之,你在圈子里建立的就不仅仅是“知名度”,而是“可信度”——从此,令你振奋和激动的景况出现了,潮水般的赞誉、共鸣、求助,当然还有完善、修正、批评,蜂拥而至,很快你就发现你的影响已经大大超过了你的想象,你真的在跟3300万人聊天!

在急切地把这本书推荐给年轻人的时候,我想说的是,当你读过这本书受到激发、激励,以致卷起袖子,开始锲而不舍地、认真地、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博客、留言、简历、日志,勤奋地每日浏览、更新、回复的时候,你需要坚守的,只是自己的信念。

透过这本书和你的实践,你完全可以自信的是,这种社交网络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传统资本、金钱可以衡量的程度。用最简单的话说:“交往”,而不是“交易”,已经成为未来价值的新的构造手段。

一本神奇的书

中国网络策划第一人、实战派网络营销专家、

通王科技首席顾问王通看到《3300万人的聊天室》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我觉得很奇怪,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但是它却强烈地吸引住了我,让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自己过去走过的路,也发现了许多新的网络营销思想。

2000年的时候,17岁的我刚进入互联网领域,还是一个无名之辈,一无所有。但是,我明确地知道如何才能成功,因为当时我记得一个简单的公式,成功=30%能力+70%的人脉。而通过互联网,是可以快速获得人脉、积累名气然后创造财富的。

第一年,我获得了大量的人脉。

第二年,我积累了在圈子内的名气。

第三年,我白手起家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网络营销策划公司,客户络绎不绝。

2001年初,我创立了第一个网站:创业者俱乐部,然后聚集了最初认识的几十个网友在里面探讨创业的想法、思路、资源,并通过网络组织大家探讨交流、相互合作。同时,我又与几个朋友合作搞了一个点子网,我每天都要求自己发一个创业点子,积累得多了,其中自然有许多是非常不错的想法,竟然吸引来了许多风险投资公司、老板、有钱人主动给我打电话,让我写商业计划书,他们想投资来做,当时这令我非常兴奋。当时的点子网上,很多人想到一个好点子,都把点子当宝贝,想靠点子发财,其实那只能是做梦,因为能想到点子的人很多,但是能够把点子变成现实的人很少很少。所以,尽管不少人支持我来做,但是我深知自己能力还不行,我并没有头脑发热,而是与他们交流,向他们推荐我认识的人和项目。

ⅩⅧⅩⅨ再后来,我每天想到一个好的点子,都会主动去寻找能够把这个点子实现的个人或者公司,然后免费把这些点子送给他们,例如腾讯、百度当年都用过我的一些创意。免费的帮忙,没有创业者愿意拒绝,于是,我就慢慢认识了非常多的名人。例如当初的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老榕,他总主动与我交流对电子商务的思路和想法;例如中国站长第一人高春辉,我在网上帮了他很多忙,甚至免费帮他写商业计划书,后来还到他的团队中帮了两个月。想成名,就要多和名人打交道,认识的名人多了,慢慢我在业内也小有名气。

后来,我干脆从大学退学,到全国各地去玩,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业内网友接待,在那里帮上一段忙,然后又去另外一个地方,融入另外一个创业项目,继续免费帮忙。于是,我积累了非常多的人脉,同时也积累了非常多的实战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

(1)网站赢利模式。

(2)网站推广技巧。

2002年的时候,中国互联网泡沫彻底破灭,绝大多数网站都面临赢利模式和推广的问题,但是当时国内没有什么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每当我把这些实战经验写出来,发给一些网站和论坛之后,都非常受欢迎,转载量也非常巨大,一篇文章发表出去,很快就有几百家甚至上千家网站转载。其实,当时我的文笔很差,错别字也很多。但是总体而言,比较通俗易懂,读者看过之后,可以马上按照我写的技巧aihuau.com去操作,很快就可以见到非常好的效果。同时我用来当案例分析的网站,在我的文章发布之后,许多都会引起业内震惊,最后高价把一些大公司收购。例如hao123,在我写之前,互联网圈很少有人关注这个网站,我那篇《中国最NB的个人网站hao123》发布之后,被疯狂转载,引起了业界轰动,无数内业顶级大佬都主动找我交流,而hao123这个网站流量从世界排名83名快速升到23名,后来被百度以5000万元收购。

当你创新一个行业,一开始你就是行业老大!神奇的互联网,就让当时不到20岁的我成了国内网络营销策划的第一人,获得了最多的机会。到2003年,每月都有非常多的企业千里迢迢找上门,让我给他们做网络营销策划,于是我就开始赚钱,然后就创办了通王科技公司,之后一切都比较顺利了。我们帮过腾讯、金山、IT世界、中青旅、CNNIC等几百家知名公司,同时在2005年推出了自己第一本电子书,以每本1200元的高价热卖了几千套。直接培训的学生也超过上千人,无数人受我们这些实战经验影响,白手起家,短短几年成为百万富翁,而我自己获得的财富回报也非常丰厚。

互联网就是如此的神奇!这本书就是把神奇的方法浓缩到了一起,通过大量经验案例,然后分享给你。如果你想迅速获得大量人脉,如果你想迅速变成业内名人,如果你想迅速实现财富梦想,这本书可以帮助你。

同时,在这本书中,我还看到了非常多的web2.0营销新策略,这是我接下来要学习和使用的技巧。如果你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你可以利用书中的社交网络技巧,迅速让你的业绩有N倍提升。

ⅩⅦⅩⅩ

改变的是方法不变的是需求

——web2.0时代的淘金法则《软件世界》杂志副总编辑王占波

|!---page split---|

听一个美国人说关系的重要性,是个挺有趣的事情。在中国做人、经商,不懂得关系的重要性,恐怕注定会事倍功半,一事无成。不过,朱丽叶·鲍威尔(Juliette Powell)有着美式的较真,她提到的关系是有一定特指意义的web2.0时代的“关系”。

朱丽叶·鲍威尔的关系理论是其多年经验的提炼,更是网络技术催生的新果。她既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同时还是一位社区媒介专家,集会智库公司(The Gathering Think Tank,http://www.thegatheringwebsite.com)创办人。在她的新著《3300万人的聊天室:利用社交网络提升百倍业绩》里,更是反复强调“关系”的重要,并以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解读。

朱丽叶·鲍威尔有十多年的广播电视经验、十年交互式与新兴媒体内容制作与发展新模式的经验,还有一个她热中一辈子的兴趣:认识人、经营社区。在她的这本著作里,她总结了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兴趣”是如何转化为“钱”的。

为此,她还专门提出三个专用名词: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财富资本。

社会资本:当我们生活中有一群人愿意支持你及你的看法,而且他们想听你说话,和别人讨论你,那你就有了社会资本。简而言之,可以说是“朋友”。

文化资本:这本书中举的例子是有名的“葡萄酒图书馆TV”加里·维纳查克,从在youtube上吸引“粉丝”收看他的节目,逐渐拓展他的人脉网络,增加社会资本,直到整个葡萄酒界,都开始根据他上传的短片,决定葡萄酒进货的数量,甚至定价,这时候他才算把社会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简而言之,就是“影响力”。

ⅩⅩⅡⅩⅩⅢ财富资本:社会资本造就了文化资本,时间是最好的酵母,从而产生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些机会既有演讲邀约、更好的工作、参加更多的项目,也代表了更高的收入。因此,财富资本简言之,就是“金钱”。

在《3300万人的聊天室》里,作者为社交网络提供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方法,这种方法帮助人们去建立与财富资本可以一视同仁的社会和文化资本。横跨从技术和媒体公司到金融业、零售业、游戏业、电子、电信、消费品以及其他各种行业的领导者的案例研究,这些精心编织的案例无疑为作者的话做了最好的注脚。社会资本能够使生意更好做,而且一旦成功建立起社会资本,还能真正转化为银行里的现金。这无疑是web2.0时代的新型影响力。

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小书的。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近来最有激情的一次阅读。除了因为久慕大名、终于得以见到中文版图书的欣喜以外,作者引导阅读的方式得当也是重要原因。作为一个传媒人,对于可读性强的文字有着一种天然的偏爱。尤其是那种能够把说事和讲理水乳交融、挥洒自如的行文风格。这种阅读不是一种求知的负担,而是一路游山玩水的风景旅游。

本书还回顾了奥巴马如何在2008总统选举中成功利用社交网络去筹集资金、传播信息,激励美国人民自发组织起来支持他。如今,你也可以将这些经验应用到自己的生意和个人品牌上面。这些案例展现了做生意的新现实,要通过利用在线和线下的社会网络来经营品牌。此外,作者不仅展示出新出现的业界最佳实践,还解释了一些关键误区,从而帮助你平衡社会和文化资本如何应用到社交网络上。以社会心理网络理论和商业领导战略为基,作者的表述将个个节点连接起来,揭示了公司利用社交网络打造竞争优势的模式。作者提出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你建立自己的公司,宣传新产品与服务和优化品牌,无论你是公司或个人。

以web2.0技术为引,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为基,按照作者的说法,在商业上应用社交网络是为了创造“资本”。一旦成功,企业可以应用社交网络去创造“社会和文化资本”,这些可以被用来去创造“财富资本”。这是整本书的基石。如果说web2.0对于国人有些陌生的话,靠“关系”做好经营,恐怕都能渗透到每个商业人士的骨髓里。与朱丽叶·鲍威尔的理论相似,在中国一直就有“人脉”“金脉”之说。通过人脉打造金脉更是成为一些“红顶商人”成功的不二法则。当然,作者的本意不是在教导人们去玩钱权互换的游戏,而是希望为平凡个人和普通公司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区隔,建立关系,实现交往和交换,创造价值。交换也可以创造价值,实现交换双方的价值最大化。而这又回到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假设。

ⅩⅩⅣⅩⅩⅢ

英文版序1

事情发展得太快了。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只有少数掌握特权的人们才拥有电话和汽车;亲自交付的电报是联系别人的最快方式;手写的书信弥足珍贵,而且往往可以永久保存。商业交易方式也是如此。50年前,我们用电传(telex)在伦敦和纽约之间进行联络,越过大西洋拨打电话实在太昂贵了;几年后,我们开始使用传真(fax);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基于个人电脑的电子通信在学术界出现了,我们将其改装后用于壳牌石油公司(Shell)的商业流程。同时,斯图尔特·伯兰德(Stewart Brand)开发了全球电子讨论链(Whole Earth ‘lectronic Link, WELL),使圣弗朗西斯科湾附近的学术和文化精英们得以相互交流观点,聊聊新闻,讲讲笑话,分享一下各人的理想抱负。1987年,斯图尔特又帮我们创建了环球商务网(Global Business Network),使各企业领导得以与我们挑选的“卓越人才”分享知识和观点,组建一支跨学科的顾问团队。在因特网时代到来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全球电子讨论链上的私人空间与他人交流了。各企业和政府也开始运用新的交流渠道来实现合作式思考与决策,并加快行动速度。

大约4年前的一天,我收到了朱丽叶·鲍威尔的一封邮件,她表示很想见我一面。最近,她与一群来自技术、媒体、政治、艺术、科学、创新和商业领域的年轻企业领导者共同创建了The Gathering Think Tank。我告诉她,我们决定建立环球商务网——将大公司的领导者们和卓越的思想家、艺术家与创新者们聚集到一起,让他们就世界的发展方向和我们的应对方式来分享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想法。我们的目的是要展望未来的各种场景,这样,企业领导者们就可以设想各种可能性,并就事情的发展方向发表各自的观点。朱丽叶和我是通过一个双方都认识的熟ⅩⅩⅥⅩⅩⅦ人以网络的方式认识的,这位朋友坚持认为The Gathering Think Tank是环球商务网及其“卓越人才”在21世纪的版本。他继续说,在环球商务网所有创建者中,她最应该与我相识,因为从外表上看,她就是“纳皮尔·柯林斯二世”!

有了朱丽叶在媒体、新媒体和技术方面的知识,以及我在促使领导者们与他人交流观点方面的经验,于是我们开始探索合作和开展业务的新途径。电子通信的普及带来了很多交流信息、观点和信念的新方法——不管是以公开方式还是私密方式——现在,从理论上说,我们可以即刻与数百万人或挑选其中几个或一个人进行交流。朱丽叶对此了如指掌,这既得益于她的个人经历,也是出自某种直觉领悟!

这就是我希望朱丽叶写作这本书的原因:去帮助人们,不管他年纪几何,都可以参与到这种新的商业和学习机会中来。一开始,她教导我和我的同事们要利用新的社交工具,这对我们的企业和个人生活都大有裨益。现在,她的这本书将把这些重要的经验传播给更多的读者。每位读者都会学到一些新的东西,而我们每个人——从公司执行官到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这些知识。我敢肯定,如果一家公司想更加自信、更有技巧地投入这个新世界,并希望通过一种量身定做的社交媒体战略来获得成功,朱丽叶会非常乐于提供指导的。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看到这些神奇的社交网络新方式是如何帮助你掌握更具创新性、更高效的交易方式,并且使你与他人紧密联系的。

纳皮尔·柯林斯(Napier Collgns)

纳皮尔·柯林斯有着30年担任国际能源执行官的经验。1987年,他与别人合作创立了环球商务网,现在与彼得·舒瓦茨(Peter Schwartz)、斯图尔特·伯兰德(Stewart Brand)、杰伊·奥杰尔维(Jay Ogilvy)、劳伦斯·威尔金森(Lawrence Wilkinson)一样是摩立特集团(Monitor Group)的一员。

英文版序2

维基百科(Wikipedia)——这是一个奇怪的词,2001年产生之前没有人听说过它。现在,将近8年过去了,据估计有近10亿人曾经使用过这个网站。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维基百科已经成为一个司空见惯的词了。要建立这样一个全球品牌,迅速为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所熟知,过去需要花上数十年,且要在营销上投入几千万或上亿美元。

然而,在创造维基百科并将它建成家喻户晓的品牌的过程中,维基媒体基金会(the Wikimedia Foundation)(吉米为实施维基百科方案而建立的慈善机构)并没有投入营销资金——一分钱也没有。维基百科基本上是靠口碑行销的,维基百科社群内洋溢着兴奋的情绪,并且以一次一人的速度传播给博客作者和网络管理员,他们又接着将它传给读者、朋友、家人,如此往复。

在《3300万人的聊天室》一书中,朱丽叶·鲍威尔引用了一些类似的例子,解释了各种企业,无论大小,是如何运用现代网络工具提供的新方法在混乱喧嚣的环境中与对方交流的。鲍威尔概括了社交网络是如何帮助人们扩展业务、降低风险和削减成本的——不管他们是刚刚起步的小公司的企业家,经营数十年的业务稳定的营销经理,还是《财富》500强企业的CEO,从事诸如创建半导体之类的高科技工作,或经营街角酒铺之类的低技术工作。

除了讨论当今最有用的几种网络社交工具,解释它们是如何应用于特定的情境以外,她还深入透彻地讲述了一个观点:每个人都有能力增加他们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人际关系网、可获取的资源及其获取权限——和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由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影响力和相关优势——而这两种资本反过来有利于提高个人积累金融资本的能力。

在运用科技和消费者的例子阐明观点的同时,鲍威尔还稍微涉及了令人着迷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Boradex研究之类的信息,它们探讨的是公司高度网络化的员工与公司制定更好的政策、进行更好的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升公司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讲述了几个有趣的历史故事,涉及美国最近的一些政策。一个最近的例子是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此处,鲍威尔剖析了奥巴马的网络竞选活动:

“奥巴马之所以能在网络竞选中遥遥领先,主要有三个关键因素。第一,奥巴马在网络竞选中投入了比其他对手多得多的经费。竞选中,他花了比其他候选人多出10~20倍的经费用于横幅广告和赞助商链接,广告遍布各种网站,从《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之类的大报纸到伊拉克电子日志(Daily Kos)、德拉吉报道(Drudge report)之类的政治性博客。竞选成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没有采用当面、直接的推销模式。点击奥巴马横幅广告,不会把用户链接到捐赠页,而是邀请他们报名参加竞选活动的表格。只有在递交表格之后,访问者才会被要求捐赠竞选经费。通过避免直接的推销策略,奥巴马证实了他的诚意,并向支持者们传递了一个清楚(虽未言明)的信息:忠诚比金钱更重要。奥巴马竞选成功的第三个因素是他将信息从一群热心虔诚的核心追随者们直接传递到普通大众中去,那就是:他对于网络世界的深刻了解。”

另一个是阿尔·戈尔(Al Gore)至今仍具争议性的2000年总统竞选失利的例子。

“2000年美国总统竞选中,阿尔·戈尔赢得了普选,但最终,因为高级法院下达的一项决议,败给了共和党候选人乔治 W.布什。失败是一种屈辱,但戈尔从中汲取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教训;这个教训最终将帮助他改变历史的进程。作为政客的戈尔失败了,但是作为个人的戈尔不再需要考虑该如何表演,他开始仅仅扮演他自己……或许,戈尔之所以能够在唤醒人们(对于全球变暖)的意识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关键原因就在于:一方面,他将充满激情与令人信服地传播个人观点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他具备一种精湛的技能,可以将信息在庞大的个人社交网络和众多认识他的人中间进行传播。”

《3300万人的聊天室》不是一部鸿篇巨制,但是不要因为它少于200页而低估了它的重要性。商业类的很多书籍读来都索然无味,但是这本书充满魅力,而且非常有趣。它可以帮助你学习吉米创建维基百科的方法——为了你自己,为了你的公司,或为了慈善事业。如果你还不理解网络的社会属性,不能有效地利用它以取得成功,但你要知道你的竞争对手大多数都肯定会这么做的。

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

通信顾问和企业家安德烈·威克尔(Andrea Weckerle)

纽约,2008年秋

致谢

我每次做的重大决定背后都是由于有一位老师的鼓励,这次决定写这本书也不例外。我原本没有想到要完成这本书会遇到多大的挑战。大概在写作这本《3300万人的聊天室》的第七个月,也就是初稿差不多完成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胸部有一个肿块。经过在Mayo诊所一系列痛苦的检查和一次节食,我被检查出患有子宫肿瘤。正如我母亲经常所说:“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的生活里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你对待变化的态度!”在那种情况下,我选择对生活说是!我的诊断结果成为我完成这本书的动力。

如果没有无数朋友的真心支持和珍贵友情,尤其是Sophy Bot的关心,完成《3300万人的聊天室》这本书是不可能的。从一开始她作为我的密友耐心倾听我的想法,经过九个月,在最后一个月里她与我热烈地合作并建立起了长久的友谊。Sophy总是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就能理清我的想法,把它们重新组织放在一起,可以让任何一个层次的读者不用费力就能读懂。没有她的这种能力,这本书是没法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如期出版的。她总是很有办法地让我开怀大笑,是她使这本书变得精彩。我想我再也找不到一位更好的搭档来应付如此琐碎的事了,尤其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关于作者

朱丽叶·鲍威尔是一名大众媒体专家,创建了Gathering Think Tank公司(http://www.thegatheringwebsite.com),一个集科技、媒体、娱乐、企业社区于一体的创新论坛。

她长达十年的职业生涯始于青少年时期现场的电视广播工作经历,对人际交往和社区打造的兴趣指引她自然地进入到互动/新媒体这一行。

凭借对人际和大众媒体前沿技术的透彻了解,鲍威尔,一位企业家,被公认为具有发现最新动态并能赋予其社会和经济意义的卓越能力。许多公司、政府以及新媒体机构,包括Red Bull、Mozilla、微软、康柏、特普国际高尔夫俱乐部、诺基亚、联合国、美国司法部、Paltalk和Rocketboom都曾聘任她做顾问。

她担任MIT创新论坛、纽约大学互动科技项目、美国生产者行会新媒体委员会客座演讲者,她还在世界闻名的TED大会中担任助理。鲍威尔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是一名电视主持人,然后成为制片人,后来她又创建了鲍威尔国际娱乐公司(PIE,Inc)——一个综合性的媒体制作及发展公司,对一些新闻人物如纳尔逊·曼德拉、查尔斯王子、理查德·布莱森爵士、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克鲁斯进行特别报道。她还参与一些项目,如Biography Channel、Women’s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E!Entertainment Television、Cirque du soleil和Bravo。最近,鲍威尔还为电视、互联网、广播和移动应用装置设计了加拿大第一个跨平台互动秀。

朱丽叶是一个双重国籍居民(dual citizen),现在居住在纽约曼哈顿,但仍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拥有居住权。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作者的信息,可访问juliettepowell.com

目录

推荐序1

推荐序2

推荐序3

英文版序1

英文版序2

第1章社交网络的力量 

从“追赶”到“保持联系”

里德定律和宇宙中心

传播、生产和分销中的新机遇

第2章开始行动 

小孩搞的是什么玩意?

登录上去,建立桥梁

第3章让社交网络为你服务

管理自己的网上角色

使用LinkedIn来维护和壮大你的商业网络

最大化地利用Facebook

随身携带:手机应用

保护个人隐私

第4章小名人的力量

因特网的名誉和影响

新新酷小孩

第5章呼唤权威

做最真实的自己

第6章反馈环

真诚和网络世界的自然法则

反馈环如何运行

反馈,社会智能和领导才能

第7章社会资本→文化资本→财富资本

社会资本、游泳池和滑雪山

文化资本和小名人

社会资本+文化资本≥财富资本

第8章病毒式营销与社区:分销中的机遇

建立一支草根军团

“演化”和病毒性传播

从观众移动到社区

第9章众包和共建:生产中的机遇

灵感来自于大众

一锤子买卖公司的众包模式

一个热闹社区采用的众包模式

共建的巨人们

与你的社区成员一起工作

第10章开放内外渠道:交流中的机遇

“一家跨国公司的深度剖析”

打开你的社交圈

鼓励更好的沟通交流

第11章成功之门将为你打开

从心血来潮到不可或缺

僵局

术语表

致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3550.html

更多阅读

《三季人的故事》 三季人是什么意思

《三季人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院门外扫地,远处走来了一个身穿绿衣服的人。那个人问道:“你是谁啊?”孔子的学生回答说:“我是孔丘先生的学生。”  “那你一定懂很多东西啦?我请教你一个问题吧,你知道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吗

从五行看人的性格特征:水多遇金为巧人,土多遇金必沉稳

从五行看人的性格特征:水多遇金为巧人 土多遇金必沉稳性格可以根据五行的属性来判别。当列出四柱后,要详查得令、强弱。木多主直,土多心实,火多性暴,水多伶俐,金多沉稳。土多无水,必为蠢人。金多无制主奸诈。木多遇火为勇。水多无制命飘流

电影-科幻-《100万人蒸发》 科幻电影100

电影-科幻-《100万人蒸发》  看到片名,被吸引住了。看了以后,被骗倒了。  如果我看的这部片是假的话(别的影片冒用了《100万人蒸发》),那么,我是被假影片骗了。如果我看的就是《100万人蒸发》这部影片的话,那么我是被自己骗了。

广州万人比基尼:2013夏天你好(组图)

广州万人比基尼:2013夏天你好(组图)皮皮狗/编选  5月5日,立夏时节,第六届“万人比基尼”活动在广州长隆水上乐园举行。参加活动的女孩们身穿比基尼,排出硕大的蛇形“2013”字形。在长隆版“鸟叔”动感音乐下,性感妖娆的比基尼女郎们

声明:《《3300万人的聊天室:利用社交网络提升百倍业绩》(1)》为网友专情丶闷骚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