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职业的缘故,这些年参加了很多的管理培训课程,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很多讲师在课程中间都会有意识的强化学员的“空杯心态”。
讲师为什么热衷于空杯心态,空杯心态对学员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一般的讲师可能很少去思考。
1. 空杯心态对讲师有什么好处
显而易见,学员如果真正的抱着空杯心态来学习,对讲师是有很多好处的,不用担心来自学员的质疑和挑战、学员会更容易接受讲师个人的观点、学员满意度会提高等等。而且一旦遇到有学员质疑课程的情况,很多讲师还可以用一句“空杯心态”让学员不好说话。
2. 空杯心态对讲师有哪些坏处
有两点,第一,类似像我这种饱受“空杯理论”轰炸的学员会在听到空杯理论时会产生逆反心理:烦、俗,有时甚至会联想到,是不是讲师因为没什么有价值的内容而心虚?等等。
其次,如果学员真正保持空杯心态,对课程内容全盘接受,在课程中间就不会对课程有更多的要求或建议,也不会发出对课程及讲师的真实反馈,这对讲师的成长显然没有帮助,讲师也很容易在貌似欢呼一片的课程氛围中退化成“空腹讲师”。
3. 空杯心态对学员有什么好处
众多讲师想象和描述的是:空杯心态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更容易学到新的技能,归零后成长得更快更好等等。
4. 空杯心态对学员有什么坏处
但是,谁能保证学员在空杯心态中接受的不是过时的东东,不是没用的东东呢?毕竟也有众多的“空腹讲师”呀?毕竟也有众多的管理培训没有产生价值呀?我甚至总结了一个极端的听课经验:讲师对空杯心态强调越多的课程,学员学到的越少,讲师很少提空杯心态,甚至欢迎学员质疑的课程,学员学到的越多。
5. 空杯心态对学员有什么难处
空杯心态说着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我相信没几个成年人可以真的达到空杯的境界,很简单:入睡前你知道入睡后会做什么梦吗?你能改变你的梦吗?睡梦中尚且不能空杯,有时听课中对讲师、对课程产生怀疑,产生抗拒都是必然的,空得了吗?
一句话,讲师还是应该少一点空杯理论,多一点培训价值,你的内容是垃圾,学员就会拒绝,你的内容是黄金,学员就会接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才是正常的学习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