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常常必须在一些选择项中做出抉择,例如挑选最好的战略方向,或是在两个表现良好的员工中提升一个晋升为主管;理性决策流程的关键在于产生选择项,并知道该如何从这份选择项清单中挑选或删除。
理性决策架构的应用
l 理性决策架构的特点
l 理性决策的10项关键步骤
n 确认要做的决策和目标
n 区分目标
n 定义「必要目标」
n 定义「期望目标」
n 产生选择项,列出每一个选择项的必要目标条件
n 根据必要目标的条件进行筛选
n 根据期望,对保留下来的选择项进行评分
n 计算权数乘以分数
n 得出暂定决策
n 做出最后决策
◎理性决策架构的特点
理性决策之方法最早是由学者凯普纳(Charles Kepner)与崔果(Benjamin Tregoe)于一九八一年合着出版之《问题分析与决策:经理人KT式理性思考法》一书中提出。
对策提供作理性决策之概要架构,适用所有经理人。其特点如下:
l 提供证据与支持,以做决策(特别适用于复杂或混沌不清的情形);
l 以有效之信息收集为依据,而不是以成见为决策依据;
l 提供有效方法以在迷雾中确定途径,并确保组织成员对决策之信心。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理性决策可能相当花费时间与资源,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信息的收集可能相当困难,而所产生的结果也有可能不恰当,因此需要非常严格的纪律与坚持。
◎理性决策的十个关键步骤
1. 确认要做的决策和目标
你必须明确知道到底要做什么决策。这个步骤是帮助你厘清思考、促进沟通、并提供一个记录以供未来参考。你可能会发现先前的假设把事情弄得混淆不清。
目标是指你希望决策达成的结果,目标应该尽可能可以评估。在这个阶段,你不需要担心某些目标之间是否相抵触。这个阶段的工作包括咨询、搜集资讯、检查。
在例子中,你可能希望所购买的计算机能和其它计算机相通、可播放光盘、能进行文书处理、电子表格、制图、硬盘容量足够、费用可负担得起,所以目标应该是:此计算机必须有一个调制解调器、可扩充内存的机槽、光驱、大容量硬盘、标准软件包,费用必须在预算之内。
2. 区分目标
我们建议要有必要目标和期望目标这两种目标的区分;若有任何选择项未符合某个必要目标,就可以剔除此选择项。若某个选择项未能满足期望目标,并不一定要把它剔除,下面第五个步骤会说明如何考虑期望目标。
l 必要目标:价格上限、最起码的信息处理能力、最基本的硬盘容量
l 期望目标:调制解调器、光驱、预留可扩充内存的机槽、软件包
3. 定义「必要目标」
欲知道一个目标是否为必要目标,必须有量化指针或目标标准。对每一个必要目标赋予量化指针,例如:
l 必要目标:价格上限5800元、最起码的信息处理能力600兆赫(600 MHz)、最基本的硬盘容量100 GB。
这表示,若某个选择项费用超过5800元,或处理器的信息处理速度低于600 MHz’或硬盘容量少于100 GB,此选择项就应该被剔除。
4. 定义「期望目标」
检视期望目标的重要程度,并以l~10分对每个期望目标赋予权数(1O代表最重要,权数愈低代表重要性愈低)。举例来说,若软件包是除了必要条件外最重要的特色,就给予权数10。因此,若某个选择项包含电子表格、数据库、制图功能、文字处理软件,此选择项大概可得10分;若这些功能中缺了一项,则可能给8分。一个极快速的调制解调器、且内建错误修正功能,大概可以得10分;若数据机速度不快或不精密,则可能只得6分。
这些期望目标条件并不像必要目标条件那样被用以断定一选择项是否应该保留或剔除,不过,你愈清楚定义它们,就愈有助于做出正确决策。
5. 产生选择项,列出每一个选择项的必要目标条件
确定需要哪些信息后,接下来是搜集信息。在这个购买计算机的例子中,资讯来源可能包括计算机供货商、商业刊物或熟悉这些信息的同事或朋友。
针对搜集到的每一个资讯(选择项),必须列出此选择项的必要目标方面的条件。
6. 根据必要目标的条件进行筛选
那些不符合必要目标的选择项应予以剔除。例如在购买计算机的这个例子中,是否有哪一个选择项不符合价格上限、处理器、硬盘容量的必要目标?若不符合,就应该删除此选择项。
倘若你不想剔除某个不符合必要目标条件的选择项,那代表你先前列出的必要目标条件并不符合你的需要,或是你未坚持理性决策流程。不论是哪一种情形,你都应该回头,从第三个步骤重新开始。
7. 根据期望,对保留下来的选择项进行评分
把经过必要目标条件筛选后保留下来的选择项,根据期望目标进行评分,最符合期望条件的选择项得分最高,其它选择项也应该予以适当评分。例如:
8. 计算权数乘以分数
把前面第五个步骤中得出的权数乘以上述评分,所有目标条件的得分加总,即为该选择项的总评分。例如,从第五到第九个步骤,得出如下结果
9. 得出暂定决策
根据各选择项的总分,你可以得出暂定决策。通常,比较各选择项的总分,你可以对各选择项做出一些评论,例如:
l 选择项A显然是最佳选择;
l 选择项D与E最不值得考虑;
l 选择项B与C不分轩轾、难以抉择。
10. 做出最后决策
除非只有一个选择项符合所有必要目标条件,否则,上述分析过程并不会自动得出决策。当数个选择项的总分很接近时,务必重新检视它们的评分、权数及分析根据。上述分析方法提供一个理性决策架构,但并非每次都必须使用整个分析流程,尤其是在简单的二分法(是与否)决策时,多半不需要使用上述所有分析步骤。不过,上述每个步骤之单独使用,皆有助于提高决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