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悬在民营企业头上的“双刃剑”



 2003年1月23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第27位的山西知名民营企业家——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仓在其办公室遭枪杀。此事震动全国,一时间关于这位英年早逝的民营企业家及其企业的担忧、惋惜、质疑和猜测,从四面八方铺开来。当时我们正在着手中国民营创业企业案例的采集、汇编与点评,我与几位同事(下以A、B、C代)综合当时的相关媒体报道,结合两年多来组织创业企业培训过程的所听、所读与所思,展开了一场多角度的讨论与对话。

  管理没有定律。民营企业在新兴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转型时期,会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每一种管理模式,每一项管理实践,可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当前民营企业的种种现象可以综览、透析涉及中国民营企业的超常速扩张、魅力型领导、政府输血、造神运动、先富阶层从政情结五大话题,这些可以称得上是能对民营企业产生多重影响的五把“双刃剑”。成功没有固定、唯一和永远的模式,就如同企业驾驭的是一个“均衡器”,而不只是一个“加速器”,只是单向地走到底的事。

 

  双刃剑之一:超常速的扩张

  “海鑫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人能摸清楚它的资产、贷款规模究竟达到了多少了。”人民银行运城市中心支行的一位官员说。海鑫集团的贷款数额庞大,已经接近了包括海鑫钢铁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和成员公司在内的整个海鑫集团的全部总资产——30亿元。李海仓当着县委书记、县长等各级官员的面宣称:“海鑫资产负债率去年(2001年)年底是34.1(%),今年(2002年)有可能降到32(%)。”而在一些政府人士眼中,海鑫的资产质量可能会比此“更好”。山西省政协、工商联一位重量级人士称:“海鑫的资产负债率仅为13%左右,这符合国际会计标准。”(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A: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典型现象,为什么我们很多民营企业在高速扩张中连最基本的财务账本都异常混乱、搞不清家底?企业家看不懂财务报表的有多少?企业扩张的速度、幅度与最基础的管理力度、水平是否相适应?我们姑且先不探究海鑫集团的资产真实状况到底如何,单从银行、企业自身与政府对其资产状况有着如此巨大反差的说法中,我们就能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到底谁应该更清楚企业的资产状况?如果谁也不清楚,意味着什么?

  B:这确实发人深省。先从企业自身来看,最基本的一条应该是把家底搞清楚之后,才知道能干多大的事,能上多大的项目,所有的企业战略、项目规划以及投融资行为都应该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和出发点之上,这是毫无疑问的。不少知名企业家都有资本运营的魔术师称号,但是再高明的魔术师也先要把自己藏在袖口里的道具理清楚之后才能发挥他“千变万化”的才能。

  再来看看银行和政府,如果你连一个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资产状况都“已经没有人能摸清楚”,那所有的贷款、税收、优惠政策和扶持手段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呢?

  C:对于上市公司这样的公众公司,我们必须按照信息披露的原则要求其进行及时、完整、真实的信息披露;对于很多“准私人”公司,抛开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要求不谈,财务信息的披露对公众是没有强制性义务的,政府对企业的“多头管理”却往往让企业感到“无所适从”,或者主动地“投其所好”——要求纳税,或者说希望从税收上给予企业扶持的时候需要的是一个数据,统计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需要的又是另一种“类型”的数据,工商局、税务局、银行、计委、科技局、统计局需要数据的口径可能都不完全一致,也并不要求都进行审计,于是充分利用会计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从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满足主管部门“需求”的数据就成了很多企业的第一选择。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部门一个说法”,甚至企业自身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B:靠关系、靠政府意志很容易获得的贷款,往往审核不严,由于来得容易,很少有企业对投资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或者很多企业既没有专业的投资分析人才或压根儿都不知道还要做投资可行性尤其是针对重大项目从反向论证,能充分兼顾到风险、隐患和疏漏的行业分析、市场调查、现金流的分析等。这样有利于可行性报告更周到更客观的报告更不可能拿到桌面上。不可行性分析报告在“投资饥渴症”的驱动下,投资的随意性很大,更为严重的是,一旦企业出现问题,先前抢着贷款的银行往往抢着强制性回收资金,争先恐后地“抽血”,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崩溃。如巨人、爱多,就缺几千万的资金,也许银行更理性地“忍忍”也就挺过去了。但是由于企业本身在超高速发展中根基不牢,看似庞然大物,其实不过是头“黔之驴”,如同一件“易碎品”,本应“轻拿轻放”,慎重对待贷款资金,但否则如此突然“抽血”,最终导致的必然是企业的“猝死”。

  C:从一些民营企业发展的材料中,我注意到一点,那就是这些企业高速成长的经验之一——资本运营。拆东墙补西墙,把银行的钱当成公司的收入。有一家知名民营企业将资本运作成功的核心经验总结为:①把有限的存量资本,无限地去发挥,或者说最大限度地以实现增值目标为目的。譬如在有2000万资产的时候,想上8400万的固定资产项目;在资产有2亿的时候,上4亿的项目;在资产有10亿的时候,上13亿的项目。②在预期收益上大做文章,将预期收益资本化,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A: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并且是办高速成长的大事,多么危险!这对公司的现金流、资金链将提出相当高的要求。企业贷款规模与资产总量应有一个合适的比例控制,根据行业形势和发展速度动态地予以调整指标体系,不是无章可循,也不能根据政府盲目指引或银行无度纵容,偏离企业正常轨迹。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控制,一是要摸清楚家底,即资产及财务状况,同时要特别关注现金流,建立一套财务风险预警和控制指标体系,打造企业的健康体魄。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对自己身体状况十分了解的人,才能够从容地应对扩张过程中可能的突发性疾病的侵蚀,避免盲目扩张和企业“虚胖”化。否则企业规模再大,套取的银行资金再多,也只是一件“易碎品”而已,易爆易裂。有时钱越多,犯错机会也会越多,对社会和企业自身造成的破坏力也会更大。

 

  双刃剑之二:魅力型领导

  “海鑫公司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快,越来越大,这对海鑫集团接班人的融资能力无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要保证能按时归还这些贷款,对海鑫公司现金流高速、稳定、健康周转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一位当地银行业人士说。

  李海仓猝然离世,还来不及安排接班人是谁。年仅22岁的李兆会是李海仓的儿子,本科的学业尚未完成,已于2003年1月通过董事会任命,正式接任海鑫集团董事长。(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A:接班人问题可以说是中国企业一个绕不过去的死结。说是死结,可能有些夸张,但从青岛啤酒“彭大将军”意外身故所引起的惋惜和猜疑,到长虹掌门人的台前台后的反复,等等,从这一系列事件不难看出接班人问题困扰着民企、国企的永续发展。

  B:这种争论,其实也正反映出了大家的普遍心态:人们在为这个尚未准备好的接班人捏一把汗的同时,不禁感叹家族企业中子承父业的继承人制度能带领企业走多远?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较成功的民营企业往往是以其核心领导人为唯一的原动力,所有的社会资源、经营管理、商业秘密、企业信誉等都维系在这一个人身上,他们在公司创业与高速成长中贡献良多,魅力四射,但也因此这些企业家的魅力和名声往往要高于他所经营的企业本身。企业家本人成了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而这个资产本身也是“易碎”的。如果是这样,你的企业发展得再大,实质上你还是一个“个体户”。这样说,也许有些过于偏激,但这种“个体户”式的高速成长企业,要求企业的“掌门人”不能生病,更不允许出意外,因为企业家本人的意外也就可能导致企业最大资产的消失,甚至会引起一系列的雪崩式的连锁反应。

  C:现在管理界都在谈论传统的魅力型领导人(第4级经理人)与第5级经理人的问题,传统的魅力型领导人与缔造公司永续成长的卓越级的第5级经理人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在对接班人的培养上——第5级经理人注重培养接班人,为公司以后取得更大的成功做好铺垫,他们虽然不是大名鼎鼎,但在遇到成绩时看窗外,遇到问题时看镜子,尽可能与媒体、公众绝缘,以把有利于股东和客户利益作为指导,“谦卑而执著,羞怯而无畏”。而以自我为中心的魅力型领导人却往往忽视接班人的培养,这些魅力型领导往往有意无意地以媒体和公众为参照系,以个人成就和媒体夸张了的形象为指导,这个企业没有他就转不动,在他离任之后,往往会造成公司的动荡。拯救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亚科卡就是最著名的例子,他多次推迟退休,想成为公司“永远的主席”,从未考虑除了他以外还可以有其他人能指挥这家公司,退休后甚至向公司发起恶意收购。在他离任后的5年中,公司又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辉煌,但不久就被德国的奔驰汽车公司收购。

  A:联想的柳传志曾说过“提前拐弯”理论,联想集团提前让接班人到位的大手笔,可以说树立了一个典范。国外则有GE前CEO杰克8226;韦尔奇可作明证。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对于接班人问题的处理,是评判一位企业家综合素质的一个关键指标——成,则基业永续,败,则昙花一现。在接班人问题上的风险,是我国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的固有风险之一。

 

  双刃剑之三:政府输血

  1996年,时任闻喜县的县长在全县三级干部会上慷慨激昂:同志们,我们县全年财政收入的1/3来自海鑫。也就是说,我们在座的机关干部,每天三顿饭中就有一顿由海鑫来管,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支持海鑫、扶持海鑫?(摘自《海鑫崛起现象透析》)

  B:这是很有特点的一段话,很朴实地道出了地方政府真心实意扶持企业发展的驱动力。闻喜县政府主要领导还曾亲自挂帅,组建海鑫钢铁建设指挥部,当地出个大企业家,是地方政府的骄傲,蓬勃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不仅提供税收,还解决了庞大的失业大军这一难题,可谓唇齿相依。然而,政府扶持企业发展,到底应该把握好什么度呢?

  A:这位县长的话使我想起了最早的乡镇企业上市公司掌门人——湖北幸福集团(现已成为ST公司)周作亮的一番发自肺腑的话:“我是国家树立起来的企业家,有责任带这个头。全省学幸福,幸福怎么办?我们的目的就是把块头做大。我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市政协副主席,感到潜江发展的紧迫性。……同全国的先进比,我们必须上,别人上去了,我们对得起领导吗?……领导需要好企业家,企业家需要好领导,这是辩证的,不是单一的。”两段话互相印证,确实体现了一种典型的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和心态。近20年间,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头顶各式荣誉光环,或平时被地方宠惯了,企业和政府的关系,还是说不清道不明。

  C:诸多著名民企作为当地政府扶持民营企业的一根“政治标杆”,其超高速的发展过程中是否已经出现虚脱?在其创造神话的过程中,是否占用了在公平竞争条件下本不可能占有的额外发展资源?

  A:我还可从另外一个角度补充一点,或许我们更需要反思的是:在“发展民营经济”成为一个热门的时髦词汇时,政府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何种方式是适度的,何种方式在拔苗助长?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政府一直倾全力扶持国有企业,而无数个扶持出来的“泡泡”总有不少纷纷破灭。现在由于国有企业包袱重,扶持国企想要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难度较大,于是政府把精力转向了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加上少数民营企业与政府官员寻租的驱动,公平竞争受到破坏,在此过程中我们是否需要警惕制造新的“泡泡”?

  B:其实这个问题说白了也很简单,那就是: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效益。对政府来说,恐怕最重要的莫过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持市场秩序。表面上看,没有像直接给予政策优惠、开“小灶”来得快,但建立于此的发展速度是扎扎实实的速度,至少不会留后患,也兼顾了公平的社会原则。

  A: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一个比喻:人不可能一直靠输血来维持生命,培养造血机能比直接输血要高明得多。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输血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而造血机能的培养则不是一日之功,就看你如何在短期效益与长远目标上作出抉择。

 

  双刃剑之四:造神运动

  C:透过诸多知名民营企业大起大落,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媒体与舆论的非理性作用力。我们可以看到:在企业红火时,是一片赞誉之辞:资本运作的魔术师、优秀民营企业、××模式……这些无疑是企业的“免费广告”,加速推动企业不断迈向新的台阶。但一旦企业陷入困境,却是铺天盖地的反思、质疑。前后的态度可以说是常常会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书摘:悬在民营企业头上的“双刃剑”

  A: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一直以来,速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媒体和舆论最为认可的企业发展模式,因此每当一个企业处于高速扩张的发展阶段时,人们往往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繁荣,并不断夸大,看不到掩盖在表面下的各种问题,或者说企业潜伏的危机。空气中充满了浮躁的气味,一不留神成为百万富翁的神话频频上演,此模式彼典型陆续登场。我们常常只能听到一种声音、一种判断而没有对企业理性的认识。

  B:缺乏理性的判断,就难以造就企业健康成长的氛围。企业家面临媒体的吹捧和市场的巨大诱惑,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扩张,如何迅速膨胀。企业在舆论加政府力量的推动下,攻击型的思维占主导,防范型的思维居于次席。巨人集团在大跳跃、超常规发展的理念下,将巨人大厦的设计高度一拔再拔而忽视财务上的危机信号。但是神话人物终究有回到凡间的时候,一旦“风向”有所转变,媒体和舆论就马上由“捧杀”转为“棒杀”。三株集团因为一则口服液中有老鼠的媒体报道而陷入了危机,秦池酒厂在媒体助力中把“广告标王”的威力用到极致,却因一则“川酒勾兑出来的秦池”报道而陷入四面楚歌。这些如日中天的企业如此不堪一击。这些事件的发生已过去了好多年,但新崛起的民营企业似乎还在不停地重复过去失败企业的路子。

  A:危机潜伏的隐蔽性就像恶性肿瘤总是隐藏得很深,一旦发作,难以治疗,乃至于轰然倒下。任何事情都不是空穴来风,绝大多数危机在爆发之前都有一定的蛛丝马迹可以查寻。在“造神运动”中这些迹象、真实情况都很容易被掩盖。因此企业一定要建立危机预警系统,不断检测企业环境的变化与风险隐患,当来势凶猛的危机突然降临时能自如应付。李海仓事件其实是天灾人祸,在这个突发事件面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没有日常基础管理的日积月累恐怕就不易招架得了。

  B:落脚到企业本身,就要求企业面对大众的非理性的时候,面对鲜花和公司上上下下崇拜的狂热气氛时,多一份自知和自制,多一点科学的精神和理性。有些民营企业家在企业内部独断专行,随心所欲,推崇封建文化,搞个人崇拜,看起来是企业,实际上从里到外就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帝国”。这样的企业不及早脱胎换骨,早晚会轰然倒塌甚至贻害社会。

  A:任何繁荣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危机,而比危机更可怕的是企业领导人认识不到危机的存在,研究成功企业的失败也许比研究成功企业的成功更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对“造神运动”,民营企业家最需要自省自醒。

 

  双刃剑之五:先富阶层的从政情结

  就在李海仓被害的前一天,2003年1月21日,资产超过8亿的民营企业家、浙江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当选为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他是以浙江省工商联会长的身份当选这一职务的。(摘自《中国商报》)

  C:国内外林林总总的财经杂志,似乎都在近年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投向了以民营企业家为主体的先富阶层,各种排名层出不迭,造成这种关注的诱因无非是两种:一个是先富阶层的崛起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意义;另一个是先富阶层自身修养上的欠缺,即“企业家营养贫弱症”。

  A:民营企业家阶层的成员最初主要来自于乡村和城镇社会的较低阶层,有一种说法:第一代民营企业“老板”有三分之一来自于农村。由于传统意识形态的阻碍,民营企业家阶层的政治地位一直无法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他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受到很大局限。

  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私营企业家必将产生越来越深的从政情结。从政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从政带来的社会地位的承认以及经济运营的便利。做戴上“红帽子”的“红顶企业家”,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双丰收”,可以说是大家公认的一种典型模式。

  B:民营企业家,或者说先富阶层的从政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随着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民营企业家阶层日益发展壮大,他们之间的共性特征日渐突出,他们自己也在逐渐形成大致相同的看法,他们关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关心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是私财的安全,就必然追求政治上的发言权。套用一句常用的说法,这叫做“以经济壮大促进政治地位,以政治地位拉动经济壮大”。同时在政府决策咨询过程中,必然要听取这一阶层的声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C:有一个问题我们不能不重视,那就是与日益提高的社会和政治地位相适应的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问题。戴上“红帽子”后,企业家的视野从个体上升到了公众的层面,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公众利益的关注以及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就成了民营企业家的一堂“必修课”。

  A:为什么会有仇富心理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贫富差距所带来的“红眼病”;另一方面也需要从民营企业家自身找找原因:我们做得是否足够好?我们是否合法经营?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水平?对民营企业家约束少,监督比较薄弱,不像国有企业有组织部、党委、职工会等各类机构“盯住”,基本上是“一言堂”。中国民营企业不断创造财富,却常常背负着为富不仁、无情无义的恶名,忍受贫富差距拉大的非议。其自我约束力、社会责任感、思想道德水平是否能与其先富阶层的经济地位、政治身份、政府与社会提供的资源以及发展空间相称,可以说是民营企业家能否树立公众信誉和品牌、保持持续发展优势的前提条件。

  C:民营企业家经济地位本来就高,现在是政治地位也高了,“有钱又有势”,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也高了,与老百姓贫富差距、地位差距都同时增大,处于越来越优越的地位。要知道中国有近亿人还处于贫困生活状态,这一群体的绝对量与相对量在任何时候任何层面都不能有丝毫的漠视。这些民营企业家的综合实际表现如果不尽人意,社会公众该怎么看待?会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这些压力和挑战反过来催生民营企业家的成熟,迫使他们能更多地回馈社会,更加重视社会责任。

  A:其实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很多民营企业家也已经具备了宽阔的视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具备了一定的自省意识,这也是他们能走上政治前台的重要原因。新希望集团的刘永好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限制的条件越来越少,什么都可以做了,政府、社会、方方面面对我们都有很高的期待,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我们的不足在哪里?”。这可能是我们的民营企业家要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2003年3月份,所有素材仅限于当时的媒体报道和背景材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讨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2642.html

更多阅读

在女儿结婚典礼上的讲话 女儿结婚父母贺词简短

在女儿结婚典礼上的讲话提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是我的女儿×××和女婿×××喜结良缘的大喜日子。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不知道该说点啥好,我想用“四个词、八个字”来表达我和妻子的心情:第一个词是“高兴”。我

在太岁爷头上动土 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侧躺在沙发上,专心的看着无聊的电视,都已经播了好几圈了,总是找不到想看的,也可能是因为礼拜二的原因吧。突然感觉到一个异物在我耳朵上,在第一时间我感觉到的,我以为是头发扫的,就去动了一下耳朵,可这一动,便摸了个东西下来,就在这一动和未

在公司揭牌仪式上的主持词 公司揭牌仪式主持词

在---公司揭牌仪式上的主持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在这蓬勃的激情五月、祥和的春夏之交,我们张开双臂,迎来了----有限公司成立揭牌的喜庆时刻。应邀参加今天揭牌仪式并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同志有:中共---市委常委、----市

中国民营企业用人机制的演变:从家族企业到现代企业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至今已经将近30年的历程,在这段发展历程中国,中国民营企业在不断地通过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优点,特别是人才机制方面,中国民营企业的用人机制在不断地演变着。本文将引入浙江方太集团、湖南太子奶集团、沈阳

旧中国三座大山 搬掉压在经销商头上的三座大山(1)

  我们在谈经销商的转型,在谈经销商的发展遇到的瓶颈,我们知道经销商遇到很多的困惑,面对很多市场及管理问题,确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多年从事经销商管理,目前经销商要迫切要搬掉的是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内部管理的大山,卖场合作的大山,

声明:《书摘:悬在民营企业头上的“双刃剑”》为网友扯心的女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