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的设备故障,一般来说,40%是润滑,30%是紧固件等小毛病引起的。小毛病,大后果。因为一旦造成停机,就是损失大量的机会收益。在此就可以看出维修的重要性,所以,维修既是一种消耗,又是一种投资。(好象很多费用都是如此,呵呵,不过没设备这么有特色)
所以,在会计核算处理上,如果是一些小修,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应该没问题;但如果是大修,即使不作资本化,那也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之类在大修周期内分摊。
在财务管理意识上,会计不要认为维修费用越低越好。本质上,设备管理,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就是最大的降成本。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因素之一:飞机的高周转率,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这与其固定成本比重较高的特点关系密切。
如果理解了设备管理中的这个关键,财务成本控制的方向就是控制设备的停机时间,这时,财务管理的对象就从资金运动让位于停机时间。任何影响停机时间的因素都是财务控制之列,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财务无处不在,这也给财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少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否则,如何进行财务控制?
如果用一个指标来评估,可以叫做“设备综合效率”。至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尚在其次,因为在会计上只能记载已发生的显性的维修费用,这说明不了大问题。而且,基本建设一旦建成,设备维修投入的需求也就基本定局,因为其各部件的维修周期,设备的综合性能拐点都基本上已确定。房地产行业也说,设计阶段决定了70%的成本,也是如此。这就涉及一个成本企划的话题,也是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