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往往让创业者手足无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特邀创业指导专家杨尚东先生,提炼出创业过程中必须做的“大事”,手把手教你如何一步步构建自己的创业大厦。
最重要的四件事
设计理念——创业精神
在创业者看来,创业中重要的事情太多了,点子、资金、人才、技术……样样都要抓,都推迟不得。但杨尚东指出,创业,最首要的事情是培养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包括心态、责任感、诚信、自信、坚强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小博大的激情、自信,以及“赢得起输得起”的创业心态。有了这种创业的精气神,让潜在投资人觉得踏实,让潜在合伙人觉得能做成事,让潜在员工觉得跟着做不会吃亏,从而为你的创业赢得尽可能多的支持者。没有这种精神,最好不要创业,再多的资金也不会增加成功的概率。
选址——项目抉择
创业项目的选择让创业者进退两难,常常是眼馋好项目,却只能有心无力。杨尚东建议:“根据自己的目标、优势、市场等来衡量选择。有100%的能力去做70%的事情,能力只有70%,就不要去做100%的事情。”在他看来,多出的30%不是压力而是负担,不仅不会激发无限潜能,反而会在创业初期就把创业者拖垮。
架构——赢利模式
在杨尚东接受咨询的创业案例中,有90%的咨询者都最苦恼同一个问题——怎么去赚钱。虽然当初的创业计划书里描绘了非常美妙的赢利模式,但商业经验的缺乏让这些完美模型经受不住实践的检验。那么,是研究、学习成功企业的赢利模式吗?答案是“NO”,照搬他人赢利模式必死无疑,因为其核心——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是复制不了的。面对这个难题,杨尚东指出了两条道路。第一条道路是“站到巨人的肩膀上”,选择灵活方式加盟成熟的企业,嫁接这些企业的品牌、管理、技术、文化等各类优势,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商业模式。第二条路是自力更生,这就要求创业者慧眼独具,有很独特的项目;或实力雄厚,背后有强大的资源支持。
杨尚东特别提醒初次创业者要避免两大误区。一是“坐而论道”。赢利模式不是坐在那里反复研究、讨论就能有的,而是先让企业活,随着企业发展逐步探索适应企业现阶段的赢利模式。第二个误区是“孤独的理想主义”。创业者往往高估自己设计的赢利模式,追求项目的独特性,带着单打独斗的英雄情怀。其实,“背靠大树”创业会更容易成功,对初次创业者来说尤其如此。
施工队——创业团队
一个好的创业团队,是创业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筛选、搭配团队成员有三条标准,人品是组建团队的底线;其次,要志同道合;第三不需要全才,但某一方面能力要特别突出。
在杨尚东的观点里,创业资金从来就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创业资金的解决办法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有上述四项核心工作做好了,才能有效吸引商业伙伴,从根本上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最关键的六项能力
创业者与自己开创的事业,从来就是“你追我赶”的局面——创业者前进了,能领导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成长了,又对创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杨尚东将创业分为“积蓄力量”、“创业初始”、“掘到第一桶金后”三个阶段,分别归纳出了三个阶段对创业者核心能力的不同要求。
“积蓄力量”阶段要着重两项积累
首先,有一技之长,有人品。要真正把握住人脉资源,吸引来合作伙伴,不仅要有诚信,还要让别人看到你有“利用价值”,怎么做到呢?你或你组建的团队必须有一项突出的特长,即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培养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完全可以把工作想成是自己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创业之路,要借助、调动团队力量来推进。磨砺的机会很多,关键是转变观念,拿出创业的心态和激情去做事情,才能成长得更快。
“创业初始”阶段需要重点培养三大能力
一是驾驭团队的能力。不以权压人,服务于你的创业团队和员工——关心爱护他们,发挥他们的优势,真心帮助他们成功;包容他们,允许犯错误,帮助纠正,给予充分尊重。他们成功了,你才能成功。二是整合资源的能力。这是靠书本学习不来的,靠的是悟性去识别资源、嫁接资源。第三是策划能力,即如何寻找机会利用机会、形成自己的特色。
“掘到第一桶金后”聚焦经营管理能力提升
此时,创业者需要着重提升经营管理的综合能力,需要长远地思考企业文化建设和未来发展。在这一阶段,企业很容易走入盲目扩张的误区,创业者容易骄傲。因此,创业者控制自己的欲望、保持学习的心态也很重要。
无论创业者处于任何成长阶段,杨尚东一直在强调一个关键词——“悟性”。悟性怎么来?关键还是看创业者是否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提高悟性,一步一步从不懂创业的“门外汉”成为创业者,最终成长为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