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创业跟历史上任何一轮创业相比较,代价会更大,惨痛教训会更深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三轮创业潮。第一轮是改革开放时,那个时候没有人提倡自己干;第二轮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下岗,不得已而为之;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是第三次,那时是因为很多人看到机会,他们是主动的选择。
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第四轮,这是最茫然的一轮创业潮,甚至只是一轮舆论潮。现在政府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没招了才喊大家创业。因此这次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政府喊创业,但不知道该创什么,找不着工作的人想去创业,他也不知道创什么。
我们站在政府角度来讲,现在喊创业的人,从学校、政府、共青团机构甚至创业基金,所有喊创业的人,从本质上来说,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创业机会。对他们最有利的是,因为他们喊创业,所以钱会先到他们那儿,这是问题的关键。所以这是新一轮的圈钱模式。
而我们现在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又非常不完善。我们不给学生讲创业的残酷性。创业不是一级级政府领导过一下口水就能干的,创业这玩意儿是血腥的,它意味着100个人创业,有98个人可能是把自己现有的那点身家全玩没了。
我们在学校的创业培训基本上是无用的。创业最重要的是阅历,这也是最可操作的。很多学生在淘宝上开个小店倒有用,因为你面对真实的客户,你知道怎么讨价还价,怎么样去做服务,怎么让消费者跟你互动,那是真实的阅历。但现在学校的创业教育往往是请些企业家来讲课,甚至照着书本念给学生听,这些都是最没价值的方式。
其实绝大部分创业是因为没有出路才做出的选择,而没有出路的人又分两种:第一种是没有出路但他有最实在的社会阅历,比如农民工创业成功率就比较高;第二种是没有出路也没阅历,这个风险就太大了。
因此,我希望大学生创业,应该以正常的商业来做。商业机构就是这样,他一看你这东西就知道你值不值钱,由此决定他投不投你。现在政府主导的模式是先从理论上看这个技术将来可能有什么用呢?理论上有用,但没人投你,那么我先投你让你往前走。这是违背商业规律的做法。
所以,大学生创业我们基本上不要把它当个正事。它更是一个体验性教程,让大学生在真实的商业中历练自己,了解自己。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解决我们今年610万,加去年100万,一共710万大学生就业的途径,那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