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之险:台州制造集体迷失
一家傲首翘楚的业内龙头企业,如何背上了不堪重负的沉重债务,又如何在资本的借贷狂潮中迷失自我、盲目扩张,如何在政府的推手中达到顶峰,又如何跌落低谷而急需施以援手……当面临出口市场和汇率的考验时,又如何的脆弱。一家民企飞跃,最终还需政府插上翅膀 台州经济具备“块状经济、产业集群”特征,区域内企业生产经营关联度大,从而造成企业之间相互借贷、担保较为普遍。飞跃集团一旦倒下,其风险有可能就会转嫁到别的与之有互保关系的公司,最终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飞跃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会安然度过。”
6月12日,电话的那头,邱继宝的声音仍是一贯的温和,且坚定。 但是,这家曾经被推崇为“台州制造”标杆的企业,正在饱受着诸多方的质疑——背上了沉重的资金束缚之后,“飞跃”还能矫健依旧么?资金困局
今年6月中旬,台州的一家国有控股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纸诉状把飞跃告上了法院。据称,飞跃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飞跃集团”)曾一度欠该公司款项5000万元左右。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双方曾私下达成了协议,由于飞跃集团实在无力承担,该公司免去了飞跃集团的1000万元利息,余下的款项分几期支付。但付了第一期之后,后面的飞跃集团又付不出了。 无奈之下,双方开始对簿公堂。虽然双方当事人没有给予正面回应,不过按照已公开的说法,这是目前当地法院受理的第一家起诉飞跃集团的企业案例。飞跃集团的资金危机由此加速公开化。 《第一财经日报》获得的资料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在“飞跃系”中,飞跃集团在银行的贷款余额为3.3278亿元,总共涉及17笔贷款,多数为1000万元以下,其中最大的一笔贷款为2亿元,最小的一笔仅为123万元。 而截至2006年底,飞跃集团的总资产为24.64亿元,总负债为10.90亿元。总资产中,主要包括货币基金2.31亿元、应收账款4.06亿元、固定资产6.59亿元,总负债中则包括短期借款5.71亿元、应付账款0.97亿元、长期负债3.45亿元。 在浙江银行业一位人士看来,其负债应该不仅仅局限于飞跃集团,“‘飞跃系’的股权架构相当庞大”。尽管2007年底的审计报表还未出来,但他表示综合各种情况来看,‘飞跃系’的实际负债肯定远大于飞跃集团所体现的10多亿元。 此前有消息称,“飞跃系”目前的总体负债率为80%。在已公开的媒体报道中,《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飞跃系’负债总额保守估计在30多亿元,其中银行贷款约16亿元”。而《财经》杂志表示,“经多方证实,飞跃(集团)目前所欠银行贷款为18亿元”。 “在去年,就听说飞跃集团有段时间就已经付不出电费了。”6月13日,熟悉飞跃集团状况的台州当地人士郑先生对本报记者说道,但他也表示“搞不清楚什么是压垮飞跃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在今年4月中旬以后,有关飞跃集团可能破产的各种言论就已经开始在台州当地流传。听到飞跃集团出现“危机”后的第一时间,包括银行、民间借贷者在内,飞跃集团的所有债权人开始“活跃”,逼债飞跃集团。 “光环”背后飞跃集团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这家由邱继宝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创立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真正实现了“飞跃”,迅速成长为我国缝纫机行业的龙头企业。 该集团一度拥有年产各类缝纫设备500多万台的能力,其中高速包缝机、崩缝机占世界总产量的50%,占国内的70%,已连续多年处于全国同行业出口量、出口创汇首位。 邱继宝本人则曾当选为中共十六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并担任浙江省工商联副会长,2007年胡润百富榜上,邱继宝以25亿元资产居第328位。 但光环笼罩下的“飞跃系”,其股权结构异常复杂,“飞跃系”所涉及的公司有几十家之多。仅在飞跃集团的官方网站上,飞跃集团的构成就包括:飞跃股份有限公司、飞跃进出口有限公司等近10家邱继宝为法定代表人的公司,还有18家海外分公司、22家国内销售公司。 更加为人诟病的,是飞跃集团多年以来一直的家族式管理。以核心的飞跃集团为例,工商登记资料显示,公司注册资本2.58亿元,法定代表人邱继宝拥有93%的股权,其妻阮云兰拥有7%股权。 而且,邱继宝有不少亲戚在飞跃集团担任高管。在机械、电子、纺织产业,邱继宝的亲友也分别拥有众多的公司。飞跃集团的配套,也有很大一部分由这些亲戚提供。 “这就很难管理,最终就表现为内控不严,直接的结果就是成本不断上升。”台州当地缝纫行业的陈先生说。 一个严重的现象就是“损公肥私”的出现。陈先生指出,飞跃集团“待遇”之高在当地已经成为“美谈”——一方面是公司待遇确实比其他公司好,另外一方面,销售员自身也有灰色收入。所以在当地的销售队伍中,有很多销售员愿意跳槽到飞跃集团。 “飞跃集团的负债如此之高,与其扩大太快、太猛有一定关系。”知情人士郑先生表示,在房地产市场火爆时,邱继宝相继在天津、山东都有投资。但在别人“大把赚钱”的同时,飞跃集团却几乎没有太大收获。这种扩张却给集团公司本身造成了不少资金上的压力,当然他认为“扩大太快也是内控不严所导致的”。
“台州制造”的集体迷局
但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邱继宝对上述说法避而不谈。他只坦言:“由于遇到美元贬值、出口退税调整等原因,飞跃集团目前是碰到了一些困难,我们正在面对。” 据他自己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反思,就是太相信规模经济、园区建设、先进装备、新型工业化,认为国际化万岁、出口万岁。当时他表示,这些东西投入巨大,等到产出的时候,就觉得费用这么大。 台州市外经贸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飞跃集团出口总额为1848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300万美元大幅下跌44%,仅相当于其2007年全年出口的五分之一。 在“飞跃”背后,更多的“台州制造”正陷入迷茫。上述台州当地缝纫机行业人士陈先生就说:“不升级吧,经营困难;升级吧,变得更加困难。”邱继宝也曾经总结到,一些投入巨大的东西,其成本与产出比并不十分协调。对于一些自身实力并不雄厚的企业来讲,巨大的投入自身更是无法承担。 但“台州制造”面临的危机不可讳言。台州市发改委最近的一份文件指出,今年以来,“台州制造”也走入了近年来少有的困境——今年1~2月台州市规模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37.94亿元,增长14.5%,利税总额23.06亿元,增长8.3%,其中利润总额12.41亿元,增长5.9个百分点,三者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9.5、9.3、17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台州市5371家规模上企业中,亏损1111家,亏损面达到20%,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09亿元,增长55.7%。以同处浙江台州地域的中捷股份为例,它一样难逃行业低迷的影响,公开资料显示,其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250元,同比下降了81.23%。具体到行业,1~2月,台州34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下降的行业有4个;利润保持稳定增长同时亏损额大幅增加的行业有6个;利润保持低速增长同时亏损额大幅增加的行业有13个;其中就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1.5%,亏损增长41.5%)、专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等;利润大幅下降亏损额大幅增加的行业有11个,主要是鞋业、木制品、橡胶制品等。 无独有偶。除了飞跃集团以外,台州另外一家大型企业集团的10多位小股东,今年6月份也向台州市政府递交了要求解散集团、减少股东损失的报告。该集团官方网站资料显示,集团总资产近5亿元,分别拥有20多个子公司、分厂或者海外分公司,其产品远销西欧、北美,遍及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递交的报告中显示,该公司在经营期限内“出现连年亏损,目前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问题”、“大股东利用不合理的家属式承包方式,历年承包历年亏损,从无赢利且不负经济责任”,因此要求解散该公司,避免股东的合法权益受到更大的损失。危险的“多米诺”
更为要紧的是,在飞跃集团的互保公司名单上,还有钱江集团和星星集团。这两个集团,在台州工业企业综合实力排名中,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三。“飞跃集团一旦倒下,其风险有可能就会转嫁到别的与之有互保关系的公司,最终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陈先生说。 由于台州经济具备“块状经济、产业集群”特征,区域内企业生产经营关联度大,从而造成企业之间相互借贷、担保较为普遍。 而据陈先生说,台州企业在发展的初期或者快速扩张期,由于并没有太多的抵押品可供抵押,很多企业在银行的要求下,自行搭配,互相为对方提供等额的担保;甚至有时候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安排下,一些互相不了解的企业为了获得当地银行的资金支持,也互为对方担保。 虽然在经济繁荣上行时期,这种做法可以相互扶持加快发展,但是到了经济紧缩下行时期,某些企业资金周转不畅会引发更大范围企业经营风险,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台州市发改委的报告为此提醒:“我市产业发展也容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产业风险容易演变成区域经济系统风险。” 不过,对于互保而言,“最大的风险不在于企业在银行的贷款会出现危机,而是在于银行贷款之外借的民间高利贷。” 台州当地的外贸商人徐先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民间借贷在台州当地蔚然成风。徐先生表示,作为台州商人,如果商业机会来了,但资金一时凑不齐的话,刚开始想到的自然是到银行申请贷款;但银行审批时间太长,等拿到贷款,可能最好的机会已经错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的企业更多的时候想到的是民间融资。同时,当地一些企业因为种种原因周转资金出现问题,也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民间融资,“找几个熟悉的朋友,许诺以2分到3分左右的月利,没几天几百万元就到账了”。 丽水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就显示,2006年丽水企业自筹资金数量竟然是国内贷款数量的3倍还多。在利益驱动下,台州的一些企业和个人都参与了这种高利率的民间融资活动,甚至有一些自身经营状况良好、在银行获得贷款比较容易的企业,也开始利用富裕的资金来获取高息收入。 同时,在台州近年来还不断涌现出以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物资调剂商行、典当行合法身份掩护的新型民间融资组织,放款月利率都在3%以上,它们利用“资金掮客”变相吸收企业及个人的存款。台州市发改委测算,2007年底这种民间融资组织的资金规模不少于20亿元。 但是这种缺乏相关规定的民间融资组织,容易产生支付风险,引发全社会的系统性风险。台州市就已有6家由于与其发生借贷关系的企业出现了风险,资金无法及时归还时,进而引发该企业的资金链断裂。 台州市发改委的“一季度金融形势分析汇报材料”更是显示,“自年初以来三个月”来台州共发生涉及银行融资的企业关停或企业主逃匿事件28起,危及银行债权2.18亿元。其中,企业因从事非法融资业务出现坏账而关停或外逃的企业有6家,危及银行债权3333万元;因经营不善、民间融资过大、担保过多等问题导致的关停或外逃的企业有14家,危及银行债权8354.6万元;企业主有赌博行为的或因赌博等原因导致的关停或外逃的企业有9家,危及银行债权3257万元;因企业资金链断裂而导致的关停企业有1家,危及银行债权9101万元。资产重组有序进行
正是基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考虑,台州市政府对飞跃集团启动了“政府式”救赎。“这么大一个企业,政府不会不管的,我们肯定会协助飞跃集团渡过其困难。”6月13日,台州市分管工业的副市长虞选凌向《第一财经日报》确认,当地政府对飞跃集团出现的困难非常重视。 此前,对于飞跃集团的资金链紧张的情况,台州市经委主任张锐敏已于3月底到飞跃集团,进行了蹲点调研。 4月中旬,台州市、椒江区先后出台具体措施,协助飞跃集团度过困境,有台州市政府官员向记者回忆说,在4月份该市召开的几个政府会议上,主管领导都已经明确要求商议对策,对飞跃集团给予实际的援助。 随后,通过浙江省政府的协调,飞跃集团的各家贷款银行已经达成支持企业发展、不压缩贷款的协议。浙江多家银行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针对飞跃集团,目前确实在系统内发送了不压缩贷款的相关通知。上述台州市政府官员坦承,“政府式”救赎的最大原因是飞跃集团的倒下有可能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仅仅从缝纫机这一行业上来看,仅飞跃集团所在的椒江区下陈街道,就是全国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基地之一,产量为全国总产量的1/3。2006年,下陈街道共有缝纫机整机生产企业40多家,零配件生产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 “作为台州最大的缝纫机整机企业,飞跃集团如果倒下,怎么能不对整个行业和区域经济造成影响?”上述官员说。 但整个缝纫机行业所遭遇的危机,却并不那么简单。“缝纫机行业的利润连百分之几都谈不上,甚至有些小型企业就是亏本经营。”台州缝纫机行业的陈先生对记者苦笑,他说有些企业1元成本的东西,就卖0.95元,只有加上了年底的17%的出口退税,企业或许才能有一些利润。 而2007年以来,随着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税率下调、劳动力成本提高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中国最大的缝纫设备生产基地台州发展的脚步停滞,这一行业开始出现困境。 台州市外经贸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台州缝制设备规模以上企业总产量为101.56万台,比去年同期下降15.3%,产值和效益也出现明显下滑。 今年5月9日,台州市缝制设备行业协会发布的调研报告中,将飞跃集团的问题归结为“由于近些年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国际化等方面投入过大,战线过长,部分产品产销急剧下降,再加上紧缩的货币政策给企业的资金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该报告指出,受长期跟随和模仿式发展战略的影响,台州缝纫机也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自主创新不足的通病,“大部分产品目前还处于市场价值链中的中低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还是依靠低廉的制造成本这一比较优势,导致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无序竞争时有发生”。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目前台州市、椒江区已采取资产重组,临时借用资金、收购资产等方式,积极帮助飞跃集团维持正常生产。目前,资产重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上述报告也称,飞跃集团出现困难后,该集团管理层正在正视困难,积极应对——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速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丰富盈利品种,一是根据产品结构的变化,将以前外销为主的经营策略调整为内外销并重,“以营造一个稳定的新市场”。 “一转过身,飞跃集团就会迎来重生。”在记者的数次采访中,电话的那头,邱继宝不断重复这种说法,言语中些许疲惫,“政府会帮助飞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