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家》社长牛文文:
现在讨论增长方式,还是微观主义的问题,不管国家怎么来看,微观怎么来看这个问题更重要。中国人在三十年里面感谢邓小平,因为大家都有机会变成一个创业者,然后去做企业,因为中国和过去不一样了。但是现在从2000年到2010年代,小人物、普通人怎么参与到经济增长过程中来,这是一个太大的问题。过去中国人做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做得都不怎么舒服,都觉得受了一点损害,做劳动者觉得自己的权利不受尊重,做消费者觉得自己的权利也不受尊重,做投资者觉得股市是一个赌场,也没有多少对立的权益。
后来说我来做一个创业者。我们参与经济的方式,也不做劳动者只做消费者,作为一个创业者这种方式参与经济,他的权益和感觉怎么样?我认为2000年代还可以,我们把它叫做黄金十年,这十年是中国人参与经济与创业的方式。这十年里面互联网整体进入中国,所有互联网应用领域都是中国人超过了美国人原创的公司,很多人的梦想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从消费领域来看,牛根生做乳品、李宁做运动服……很多人在创业。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中美两国有平等地位讨论未来。比如教育和培训,商学院这种方式也是2000年代出现,投资领域2000年以前中国国内并没有创新的投资方式,2000年代大举美式的PC和VE进来,从这些领域看都出现了新的创业方式和新企业组织方式。不管大家从教师出发还是从其他公司高管出发都有可能在十年里边从0做到20亿甚至100亿,牛根生做到200亿,这个十年出现了很多新领域和新的公司组织方式和新的商业模式,甚至创新了行业,比如说分众、携程这样的行业以前都没有。
这个黄金的十年基本上是美式资本主义下的蛋,是美元资本养出来的,把这十年创业到IPO的公司来分析,大部分接受了美国的投资,然后到纳斯达克上市,成就了这黄金十年的创业创新。那么我想提一个问题,假设我们进入2010年代,2000年代往往是人类发明火花年代,2010年代往往是革命年代,不知道从2010年开始往后十年中国的小人物还有多少机会加入到创业创新来?过去这一年半我到很多中国的二三线、三四线城市,做创业中国行,看这种小公司,几千万到一亿的,总体感觉现在一亿规模左右的公司有20多万家,比这小的还更多,这些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和创新的程度、增长方式的变化有多大,我觉得他们跟2000年代这种明星式的企业比不一样,他们很多人是一种骆驼形生存,梦想没那么大,可能更认现实。实际上他的天花板很低,再往后这些人进入经济阶层已经有先天的天花板存在,中国所有的创业者今天都面对天花板,必须跟已经成型的工具组织,比如互联网的四巨头,必须穿越这些人,比如在互联网里创业不能穿越百度那恐怕不行。再往后十年人民币基金认同中国的现实,给中移动、中石油做配套,不用过去的商业模式,资本也是人民币,针对也是创业板公司,创业板更慢一点、更文件一点。纳斯达克上市的30家跟创业板30家相比,创业板这些人会很稳固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大部分公司不会有太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