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确信,更大的扩张机会来了。这促使刘佳考虑通过私募融资引进战略和机构投资者,把佳美的“实验室”经营“批量”生产,单纯依靠企业自身滚动资金积累,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扩张的需要。
而在与国际投资机构接触之前,刘佳曾尝试过多种融资方式。这包括传统的银行贷款和民间私募,但他们提出的种种附加条件和繁琐的决策流程,使得自己丧失了最佳的机会。而轻装快跑的风险投资反而抢先一步。
民间私募是刘佳考虑过的第一融资途径。2005年下半年,刘佳曾计划与山西某私营企业合资,投资数亿人民币,在北京建立佳美国际医院,定位高端医疗消费人群。但随着宏观经济调控,投资计划被迫束之高阁。
银行贷款是刘佳考虑过的另一渠道。2006年年初,某担保集团表示愿意为佳美口腔提供5000万人民币的贷款担保协议。但对方的某些条款,刘佳并不能接受。
在与国际资本接触后,刘佳发现,即使同样是钱,出处不同,意义和价值也全然不一样。刘佳意识到,要迅速度过扩展期的并发症,他需要资金之外更多的支持。
风投新转向
“第一看现金流,第二看是不是行业的领导者”,一位正在和佳美洽谈的国际风险投资人士告诉记者。他的公司,正在计划投资一系列新兴的较为传统的领域。
从一开始被认为是高科技的代名词,到现在成为各个“能赚钱”的领域最勤快的投资者,风险投资在中国,同样迎来一个新的阶段,而传统行业,也从高科技的故事中得到感染,直至被催化。
“以前只认为高科技才有黄金,其实中国市场之大,增长之快,各个领域尤其是消费品等服务人们日常需求的领域,都会不断有机会”,鼎辉投资合伙人的许亮认为,在经历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之后,风投和私募资金都开始回归理性,蒙牛、李宁、南孚电池只是一个开始。
多位风险投资专家也认同,食品和饮食、快速消费品、医疗、教育等都是现阶段风险投资特别感兴趣的行业。“其中最有潜力的是医疗和教育,”联创投资合伙人谢方表示,在中国,医疗卫生行业是个“前景很好”的领域,市场基数大,尚处于初始开发的阶段,未来空间很大。
但本土品牌的崛起,也是一个“赛马”的过程。大品牌的运作需要大手笔,这就意味着需要很大资金杠杆。“扶上马,送一程”,风险投资者在资本介入的同时,也配合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实现资本的对接和管理团队的国际化。
刘佳清楚,在这场新的“赛马”比赛中,谁能取得胜利,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谁能得更好地利用资本。
“来自瑞士、新加坡等地的专业管理人士以及国际口腔专家,将在今年落地佳美。”刘佳介绍。在几家国际风险投资的报告中,在引资的同时,也将引入国际管理人才。这些经验丰富的投资银行家们知道,要取得纳斯达克的信任,除了中国概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持续盈利的“硬”能力。
按照投资银行的建议,首期融资5000万美元,按每一诊所前期投入17.5万美元计算,可增开超过250家诊所。
“今年计划新增60家,全国满100家,上半年已经新增了10家,下半年的速度将加快,30%的分店将通过并购的方式进行。”对于佳美口腔来说,如何顺利走过第二道坎,2006年是最关键的年头。
“最大的风险就是不知道什么是风险”,刘佳说,“我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多发现问题,多泼冷水”。
现在,在继续研究企业失败案例的同时,金融英语的学习计划成为刘佳的新课程。
“我希望在纳斯达克路演的那一天,我能用标准的英语直接和机构投资者对话。”